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節:遷都之計(3)
爾朱世隆聽得認真:"與眼下形勢真像。"
"董卓內外交困,你猜猜他怎麽辦?"高歡說到關鍵地方,不禁看一眼爾朱榮。
爾朱榮口中輕輕吐出兩個字:"遷都。"
"對,董卓為避反董聯盟的鋒芒,也為控製朝廷,燒毀洛陽宮殿,遷都長安,準備取而代之,改朝換代。"
"遷都?"爾朱世隆聯想到眼前的形勢,若有所悟。
"董卓被呂布殺死,一些大臣擁漢獻帝輾轉逃回洛陽。為打擊董卓餘黨,擺脫威脅,漢獻帝以虎擊狼,招來兵強馬壯的曹操。曹操欲挾天子以令諸侯,仆射大人,你猜猜,曹操為控製皇帝,第一件事是什麽?"
"遷都?"爾朱世隆明白了爾朱榮和高歡的打算。
"對,曹操挾漢獻帝遷都許昌,要控製朝政,必然遷都。"
"遷都?"爾朱世隆久居洛陽,並不情願離開。
"假道伐虢、反客為主、河陰之變、恢複故都,本就是一脈相連的連環之策。"爾朱榮與高歡不謀而合,"兩千王公大臣喪生河陰,我們與洛陽結下血海深仇,唯有恢複故都,才能斬斷皇帝與這座城市的聯係,我們才能化險為夷。如不恢複故都,我們必將養虎為患,貽害無窮。"
"故都平城?"爾朱世隆腦子拚命轉動。
高歡要阻止爾朱歌嫁入皇宮,大力遊說:"對,平城,魏國都城本在平城而非洛陽。西晉八王之亂中,世居盛樂的拓跋犄盧協助並州刺史劉琨,對抗匈奴劉聰和羯族石勒,被冊封為代王。他兒子拓跋什翼健繼承王位,不斷征戰,擴展領土,卻被前秦苻堅征服。前秦在淝水之戰後分崩瓦解,苻堅敗亡,什翼健之孫,太祖道武帝拓跋■重建代國,改國號為魏,都城從盛樂遷至平城。經過道武帝和世祖太武帝拓跋燾四十年的經營,國勢強盛,結束割據局麵,統一北方,形成南北對峙的格局。直到孝文帝遷都洛陽,平城在九十六年中經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孝文帝六位皇帝,城牆完好堅固,皇城內的太和殿、安昌殿、坤德六合殿、乾象六合殿等十餘座宮殿規模宏大,雲岡、方山、鹿野苑石窟為佛家勝地,西起雷公山,東至采涼山的皇家園林景色未必輸於洛陽華林園,永固陵和萬年堂埋葬著魏國先祖。恢複故都,水到渠成,不用耗費人力物力便輕而易舉。"
高歡所說正對爾朱榮胃口,他點頭讚同:"孝文帝遷都洛陽,王公大臣沾染漢人習性,英勇強悍草原英雄竟褒衣博帶,長袍大袖,扶笛弄蕭,不能彎弓騎射,對內爾虞我詐,對外懦弱膽怯,草原上的狼群變成綿羊,失去當年奮勇開國的氣象。隻有恢複故都,才能恢複胡人本性,永葆國運。"
高歡猛然一驚,如果恢複平城,我豈非漢人的千古罪人?爾朱榮穿過枝葉茂盛的樹梢,仰望閭闔門,沉思很久:"平城距離秀容草原極近,四周都是我們的部族,就會切斷皇帝與洛陽漢人間的聯係,使他不能掀起風浪。"
"皇帝便成籠中之鳥,我們徹底控製朝政。"爾朱世隆舍不得繁華喧囂的洛陽,卻明白這是最佳的辦法,"好,我們先說服天穆,恢複故都就好辦。"
高歡趁爾朱榮高興,抓緊機會勸諫:"如果恢複故都,就不需通婚。"
爾朱榮仰天大笑,盯著高歡看了半晌:"我知道,小歌不喜歡皇宮,洛陽的事情了結之後,我就帶她回草原,她的事情她自己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