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八百三十六章 巡幸洛陽

祿東讚笑道:“有您這句話,我活著一天,就要為兩國邊境安寧努力了。畢竟,您一怒之下,必定血流成河呀!”

殷元看了看祿東讚道:“我沒得罪你吧,我經常被我的敵人戴高帽,你可別到頭來也是個想給我戴高帽害我的。”

祿東讚無奈道:“我隻想交下您這位朋友,就怕您看不起我呢!”

殷元笑道:“胡說,大論東讚這樣的朋友,能夠結交是我殷元的榮幸。”

祿東讚道:“那就好,此去之後,不知什麽時候還能夠見麵。您送我的禮物,謝謝了。”

殷元道:“你既然這麽喜歡我送你的繼續,那你們那裏有一種泥土,能燒的,能不能給我弄點來。”

祿東讚皺眉道:“您要哪個幹什麽?”

殷元笑道:“你弄來,我寫信告訴你就是了。”

祿東讚道:“您既然都說了,我一定要給您弄一些來的,放心吧。”

殷元道:“回去跟你們的讚普,我那連襟說一聲,別野心那麽大,給後代留點發展空間。萬一要是打下的基業讓別人搶走了,豈不是可惜了。”

祿東讚知道殷元喜歡開玩笑,於是道:“這倒是個問題,不過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最好的人了。”

殷元笑道:“你是個偉大的人,可也是個可怕的人。為了大唐,殺了你可能是個最好的選擇。因為雖然你會維護兩國關係,但是目的卻是為了讓吐蕃更強大,強大的鄰居,未必是一件好事。”

祿東讚笑道:“哈哈,我也知道如果沒有了鄖國公,大唐的實力會大打折扣。天下有鄖國公,吐蕃始終不是什麽心腹大患。”

殷元看著祿東讚道:“真沒想到,你我這樣的人,居然能掏心掏肺的說點心裏的話。”

祿東讚道:“這可能就是知己難逢的原因吧!”

殷元喊來人,把女兒送走,然後道:“既然要走了,今天要讓你記住的不僅僅是大唐長安的繁華和我這麽個人,還得讓你記住,大唐的酒該怎麽喝?”

祿東讚笑道:“那實在是太好不過了。”

殷元把祿東讚拉到食舍,喝的酩酊大醉,最後讓他的侍從給帶了回去。估計,這樣祿東讚的確會終身難忘吧!

殷元漸漸有點喜歡祿東讚這個人了,於是準備了一些禮物,在祿東讚離開之前送了過去,讓他帶回去。

祿東讚走後,李道宗找過殷元,喝了酒之後關起門來大發牢騷,殷元愣是滴酒不沾,生怕喝了酒就沒法察覺有沒有偷聽了。

作為朋友,殷元沒有幫上什麽忙,但是李道宗並不能責怪殷元。他苦悶的是,自己受到的這些待遇,他覺得不公平。

半生蹉跎,榮華富貴,結果到頭來他居然發現,自己連自己的女兒都護不住,婚事自己這個做父親的說了還不算。天底下,可能再也沒有比他更加無能的父親了。

在李道宗的吐槽中,殷元也看到了王權之下追逐名利的人的無奈。他也有點害怕,害怕有一天不得不去向這種讓自己憎恨的事情妥協。而妥協之後,很可能不會結束,而是墮落的開始。

殷元被李道宗搞得有點苦悶,回家看看可愛的女兒和自己那活潑的妹妹,突然做了個決定,以後要硬氣一點,不能讓自己的悲劇重演。以後,殷家的女兒,絕不能做利益的籌碼。

為了這個目的,殷元要更加的強大,至少要讓人不能隨意的擺布自己。

侯君集班師回朝之後,氣焰果然是有點囂張的,不過殷元沒惹他,他也沒必要來惹殷元,這就很好了。

得益於殷元早就和這個危險人物劃清界限,所以倒是至今沒有和這個人有什麽仇恨。至於很早以前的小矛盾,應該誰也不會太在意吧!畢竟,得罪殷元這件事,任何人都得掂量一下,掂量之後,有些事情也就遺忘了。

貞觀十四年匆匆而過,殷元在這一年好像長了不少地位,但是官職一直都沒動。至少,暫時還沒有一個合適的地方讓他去繼續折騰。

到了貞觀十五年,殷元的事業越來越大了,至於蘇紈的事情,卻一直都沒有解決。

李世民要到洛陽去,殷元覺得這是個機會,於是告知了蘇紈,讓她去洛陽等著自己,去了之後再好好收拾收拾她。

李世民去洛陽這件事裏麵,有個巨坑,而且是關於閆立德的巨坑,但是明顯殷元曆史沒學好,這次怕是愛莫能助了。

殷元從貞觀十五年開始,留了胡子。因為這年頭的男人都留胡子,所以他覺得自己應該就胡子,而且留一部漂亮的胡子。

殷元這個胡子留的,受到了大家的好評,都覺得殷元漂亮多了。因為審美差異,殷元覺得再不留胡子,這以後就不好意思充當美男子了。當然了,拿他當美男子的人,實在是也很有限。

皇帝巡幸,排場必須有。所以,李世民讓薛仁貴帶著他的軍隊跟著自己前麵,擔任開路的。為了聲勢,薛仁貴愣是用馬車拉了幾門大炮,準備有機會放一下,聽個響。

殷元也被李世民派了個差事,讓殷元跟在自己身邊,作為近侍。

雖然殷元很反感,但是還是答應下來了。隻是,他可不伺候李世民吃吃喝喝的事情。

一路上,李世民也意識到,自己請了個大爺來,因為這家夥好像臉特別大,有時候在自己身邊吃吃喝喝,禦膳有時候還嫌難吃。也就是李世民老了,不然一定跳起來一頓打。

而且,這麽一來明顯便宜了李治,李治恨不得天天和殷元在一起混。因為他發現,這些當大官的人都很無趣,當然是除了殷元。

一路上愣是沒機會放炮,李世民也有點寂寞,所以到達離宮的時候,所有大炮都放了一下,提高一下聲勢嘛,這個叫做鳴禮炮。

一路上殷元聽李世民總是說那些過去的事情,當年他怎麽攻打洛陽的,期間有什麽人做了什麽事情,一件一件都是如數家珍。

聽眾很少,隻有殷元和李治,於是聽完之後,殷元道:“陛下時至今日還記得創業之艱辛,這對於天下人是一件大好的事情。隻是,陛下提起的這些人,臣卻看不到其中的一些了。”

李世民愣了一下,感傷的道:“是啊,都老了,老的已經有人離開了。當年的交情是過命的,如今想起來就像是昨天一樣,可是再回頭,就已經回不去了。”

殷元道:“這些人,後世的人都會緬懷的。”

李世民看了看殷元道:“天下,終將在你們這些年輕人的手裏。朕之所以讓你陪著朕,就是要告訴你,朕希望你,帶來大唐更大的繁華。”

殷元道:“超過隋朝的那種嗎?”

李世民看著他點頭道:“對,超過隋代那種。”

一個很敏感的話題,但是從這裏就能夠看出來,李世民還是很清醒的,逝去的隋代,實在是有點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