第七百七十九章 書籍價格戰
李世民再一次駕臨國子監,去看殷元到底是怎麽蓋房子的。
李世民走了一圈之後,突然覺得可能這錢,殷元應該是自己掏了吧,不然他怎麽會有這麽多的錢買回來這麽多的材料呢!
李世民很不愉快道:“懷素啊,雖然你是朕的女婿,咱們之間的賬可以糊塗一些,但是你的賬和大唐的賬,還是應該算清楚比較好。別管你會不會犯什麽錯,為大唐的國子監蓋校舍,你就沒有必要自己掏錢了吧!”
殷元看了看李世民道:“我看您是誤會了吧,我並沒有自己掏錢呀!我殷元雖然是為人仗義疏財,但是公私分明,這您要是不信,完全可以查賬啊!”
李世民皺眉道:“你胡說了吧,朕看你這裏,打地基都是石灰拌著土一層一層的夯上來,而且還要用這麽多的水泥,這絕不是你報上來的數字可以完成的。”
殷元道:“當然了,要是換了別人來肯定不行,但是因為工程是我自己幹的,就不好意思再掙什麽錢了。所以,你去買材料,就讓所有有這些材料的人都來報個價,誰的價錢最低就用誰的。水泥基本上可以說是咱們自己的,也沒臉掙錢,給個成本就是了。但是陛下您必須得明白,當一項生意量到了最後大的時候,這實際上的成本價格就會不停的下降,掙到的錢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市麵上的水泥,其實也是一直在降價。”
李世民點頭道:“哦,這倒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殷元笑道:“我用的料主要是水泥,磚石個瓦片什麽的,木材用的很少,孫一文省的花這些錢了。不過,最貴的其實是鋼鐵,因為您應該現在也明白,這個鋼鐵一旦大量用於建築,那麽鋼鐵的價格就會飛漲,到時候麻煩可就打了。我不能再像以前那麽幹了,蓋工坊的時候,我就完成了鋼鐵價格飛漲,陛下您沒有把我拉出去砍頭,就已經很不錯了。”
李世民道:“但是,朕可知道,你當時所用的鋼鐵,其實是派人從很多地方采購而來的,所以並沒有造成一地的鋼鐵價格飛漲。朕,還是明白你的用心,不會冤枉人的。”
殷元道:“這次,我至今還沒有買回來鐵呢!”
李世民吃了一驚道:“那你是在玩火啊,你要是把後麵再加錢的話,恐怕到時候就算是朕不跟你著急,也得有人跟你沒完。”
殷元搖頭道:“不會,絕對不會加的。因為我已經派人去找鐵礦了,已經傳回來了好幾個好消息,所以臣正好想跟陛下買一座鐵礦玩玩。不過,臣不是把鐵礦買下來讓他姓殷,按道理來說大唐每一寸山河都不是能夠讓臣私有的,所以臣要買下一段時間,也就是幾十年的開采權,鐵礦永遠屬於我大唐。這樣一來,臣就能夠冶煉出鐵了,而且是更好的鐵,這樣一來,預算自然就夠了。”
李世民好奇道:“你會煉鐵?”
殷元點頭道:“雖然不是幹這個的,但還算是略懂一些的。隻要臣的鐵能夠製造出來,到時候就能夠做更多的事情了。陛下,諸冶監那幫孫子,臣從幾年前就看不慣了。這次如果我的工坊能夠煉製出更好的鐵,我想把這幫孫子每人臉上抽上幾巴掌。”
李世民疑惑道:“就諸冶監的人,也能得罪你?”
殷元冷笑道:“我以前就想讓他們做一個彈簧,結果這幫家夥,根本就試都不試一下,就告訴我,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天底下就沒有那麽好韌性的鐵,我真是被他們氣的不輕,所以後來我自己還動手打造過彈簧。”
李世民好奇道:“彈簧,又是個什麽新鮮東西。”
殷元摸了摸自己的靴子,然後從裏麵拿出一個很好看的木棒來,看起來是扁的,兩端包著鐵,一端好像是開口的。
然後,殷元看了看李世民道:“陛下,您這幾位侍衛,會不會一會看見了刀之後,把我砍了?”
李世民皺眉道:“你是朕的女婿,誰敢。”
殷元放心了,於是把這木棒捏在手機,突然按了一下,“吧嗒”一聲之後,從裏麵彈出來一把刀來。
李世民驚訝道:“朕明白了,彈簧就是能把這個刀彈出來的東西。”
殷元點了點頭,握住刀身,輕鬆的把刀往裏麵塞了回去,然後道:“這就是個彈性很好的東西,這幫家夥說是做不出來,我就知道這群人不求上進啊!”
李世民鄙夷道:“可是你這刀,恐怕刺人的時候,皮刺破就得彈回去吧,要之何用啊!”
殷元打開手掌,按著一個凹槽裏麵凸起的塊狀物,推了一會,把這東西卡在刀盒前麵的一處,笑道:“看,越捅越緊,好用的很。”
李世民點了點頭,伸出手道:“朕看看。”
殷元遞給李世民,李世民演示了一會,突然收了刀,然後塞進自己的靴子裏道:“不錯,要是朕還沒有做這個皇帝,早幾十年的時候,還可以用來防身呢!”
殷元看了看他這個樣子,刀是拿不回來了。
李世民笑道:“說了這麽多沒用的,你還是說說你準備怎麽幹吧!事情交給你,朕總是要問個清楚明白的,不然恐怕心裏沒底啊!”
殷元隻好把自己的計劃好好的說了一遍,最後李世民拍板,還是讓他去幹,圖書館也可以建一座,再加點錢就是了。主要是,得講個排麵,雖然朝廷國子監在底蘊上是比不上人家那些世家了,但是這個排麵,得有壓倒性的勝利。
殷元要建設一座長安的新地標,這個事情可大可小,作用現在還是未知的。但是李世民已經出劍,自然是不見血就不會收的。
而此時此刻,其實已經算是見血了。在殷元掃大街的一個月裏麵,天下發生了很多事情。但是和他關係最大的就是,他把所有的書籍都降價了。而且,源源不斷的廉價書籍瞬間湧入了市場,終究是敵人低估了殷元,本來以為可以讓殷元的書籍暫時短缺,他們能夠乘機把殷元的市場就行破壞。他們想掌握的是市場,但是他們完全沒想到殷元已經在大唐有了無數的店鋪。而且最恐怖的是,有很多的商人已經開始聽殷元的。
這個時候,世家突然對他們買進去的書籍開始了傾銷,在價格戰之下,每天都要損失巨大的財富,但是對於他們來說,聯合起來逼死殷元一個剛剛起步的家夥,實在不是什麽難事。
但是他們算錯了最大的一件事,那就是看起來他們和殷元兩敗俱傷,可是這個時候,朝廷已經達到了他們的目的,將廉價的書籍送到了寒門學子的手中,而且這筆錢世家也出了。
李世民對付世家經驗豐富,可是還從來沒有取得過這樣的勝利。當然了,他也沒想到生意人的事情,最後居然也能辦這麽大的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