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流鬼國
這話都已經說出去了,收回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殷元隻能硬著頭皮道:“既然如此,陛下不妨告訴我,到底是個什麽事?”
李世民笑道:“其實不是什麽很難的事情,對你來說也就是舉手之勞罷了。你看,目前來說,書籍已經不是問題了,但是天底下恐怕沒有那麽多的私塾。這個沒有先生的學生,隻怕是有些難以進步啊!”
這年頭的學校倒真的是不多,大部分私塾質量也不好,而且這讀書一般不是窮人去的起的。好一點的私塾和教書先生,都在大家族裏麵,一般人隻怕是沒那個機會了,
殷元道:“臣奉陛下之命營建國子監校舍,若是在建幾座學校那也是很容易的事情,隻是陛下要的隻怕不是國子監。而且,把讀書的門檻設的越高越不利於寒門子弟讀書,這件事如果隻是陛下的設想,恐怕臣也沒有妥善的辦法解決呀!”
李世民冷笑道:“你自然應該知道朕並沒有什麽主意,不然的話還用你幹什麽呢!你幹的好些事情都是開天下之先河,又不是這一次,你有什麽好怕的。辦好了朕給你功勞,辦不好自然是說明時機還不夠成熟,你說對不對。”
殷元想了一下道:“那就請陛下允許我,在長安地界再建一座規模宏大的校舍,屆時也未必要比肩國子,但是一定要廣收寒門士子,誘之以利,徐徐圖之,或許大有可為。”
李世民道:“何謂,誘之以利?”
殷元笑道:“大唐的讀書人什麽底我是探過了,有些人寧可一把胡子,窮困潦倒還在那裏讀著儒家經典,做夢都在報效朝廷,可就是從來沒有真正的報效朝廷。門前的餓殍尚且不管不顧,還說什麽可以讓天下人吃飽肚子,反正臣是不信。一個個功利心太重,最重要的就是喜歡當官,喜歡好名聲。”
李世民道:“那,你的意思是,給他們高官厚祿?”
殷元點頭道:“找幾個有名望的人坐鎮,然後找一些經過層層篩選可用的寒門士子,許以高官厚祿,到時候一一兌現,不怕到時候沒有人來。”
李世民笑道:“聽起來也可以,但是這絕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完成的吧!”
殷元道:“重要的是人不是沒有人的建築,就算是把國立的私塾建滿整個天下,沒有人來,沒有人重視也是無用。不出人才的私塾,自然少了威信。隻不過,若要使人開蒙,還是可以的。所以,臣不是說不能建,隻是辦法有快慢之分。用誘之以利是迅速的辦法,畢竟陛下的意思,是想讓寒門士子去頂替那些士族子弟,所以損失滿天下的給人開蒙,那就是更慢的辦法了。但是,那的確是功在千秋的事情,臣自然會以陛下的命令為綱,今年就以長安為中心建設不少於十座官學來。”
李世民道:“那,這自然是會不容易管了?”
殷元道:“那倒也未必不好管,不是每一座學校都是國子監,可是國子監的學子,也總要有一個來源吧。”
李世民點了點頭,誠然如果國子監裏麵都是各大士族的子弟,那意義就愛你不是很大了。所以,國子監的生源問題,一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道:“放手去幹吧,解決不了的事情,自然有朕幫你。另外,你需記得太子,眼下你卻要多留心了。”
李世民沒有把殷元和李承乾往一起捆,這固然是有一些別的考慮,但是既然殷元大言不慚的彈劾孔穎達他們了,總得負點責任吧!
對於這個是,殷元還是不太想應下的,所以支支吾吾,顯得很不痛快。
春狩結束了,殷元獲得了獅子驄,每天帶著幾個強壯的家夥在校場裏麵跟它較勁。在折騰了大半個月之後,終於能把獅子驄騎出去了,但是缺點還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獅子驄的脾氣很壞,所以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走在大街上也盡量不要和別人的馬往一起走。
獅子驄那是用來顯擺用的,屬於不好騎但是騎出去就很拉風那種。程處默和李震覺得自己也出力了,在騎馬這件事上也應該幫幫忙,但是明顯效果不是特別好,獅子驄離開了殷元還是一起烈馬。
禦賜寶馬,乃是一種莫大的榮耀,這裏頭羨慕的大有人在,但是想想殷元這馬得來的過程,依然有人不寒而栗。
蔣文睿書中提到,近來士族多已不敢和殷元打價格戰了。明顯他們低估了殷元的決心,打到了現在,殷元的書籍價格一降再降,降到後來索性就定在那裏不動了。所以,現在的攻守之勢就變得有些不一樣了。以前是世家降價,逼迫殷元一降再降,但是現在是他們想漲回去,殷元根本就不配合他們。殷元想法很簡單,都降下來了,想再漲回去門都沒有。
這一輪世家針對殷元的行動,別說是打壓的效果了,連殷元的底線在什麽地方都沒彈出來。而且,他們吞下去殷元的書,吐出來還得帶著一口老血,著實鬱悶。
在這樣的情況下,少府監就比較容易了,那裏有很多人都想拿到印刷的技術。雖然活字印刷這個事情說出去就可以仿製,但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殷元這樣的效率,而且還不知道殷元到底用了什麽油墨,好像質量很好。
在這種情況下,少府監乘機賣了很多的設備和油墨。當然了,東西還是殷元的那點東西,但是有了少府監加入,也算是雁過拔毛,一筆錢是要掙的,不然圖什麽呀?
由此派生出了一係列的問題,市麵上的書籍雖然還是沒有人敢賣殷元那樣的低價,所以書籍市場,很快就會進入成本的競爭。而在成本的競爭中,隻有提升工藝水平才是存活之道。如今殷元的果斷,倒是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書籍的進一步普及。
造成這樣的局麵,殷元也是沒怕虧本的。在書籍剛開始的時候確實他還是掙了錢,但是後麵全部搭進去了。好在世家沒有進一步動作,不然到最後必定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殷元畢竟是幹了大事了,再怎麽雲淡風輕,還是忍不住心裏有點澎湃。這樣天下級別的手筆,自然算的上是大手筆了。
貞觀十四年比較熱鬧的事情就是,流鬼國王子可也餘誌入朝覲見了,而且還被李世民授了一個騎都尉。這可以說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在向強大的宗主國進行示好,因為他們北方的夜叉國總是欺負他們。
流鬼國應該是堪察加半島,而夜叉國應該是東西伯利亞楚科奇半島。這兩個地方,大唐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入朝,自然就變成了一件稀罕事。
於是好打聽的人就開始打聽一下這個流鬼國到底是怎麽回事,事實上流鬼國這個名字,還沒有呢!這是大唐人見人家長得古怪所以才起的名字,至於他們到底自己叫什麽,誰說的清楚呢,畢竟連翻譯都是折騰了好幾次才翻譯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