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學生
很快,b國將派遣新的軍隊來保護a國的消息傳遍整個a國。
a國人對此非常開心。
【真的嗎,b國有新的軍隊來保護我們了。】
【來的真好,這樣我國的那些垃圾士兵就全部消失了。】
【沒想到,上麵的還是做了一件好事,讓b國派兵來到我們國家裏。】
【你們為什麽這麽開心,明明b國軍隊就要來我們國家耀武揚威了。】
【怎麽可能,他們b國是文明的,不像我們國家的男人這麽粗魯。】
...
a國領導看到自己國家內部那麽歡迎b國士兵的話語,非常的絕望。
他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國家這麽歡迎b國,這對他的統治非常不利,畢竟連自己國家的人都不喜歡自己國家的軍隊。
這不就在代表著,政府失去人民的信任,那b國想入侵a國就容易了。
不過幸好的是,在民眾中還有人支持a國,他們還是喜歡a國,還是支持自己的國家。
而a國的領導也被他們鼓勵了,覺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斃,畢竟自己的國家文化就是以下克上,而a國是下,b國是上。
他遲早會有一天帶著a國將b國打倒的,反而奴隸b國。將他對a國做過的事情重新在b國上做。
...
隨著a國的到來,無數的國家開始和顧辭預定了大力牛魔功的石碑。
而從今天開始他們正式兌換石碑。
畢竟他們要在城市裏樹立一個石碑,或者在軍營裏樹立石碑,但無論怎麽樹立,他們都需要清空一個地方。
畢竟一般來說城市和軍營都是把地方利用好了,要清理一片空閑的空間非常困難。畢竟無論哪個建築都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軍營輕鬆很多,因為軍營裏隻用放置石碑就行了,畢竟他們不可能讓顧辭在軍營裏擁有一片空間。
軍營可是一個國家的軍事聚集地,要是裏麵有別人的建築,那無論哪個國家在軍營裏想做什麽都很容易被顧辭獲得。
他們怎麽可能讓顧辭能夠做這種事情,而顧辭也不需要在軍營裏的土地。
畢竟顧辭是為了傳播華夏文化才需要的土地,但是軍營裏的都是軍人,他們在軍營的時候,就是隨時準備戰鬥的時候。
他們那時候怎麽會有空閑學習華夏文化,所以顧辭也不想在軍營裏要土地。
但顧辭也沒有免費給他們大力牛象功,他將放置在軍營裏的石碑要求換成錢,而這些錢也是非常有用。
要知道顧辭要在世界各國的城市裏建設學校和圖書館,而學校和圖書館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出現,是需要人建造的。
而建造學校和圖書館都需要人和建築材料,或者簡單的需要錢,如果靠顧辭自己的錢,顧辭隻能做一部分城市,另一部分城市以後再做。
隻能把那些著名的大城市先做了,剩下的城市等以後自己有錢了再慢慢做。
但是現在這些都不需要了,因為有那些國家幫顧辭支付,顧辭的財富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開始增加了。
而那些國家不僅把土地給顧辭,還要幫顧辭建築一些屬於顧辭的建築。
當然顧辭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代價就是顧辭看著係統裏的傳承點就像流水一樣嘩嘩啦啦的往下流。
一開始顧辭看到兌換這些國家的石碑需要這麽多傳承點的時候,都想自己親自修煉大力牛魔功,然後自己製造石碑了。
但是顧辭想了一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太多石碑了,要知道,一個大的國家就有好幾十個城市。
甚至像夏國這麽大的國家,一共有幾百個城市。雖然不可能每個城市都有石碑。但還要加上軍隊。
所以顧辭光夏國就要做幾百個石碑了,而顧辭要做的國家非常多。
顧辭隻是估量一下就發現自己要做上萬個石碑,這還是最少的,實際上隻會比這個多,不會比這個少。
而石碑其實也不是這麽好做的,雖然製造石碑不會損失顧辭的修為,但一個石碑做起來起碼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要是這個世界真的等顧辭將石碑自己製造出來,可能邪獸都把整個世界消滅完了。
而且顧辭也不可能自己慢慢的製造石碑,畢竟一個石碑一個月,而顧辭要製造上萬個。也就是顧辭需要花費一萬個月。幾百年時間。
所以顧辭隻能通過係統的能力直接兌換石碑,但也因此讓顧辭的傳承點開始不斷下滑。
雖然顧辭非常心疼,但也能安慰自己了,這是為了未來投資,未來自己會有數之不盡的傳承點。
於是現場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花費了大量金錢和土地的外國人從顧辭手裏獲得石碑和大力牛魔功,但他們臉上卻非常開心。
而明明在其他人看來獲得了大量利益的顧辭,臉上卻絲毫不見開心的麵貌。
等他們都走後,顧辭開始把之前的一些在他這裏修煉過的人召集過來。
以前也有一些人向顧辭學習他傳授過的功法,他們會華夏的文化,畢竟需要華夏文化才能將這些功法修煉完成。
而顧辭之所以召集他們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老師您召集我們做什麽。”
“對啊,老師我也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聽到您的要求特意推了他,來到您這裏。”
“老師,您需要我們做什麽。”
“老師...”
很多以前在顧辭這裏學習過的人都來到這裏,向顧辭發問。
他們之所以叫顧辭為老師,是因為他們曾經是師生關係,但這一層師生關係沒有那麽牢靠,要求他們做點小事情還行。
但是顧辭接下來要求他們做的事情,他們肯定不願意無償做,畢竟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說嚴重影響了他們。
其實他們現在來到顧辭這裏都是有自己的目的,有的是希望借顧辭的聲望提高自己的地位。
畢竟自己與顧辭有關係,與夏國第一強者,世界第一強者有關係。
而且不僅僅隻是一兩個人這麽想,很多人都一樣,他們自然會成為一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