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天下二部完

第67節:二選其一(1)

二選其一

元子攸告別元顥,在黃昏時分悄悄返回茅茨堂,奚毅焦急萬分在門口等候:"陛下,上黨王元天穆等候多時。"

"這裏並非太極正殿,不需拘禮。"元子攸進入正室,拉起正要下拜的元天穆,他對同為宗室的元天穆抱有期望,笑著與他敘舊:"高涼王拓跋狐是平文帝第四子,你是第幾世?"

"我是高涼王的六世孫。"平文帝鬱律是北魏道武帝拓拔■曾祖,與元子攸血脈極遠。

"高出朕五六輩。"元子攸幾句話打破了兩人隔閡。

元子攸正要深談,奚毅在外稟報:"城陽王到。"

竹簾一掀,元徽進入正堂。元子攸將兩人拉在一起:"城陽王正妻是朕舅父之女,我們如同兄弟一般。"

元徽也不敢得罪元天穆:"我們都姓元,就是一家人。"

元子攸居中拉著兩人雙手:"叛亂四起,祖先的江山分崩離析,朕一個人做不了什麽,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尤其是元氏宗親更要精誠一心。"

元天穆肅然起誓:"陛下,元天穆為國家社稷,萬死不辭!"

元子攸滿意點頭,手舉茶壺為兩人沏滿。元徽心中有事,一口喝完:"陛下,決不能遷都,否則你就成了籠中鳥。"

元子攸歎氣一聲,不答元徽,試探元天穆的態度:"天穆,應該怎麽辦?"

元天穆漏夜拜見元子攸,就為遷都和通婚兩事,婉轉說出爾朱榮難處:"陛下可知爾朱大將軍為何要遷都?"

"爾朱世隆聲稱為了躲避葛榮。"元子攸故意裝糊塗。

"葛榮僅是乘勢作亂的奴才,豈會放在爾朱大將軍心中?如果不是胡氏阻攔,他早已掃平河北了。"元天穆對爾朱榮推崇備至。

"他既不是為了躲避葛榮,想必是為了控製朝政!"

"並非如此。"

"既不為逃避葛榮,也不為控製朝政,為什麽要遷都?"元子攸不相信元天穆的說法。

"害怕。"

"害怕?"元子攸琢磨這句話的含義。

元天穆盡力替爾朱榮辯解:"洛陽王公大臣都有親戚朋友死於河陰,爾朱榮害怕淹沒在這無盡的怒火之中。"

元子攸低頭沉思,終有所悟:"爾朱榮遷都不為控製朝廷,而是懼怕複仇?"

元天穆替爾朱榮打保票:"他沒有篡位之謀,隻要打消他顧慮,他就會為國家平息外患。"

元徽不相信爾朱榮有這個本事:"葛榮擁兵百萬,橫掃河北,契胡騎兵不滿一萬,他憑什麽平滅葛榮?"

"我對他有信心。"元天穆簡短回答元徽。

元子攸更關心遷都的事情:"如果打消爾朱榮疑慮,他就不堅持遷都嗎?"

"正是。"元天穆小心翼翼接近提出通婚。

"怎樣打消他的疑慮?"元子攸猜到元天穆必有後招,故意請教。

"聯姻。"

"怎麽聯姻?"元子攸心中一驚,立即想到明月皎潔無雙的麵容。

"請陛下迎娶爾朱大將軍之女。"元天穆說到關鍵處,注視元子攸。

元子攸萬分不情願與爾朱榮結親,表麵強裝鎮靜:"大將軍還有女兒嗎?"

元天穆硬著頭皮說:"爾朱大將軍有兩個女兒,其中才藝德容俱佳者,為長女爾朱歌。"

元子攸不敢相信自己耳朵,騰地坐起:"她?她不是先帝之嬪嗎?"

元天穆心中勉強,口氣卻更加強硬:"何妨?大將軍對她愛如心肝,與皇帝聯姻必會打消他的疑慮,遷都之事不但可以不議,他還會盡心盡力平滅叛亂。"

元子攸怒火攻心,一拍幾案:"爾朱榮竟想將先帝之嬪許配給朕?"

元徽眼看兩人要談崩,趕緊勸說:"別急,好商量。"

元子攸怒氣衝衝,當場拒絕:"有什麽好商量?天下大亂,我沒有心思選皇後,何況,爾朱大將軍之女曾為先帝之嬪,再嫁給我,豈不讓天下人笑掉大牙?"

元天穆毫不退縮,加重語氣,提醒元子攸:"請陛下三思,洛陽在爾朱榮手中,契胡騎兵駐紮閭闔門,片刻時間便可席卷皇宮,重演河陰慘劇。我為阻止爾朱榮遷都,與他周旋幾日才有這樣的結果。遷都與通婚,兩者必選其一。"

元子攸皺起眉頭,厭惡元天穆逼迫的口吻。

元徽懼怕遷都,急聲勸說:"陛下,形勢確實如上黨王所說,社稷重於一切!"

元子攸沒有選擇餘地,仍不肯讓步:"我再想想。"

"葛榮不等我們,他隨時都可能進軍洛陽,陛下三思,臣下告退。"元天穆跪地三拜,語氣更趨嚴厲,起身離開。

元子攸等元天穆離開,歎氣自語:"內憂外患一起湧來,現在又鬧出選皇後的事情。"

元徽突然眼睛一亮:"我有主意了。"

"快說。"

"我的主意和眼前事情有直接關係,卻能化解僵局。"元徽有些自鳴得意。

"說吧,都什麽時候了,還賣關子?"

"陛下,你覺得祖瑩怎麽樣?"

元子攸感到一絲溫暖:"祖大人在太極殿上仗義執言,拚著性命阻止遷都,否則我性命難保,社稷也危在旦夕。"

"祖瑩忠心耿耿,足智多謀,不如將他請入宮中,幫我們出謀劃策。"元徽說完,靠在壁上看著元子攸反應。

元子攸興奮起身,在茅茨堂來回走幾步:"好,好主意,你這就去將祖大人請來。"

元徽擺手勸阻:"深更半夜,明天還要上朝。"

元子攸心頭慌亂得就像長草一般,急需主心骨:"遷都、聯姻、葛榮叛亂,這些事情在腦中翻來覆去,不請教祖大人,讓朕怎麽閉眼入睡?"

"好,等我。"元徽不說二話,出宮去請祖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