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天下二部完

第69節:反經合義(1)

反經合義

一束光亮從樹木掩映間透出,傳來輕輕腳步聲,黃門侍郎祖瑩彎著腰,在元徽引導下來到洗月亭前。元子攸疾步走出,深深鞠躬致意:"祖大人在太極殿仗義執言,不惜冒殺身之禍,朕不勝感激。"

祖瑩跪倒,連連咳嗽,才可以開口說話:"爾朱榮在河陰大肆誅殺,就能嚇破天下人之膽嗎?"

"祖大人,您身體抱恙?"元子攸關心地問道。

"年齡大了,挨了二十棍,就一直咳嗽,這腰也直不起來了。"祖瑩手扶後背,又咳嗽幾聲。

元子攸扶起祖瑩,手指石桌上的茶壺:"祖先生喝幾口茶歇歇吧,我在宮中翻出不少好東西,這茶葉就是從南方來的極品,賞月,品茶,論天下吧。"

元徽搶來斟滿,祖瑩品一口,將茶杯放在石桌上:"心不靜,是品不出好茶的。"

元子攸幹脆放下茶杯:"我現在喝什麽茶都與白水一樣。"

"葛榮威脅迫在眉睫,爾朱世隆威脅遷都平城,確實要好好籌劃。"

"先生有何對策?"

"爾朱世隆在太極殿上,說元顥逃離戰場,葛榮將攻洛陽,此事是真是假?"祖瑩輕撫胸口,讓咳嗽停下。

元子攸剛在伊闕龍門見過元顥,戰局確實危在旦夕:"爾朱世隆並非危言聳聽,葛榮兵鋒到達汲郡,就要渡過黃河攻打洛陽。爾朱世隆拿此事來威脅遷都,這些事情壓得朕喘不出氣來,才在深夜請先生入宮請教。"

祖瑩深思半晌,喃喃自語:"如此說來,爾朱榮根本無需奏請陛下遷都,隻要將軍隊撤走,洛陽門戶大開,葛榮**,社稷傾覆就在眼前,陛下不得不遷都。"

元子攸被說得心驚肉跳:"我們根本沒有選擇,隻能遷都?"

元徽生在洛陽長在洛陽,極不願意遷都:"那便隻能與爾朱榮通婚了。"

"通婚?"祖瑩猜到其中必有周折。

元子攸方寸已亂,和盤托出:"元天穆來當說客,爾朱榮並非懼怕葛榮,而是擔心洛陽的百姓和官員日後報複,才提出遷都,隻要能夠化解仇恨,爾朱榮就願意出兵討伐葛榮。"

"怎麽化解仇恨?"祖瑩聽出轉機,凝眉細問。

"通婚。"元子攸吐出兩字,稍展愁眉,"元天穆說,遷都與通婚,必須二中選一。"

"元天穆?此人到底站在哪邊?"祖瑩眼前不斷出現元天穆寬厚的麵孔。

"他是爾朱榮的結義兄弟,今日還在朝堂上害你挨二十棍。"元徽早將元天穆當做敵人。

祖瑩搖頭微笑,腰彎得更低:"他當麵斥責我,我卻對他十分感激。"

元子攸在太極殿上看出玄機:"元天穆表麵斥責,卻保護先生不被爾朱兆撲殺。"

"我明白了,元天穆畢竟還是宗室,不會完全站在爾朱榮那邊。"元徽恍然大悟。

"他口氣篤定,肯定與爾朱榮商量過了。"元子攸回憶元天穆的口氣。

祖瑩抬頭迎視元子攸:"遷都和通婚,二者選一,陛下怎麽選?"

元徽搶著回答:"堅決不遷都,如果二者選一,寧立爾朱榮之女為皇後。"

元子攸放不下明月,反駁元徽:"爾朱歌曾為先帝之嬪,是我侄媳,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祖瑩笑嗬嗬,揭開元子攸心結:"這是反經合義之舉,古人早有先例。"

"反經合義?"元子攸首次聽說。

"陛下可知秦晉之好的典故?"

元子攸先點頭又搖頭:"聽說過這個詞,卻不知緣由。"

祖瑩用茶水潤了嗓子,為元子攸和元徽詳細解釋:"春秋時,晉國的姬圉和重耳先後流亡於秦國,秦穆公將女兒懷嬴嫁與姬圉。後來姬圉逃回去,繼位晉懷公,秦穆公又讓懷嬴服侍重耳。重耳是姬圉叔父,懷嬴是重耳侄媳,此事雖違反人倫,卻幫助兩國結成秦晉之好,重耳欣然接受。重耳在秦國協助下登上大位,成為春秋霸主,人們都說,此事違反人倫卻合乎大義,這就是反經合義的意思。"

典故果然與眼前情形相仿,元子攸隻好直接說出真正理由:"祖大人有所不知,朕在藩邸之時,兄長已經為我定下婚事。"

元徽哈哈的笑聲中摻有一絲擔憂:"我就知道,你心裏放不下明月郡主。"

元子攸癡迷明月,幹脆把話說絕:"朕與明月郡主情投意合,如果讓朕拋棄她,我寧可不當這個皇帝。"

元徽著急起來:"子攸,你擔負祖宗社稷,怎麽能說出這種話來?"

祖瑩力主與爾朱榮通婚:"京城傳說爾朱榮將肆兵大掠,人情駭震,京邑百姓十有八九逃亡在外。冊立皇後恰逢其時,喜氣壓過殺戾之氣,人心自安。我們盡早操辦皇帝大婚,彰顯君臣一心,振奮士氣,安定人心,集中精力平定各地叛亂,重整河山。"

元子攸依舊執著:"我與明月郡主已行六禮,絕不能再立皇後,此事不可再議。"

祖瑩與元徽互視一眼,都沒想到元子攸對明月郡主竟然如此癡情,他這麽低頭思考:"陛下,何不讓明月郡主參加采選,把爾朱歌比下去,皇帝便順理成章冊立明月郡主為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