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帆

【特典】錦帆回憶錄

【引子】

銀鈴江左逝水盡,

錦衣白羽踏陣歸。

【正文】

在遙遠的古蜀巴郡,有一座小城,名字叫做臨江。

那座城裏並沒有給我留下多少記憶。我隻知道那裏有我的蘇小四、沙沙姐和金大哥。

還有,那是我長大的地方。

我曾親眼目睹母親離我而去,也曾親自與即將遠行的父親告別。

那是一個落日熔金的傍晚,我還很小。我問父親要去哪裏。

他說,去洛陽。

那時的我心裏還沒有“洛陽”這個概念,我隻知道,在天下大亂之際深入虎穴的父親,可能會離開很久很久……

後來,金龍走了,我也長大了。我不記得從什麽時候開始,臨江人把我叫做“錦帆賊”,但我不在乎。年少輕狂的我豔慕榮華富貴,將華美精致的蜀錦掛在桅杆上作船帆,再在腰間係一串銅鈴。

江風吹過來,吹動銅鈴叮咚作響;有時候夕陽的光會被銅鈴反射,刹那間仿佛整個世界都被照亮。

我的身邊聚集了一幫要好的兄弟。整天百無聊賴地鬼混,上街鬧事,劫持過往的商船。當地人如果款待我們,便與他交好;否則,便刀棍相加。後來,當地的百姓一聽到鈴聲,便知道是我們到了,道路以目又不敢怨怒。

後來的一個晚上,星漢燦爛。我喝醉了酒,躺在甲板上,想睡覺卻怎麽也睡不著。蘇小四坐下跟我聊天。恍惚中我隱約記得,他凝望著璀璨的銀河,收斂了一貫的笑容,目光深邃。

他說,越是鋒利的刀子,就越容易折斷。

我帶著醉意反駁,如果不鋒利,再精致的刀子都是廢品。

說罷我望向桅杆上和著江風飄動的錦帆——蜀錦上的金絲被月光映照得熠熠生輝。

或許現在的我也正如同那風帆,如果不掛在桅杆上,就隻是一塊無用的布罷了。

我忘記了當年為何忽然就決定金盆洗手。但我記得我曾不止一次地眺望遠方。山的那頭,江的下遊,或許有著更值得我追逐的夢。

雖然前途未卜,但我知道,隻有奔向遠方才能滿足我的心。無論如何,逝者已矣,來者可追,人要學會向前看。

我扯下了桅杆上的錦帆,將它們隨手拋在路邊;又解下了腰間的那串銅鈴。我把銅鈴丟進江心的那一刻,日影斑駁而璀璨,萬丈光芒鋪在波光粼粼的江麵上,綿延數裏。

我從未想到,有一天我會再次聽到那串銅鈴的聲響。

那時,我曾天真地以為,隻要想忘記的就一定能被忘記,隻要願意追求就風雨無阻。

後來我才知道,我錯了。我不僅沒有忘記我做水賊的那段兵荒馬亂的日子,沒有忘記那些整天混在一塊兒的兄弟,就連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隨主作戰,也一敗塗地。

我不記得跟著我的那八百個兄弟中有多少活了下來,也不記得危機時刻我一箭射死的那個將帥的名字。但我看清了,劉表這個人,終究不是爭霸天下的英雄。

直到後來我遇見了孫權,以及注定會改變我一生的他們。

江夏一戰,剿滅黃祖,劉表勢力徹底潰散。我洗淨了當年的奇恥大辱,也保全了恩人蘇飛的性命。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那個死在我箭下的人,名叫淩操。

而他的愛子淩統,卻偏偏要與我同營作戰。

有時我不敢直視淩統的眼睛,即使我知道,如果真正打起架來,他肯定會敗給我。我知道,我是負罪於他的,而這罪孽,怕是一生都洗不脫。

後來在戰場上,我和淩統身陷重圍。我對他說,我會拚死保護你。

那時候,我心裏忽然覺得一陣輕鬆。

也罷,或許是我多情了,有時戲裏人也會入戲太深。

我也不知道那以後淩統是不是還一直恨著我。但我相信,這世上有一種比仇恨更值得銘記的東西,叫緣分。

隨後的日子裏依舊是兵荒馬亂,卻沒了年少時那般輕狂驕縱的模樣。來到江東有一段時間了,作為統禦兵馬的將軍,我不止一次登上過威武的樓船。

隻不過那桅杆上的帆,再不如記憶裏那樣炫彩斑斕。

赤壁江麵上一場大火挫敗了鋒芒畢露的曹操,也把初露頭角的江東推上了群雄逐鹿的舞台。

戰後襲取江陵時,過於自信的我一個人帶著幾百士兵,冒冒失失闖進了彝陵城,結果被圍城十日。

他們說我在最危險的時候能安之若素,其實他們錯了。我也是人,我也會害怕。日日夜夜看著箭矢雨點般的飛進城裏,我也手足無措。

隻是我知道,我肩負著這支隊伍的責任。如果我倒下了,失敗的將不隻是我一個人。

皖城一戰,生擒朱光,我與呂蒙功居前列。事後至尊批評我作為將領卻親自攻城。我不能辯白。但我能看到的,是我身邊的他們,始終在用身先士卒的精神,熏陶著我的靈魂。

我莫名其妙地牽扯進了江東的內部紛亂,親眼看見陸遜借占卜為名陷害前線。但是我沒有揭穿他,因為我知道,受傷的心,總得用鮮血才能治愈。

隻是我沒想到,前線的失利竟然會波及整個江東的利益。我開始反思,是不是這些年來,我的堅持,從最初就跑偏了方向。

張遼在逍遙津一戰成名。撤退的路上,我忽然覺得,如果當年我歸了曹魏,或許我會和他成為十分要好的朋友。

誰知道我們卻非得兵戎相見呢。文遠送江東一個逍遙津,我便回贈他一個濡須口。

四更天,一百人的隊伍橫掃曹操四十萬大軍的營寨,片甲未損。

號角奏響的一刹那,我明白了,我的堅持沒有出錯。

說實話,我承擔不起那麽多的讚揚。我隻知道,生活不會把我失去的東西原物奉還,那是因為我必須對未來抱有憧憬。

一晃又是許多年。這些年裏江東的變化很大。至尊的子嗣鬥亂初現端倪;一場單刀會,把搖搖欲墜的聯盟徹底解散;子明費盡心機奪回了荊州城,自己卻在一場慶功宴上,猝然離去。

還有伯言。說實話,表麵上看我一直在跟他作對,但其實我隻是放心不下。他那樣一個文弱書生,怎麽能扛得起整個江東的統兵重任……

更令我心痛的是,那個揚言要找我報仇,實際卻待我非常和善的孩子淩統,竟會在一次東征山嶺的歸途中,抱憾九泉。

平日裏吵吵鬧鬧成了日常風景,但到了真正要與他生離死別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內心深處,我竟是那樣脆弱,脆弱到不願再去麵對現實。

本以為,每天早上醒來能夠見到他們就是最大的幸福,誰知道,那些舊人舊事竟會消失得那麽快。

不久我接到了個消息。劉備率七十五萬大軍興兵雪恨,侵犯江東。

天生的傲氣在我心裏燃起一股怒火。但隨後我卻發現,盡管我依舊能百步穿楊,依舊能以一當百,我卻再不想卷入任何戰爭了。

果然,人年齡越大,就越不喜歡冒險。

還是說,到頭來我終究會看淡這一切呢。

但我仍然答應了至尊,答應他要用我的生命,築成守衛江東的鐵壁銅牆。我也知道戰場上刀劍無情,但我依然心甘情願。

因為江東,已經成就了我少年時的夢想。

臨行前的那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裏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它依舊是我離開時的模樣。巴郡臨江,此時正值初夏,玉蘭花開,漫山遍野。

還有那串銅鈴,在腰間叮咚作響。

回家?

我有多久沒回家了?

然而我不能回家。因為如今的我,已經不再是那個恣肆輕薄的水賊,而是江左的先鋒。而今的江東命懸一線,國家重任在肩,我不敢離開。

我二十多歲時離開家鄉順江而下,到如今又是二十多年過去了。人生苦短,刀劍無情,而我的半數時光,都飄**在外麵了。

倒不如此戰結束後就回家吧。什麽折衝將軍,什麽西陵太守,都不重要了。我隻願回到我的臨江小城,過那種無憂無慮的安寧生活。

原來這些年裏,我迷迷糊糊在長江上兜了一個大圈子,最後的歸宿卻是當初的起點。命就是這樣。為了年輕時一個爭霸天下的春秋大夢,闖得遍體鱗傷。而每一處傷痕,都是勝利的勳章,銘刻著隻屬於一個人的瞬間光華。

【後記】

吳黃武初年,公元222年,劉備興兵七十五萬討伐東吳,夷陵之戰拉開帷幕。

年近半百的吳將甘寧帶病出征,被番王沙摩柯一箭射中頭顱,死於城外的一棵樹下。周圍群鴉數百,圍繞其屍,哀鳴不已。

而今的富池口古鎮,依舊如昨日的繁華。往來商旅祭祀,有神鴉送客一程。

浮華散盡,歲月驚鴻,居住在長江沿線的人原諒了甘寧的輕薄驕縱,接納了他的光輝曆史,代代口傳,尊稱他為“吳王”。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