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風光大嫁
狄仁傑沒有立刻反駁,反而盯著李治道:“我看兄台,家裏一定是住河邊的吧!”
李治冷笑道:“我家住海邊,管的寬的很,你太小瞧我了。”
狄仁傑沒想到李治竟然這麽回複自己,不是說,這話沒什麽人知道的嘛,這可是自己從殷嬌那裏新學來的,怎麽著李治就知道了。而且,這位麵對自己的諷刺,怎麽可以表現得如此淡定,而且頗有一些臉皮質量很好的意思。
莫非,跟殷元親近的都是這號人物不成。狄仁傑可是從閻立本那裏聽說了長安的很多趣事,至於殷元這幫人家裏麵那麽些典型的事跡,也是如數家珍啊!
狄仁傑道:“鄖國公的朋友,我打都了解,我還見過薛仁貴薛將軍,為人謙和的很,他卻認為,兒女之事但憑本心,原也沒那麽多顧慮。”
狄仁傑這是沒辦法了,想拿薛仁貴來打個樣,讓李治知道知道,什麽是表率。但是李治明顯不買賬,冷笑道:“薛仁貴,那個家裏窮的揭不開鍋卻娶了人家一個千金的家夥,當然覺得此事可行了。但是,他薛仁貴是幹嘛的呀,殺人的,而且自從率領神機營以來,他還是個放槍放炮的。這種人,打仗靠兵器,還不是說到底是個人機緣比較好,你還想怎麽地,學他一飛衝天?”
狄仁傑學的很快,於是笑道:“那也,未嚐不可。”
李治我點生氣道:“那你就試試。”
殷元及時的當和事佬,趕緊道:“兩位,不要吵架。大家其實都是一個心思,總之殷嬌的親人,是想讓她嫁的好一點。而狄懷英,你也是一片赤誠,所以大家完全就沒必要鬧什麽矛盾嘛!”
狄仁傑笑道:“當然了,我隻是跟這位兄台,隻是言辭激烈了一些罷了。不過這樣也好,隻要大家敞開心扉,早晚所有的問題,都會說的清清楚楚的。”
說完,狄仁傑還主動拿起茶杯道:“狄某以茶代酒,敬兄台一杯。”
李治不太領情,冷哼了一聲,看了看殷元,還是拿起茶杯示意了一下。畢竟,要是讓自己尊敬的老師臉上掛不住,也不是太好的事情。
狄仁傑完全沒想到自己會和李治發生如此不友好的交談,而且殷元在事後也沒有提醒他,甚至殷嬌在知道之後,也沒有告訴他自己已經猜到這個愛管閑事的人到底是誰了。
不久之後,狄仁傑就任國子監博士,正五品,算是很不錯了。能在這樣的年紀混成這個樣子,而且還沒不是什麽鴻儒大方,機緣很好了。
在朝會的時候,他屬於能夠遠遠的看到大唐政治巔峰那幾個人的了。他驚訝的發展,殷元居然現在武將那一列,因為他不僅僅是上柱國,而且還是正二品的輔國大將軍,可以說,真的是位極人臣了。雖然說輔國大將軍是個虛銜,但是對於在朝的人來說,這無異於已經是天花板了,而且他還至今在名義上是火器署和神機營的最高指揮者,再要往上走,隻能推開李勣、長孫無忌他們了。
很快,狄仁傑看到了一個眼熟的人,他還年輕,眼力和記性都很好,那個人就算是高高在上的坐在那裏,自己也能夠看得出來,他是和自己在曲江池爭吵的人。
說不怕是假的,畢竟自己和皇帝吵架了,而且還很激烈。
朝會結束之後,殷元和牛進達兩個人往外走,看起來明顯跟別人有點區別,因為他倆好像在說笑。
狄仁傑想問問殷元幹嘛不告訴自己,但是靠近之後,殷元也沒理會他,繼續和牛進達往外麵走。
走到了宮外,牛進達道:“你這個就有點過分了,人家跟了你一路,說不定是剛剛入朝,慕你的名而來,你怎麽能一路上都不理會人家呢!”
殷元道:“老牛啊,這家夥我認識,以後你也得認識,這家夥叫狄懷英。”
牛進達好奇,轉身向狄仁傑道:“在下牛秀,字進達。”
狄仁傑道:“久聞琅琊公大名,今日一見,三生有幸啊!”
大概覺得狄仁傑是個英俊小生,牛進達笑道:“你到底是聽說我黑了,還是聽說我長得醜了?”
狄仁傑一愣道:“在下聽聞,琅琊公戰功赫赫,而且還為人質樸,當然是您的美名,以貌取人的話,在下豈敢聽聞。”
牛進達向殷元道:“這家夥嘴還行,說不定以後能有出息。”
殷元點頭道:“喲,牛哥什麽時候走了李淳風的路子,我竟然都不知道。”
牛進達道:“我走你的路子,你也不讓啊!”
說完,牛進達和殷元就說說笑笑的離開了,結果路過的李勣停下來道:“狄懷英,你是不是在想他為什麽不理你?”
狄仁傑搖頭道:“他固然可以避嫌,但我卻有其他的事情想問問他呢!”
李勣笑道:“那倒未必,我看他好像是故意在躲著你,你呢,是不是有什麽問題想問他,是關於陛下?”
狄仁傑吃了一驚道:“您怎麽知道?”
李勣道:“可能是因為我比你多吃了很多年的飯吧!而且,上朝的時候就很不安分,散朝的時候,還不停的回望。我想,你還沒有那麽思念殷懷素,那一定是這座大殿裏,有人讓你不安了。再者,其實剛才我並不確定,你的反應反而讓我確定了。”
狄仁傑點了點頭,果然在官場上混的時間長了,都不是什麽好惹的。
李勣道:“我是殷懷素的嶽父,有什麽事情,你是可以對我說的。”
狄仁傑果然很相信李勣,一路上把該說的都很李勣說了。也許他不知道,李勣已經給他安上了一個年輕人還缺少點教訓的符號。畢竟,誰想在朝堂上好好的混,能把心裏話說給別人聽呢!
讓狄仁傑去國子監當博士,也不知道李治心裏究竟是怎麽想的,萬一狄仁傑要不是那塊料,到時候看怎麽辦。
可沒想到狄仁傑歡天喜地的去上崗了,而且聽說還幹的很不錯,看來這年頭要不是靠著功勳起身的人,都不是不學無術的嘛!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殷元終於把自己的妹妹給嫁了出去,在長安城外準備了一座山莊,還有一千畝的良田,還把殷元早年間親自料理的山地上五百畝的果園也給了殷嬌。至於錢財,殷元沒有給,但是殷家府裏庫房的鑰匙,一直在她的身上。
風光大嫁,李治親自賜婚,甚至到場祝賀。
在來賀的客人裏麵,殷元終於見到了闊別多年的故人,高棠。
也不知道她到底是什麽時候,從什麽地方來的,來了京城,她可能會在薛仁貴那裏,但是殷元沒看見她,所以她一定沒有來看過自己和方鯉。
有句話叫做“別時君年少,兒女忽成群”,大概能夠體現出方鯉的心境來。時至今日,她還記得殷元當年手裏拿著弓弩坐在椅子上侃侃而談的樣子。但是,殷元終究是看起來和以前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