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天下二部完

第62節:借兵北伐(1)

借兵北伐

爾朱榮與元天穆步出明光殿,憤憤不平跨上戰馬:"本來沒人反對,卻讓這不知好歹的祖瑩和元諶破壞了。"

"不是沒人反對,隻是不敢說出來。"元天穆不支持遷都,勸慰爾朱榮,"皇帝今天在太極殿上宣布大赦,不追究河陰之事,也算有收獲。修補關係的最佳辦法,就是將小歌嫁給皇帝,我去辦此事吧。"

爾朱榮不反對通婚:"小歌是先帝之妃,皇帝能答應嗎?"

元天穆借機勸諫:"皇帝是你手中傀儡,輪不到他不答應,但是你要答應我一件事。"

"何事?"爾朱榮停住戰馬。

"如果皇上立小歌為皇後,你就要放棄遷都。"元天穆停馬,對視爾朱榮。

爾朱榮哈哈大笑:"你居然用這種方法勸阻我遷都。好,通婚之後,我和皇帝就是一家人,不必遷都。"

"一言為定。"元天穆等爾朱榮收住笑聲,"北海王元顥逃離戰場了?"

"對,元顥聽說河陰之變的消息,悄悄脫離軍隊。"爾朱榮麵帶憂慮,"我必須盡快出兵,絕不能讓葛榮攻下鄴城。"

元子攸白天處理朝政,夜裏在茅茨堂獨自用晚膳,心緒越來越亂,不能入睡,幹脆身披長袍,推門出來,月亮正圓,就像明月的笑臉,她找到北海王元顥了嗎?

腳步聲在遊廊響起,奚毅弓身稟告:"城陽王元徽求見。"

奚毅在河陰行宮救出明月,卻與爾朱榮親如父子,他值得信賴嗎?元子攸想到這裏,打消在茅茨堂見元徽的念頭,吩咐奚毅:"城陽王是我幼時好友,我們去西林園坐坐,|福@哇$小!說%下&載*站|奚將軍早點休息吧。"

元子攸提起燈籠,走出幾步,遇到從東掖門進來的元徽,不想引起他人注意,阻止元徽跪拜:"不需驚擾他人。"

元徽接過燈籠悄悄說:"皇帝,我帶來幾個長樂王府的親信,都是你熟識的老人。"

元子攸冰凍的心情開始恢複:"太好了,我正缺少知根知底信得過的人。"

元徽手指東掖門:"他們都在那裏了。"

元子攸關心地詢問祖瑩和元諶:"多虧祖瑩和元諶阻止遷都,他們還好嗎?"

"祖瑩雖然年齡老,身體和骨氣都很硬,挨了二十棍,回家休息去了。"

元子攸心痛不已:"等祖大人身體好了,務必請他入宮見我,我當麵言謝。"

兩人說話間進入西林園,樹枝掩映中有一個隱秘小亭,三麵被池水包圍。元徽舉起燈籠照耀亭上的牌匾,嗬嗬笑起來:"這個亭子的名字真奇怪,洗月亭,月亮怎麽洗?"

元子攸手指旁邊池塘:"月影浸在池塘中,不是洗月嗎?"

元徽在亭角斜掛燈籠,讚歎:"好,名如其景。"

元子攸抬頭凝視空中明月:"今天的月亮又圓又亮。"

元徽故意笑著說:"我看到月亮,就想到一個人。"

元子攸被說穿心中事,擔心明月下落,頓時沉默不語。元徽故作神秘:"我入宮見你,就為此人。"

"明月的消息?"

元徽說出此行目的:"明月郡主隨北海王潛入京城,讓我偷偷轉告你。"

元子攸驚喜過後頓覺驚訝:"今日大赦天下,加封北海王為太傅,他應該在汲郡抵禦葛榮,何需偷偷潛入京城?難道爾朱世隆說的不假,他竟然逃離軍中?"

一隊騎兵在夜色中貼著山坡疾馳,月光將身影斜斜地映射到黃河岸邊的沙石上,他們策馬繞過山岡,被一道大河擋住去路。元顥披掛騎兵短鎧俯身馬上,沒了以往的悠然神氣,低沉著嗓音問道:"明月,是這裏嗎?"

明月郡主傾城容顏被一抹黑紗遮住:"就在這裏,胡太後和三歲元釗被契胡士卒沉於河底,爾朱榮誆騙王公大臣去陶渚祭天,走到那個山包的時候,契胡騎兵從山穀中衝出,兩千多人,一個都沒活出去,丞相元雍以下,二十多名親王同時遇難。"

元顥翻身下馬,跪在河邊,望著奔流而去的河水,他父親元祥與元子攸的父親彭城王元勰一樣,同為獻文帝之子,孝文帝之弟。他年少時便慷慨有壯氣,先擔任徐州刺史,防禦梁國,六鎮反叛之後,元顥兼左仆射、西道行台,出兵征討萬俟醜奴,頻破賊眾。葛榮橫掃河北,元顥急任相州刺史,驃騎大將軍,率兵前往汲郡,防禦黃河防線。元顥與元子攸同為獻文帝之孫,血脈極近,加上明月即將嫁給元子攸,更是親上加親。元子攸心裏佩服這個比他大十幾歲,手握重兵的堂兄,登基稱帝發布大赦,授元顥為太傅,他已是朝廷中地位最崇高的三公之一。

他在洛陽的親朋好友大多葬身河陰,回想少時嬉笑玩鬧的往事,心中悲痛難止,向黃河三拜。

明月拉下黑紗,容顏照亮黑夜:"姐夫,我們去見子攸商討對策吧。"

元顥抬頭看看夜色:"這裏離洛陽還有多遠?"

"騎馬還要半天。"

元顥向洛陽方向張望:"天色已黑,洛陽城門緊閉,我們先去伊闕龍門。"

明月不解元顥的安排:"姐夫,我們叫開城門吧。"

元顥離開前線,心中隱藏極大圖謀:"洛陽城內到處是契胡騎兵,十分危險。我們前往伊闕龍門與子攸會麵,商量對付爾朱榮,為胡太後和死於河陰的王公大臣複仇。"

元顥的小隊騎兵在洛陽城外兜個大圈,向城南奔馳。平原漸盡,彎月依傍起伏山勢,如影隨形。山勢漸高,香山與龍門山對峙,伊水從山間北流,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橫貫眼前。

"伊闕到了。"元顥駐馬遠望,喟然長歎,"秦國名將白起曾經在此大破韓魏聯軍,但願我能夠像白起一樣,借兵北伐,擊破契胡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