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天下二部完

第71節:德容才藝(1)

德容才藝

繁星布滿天空,時間已近黎明。

祖瑩離開皇宮,踏上兩馬駕馭的軺車,在似亮非亮的街巷中穿行回到府中。府中雜役早起,仆從婦女搗衣的聲音入耳,空氣中沾滿硫黃的味道。祖瑩下車,穿越前堂,直奔溫子升寄居的房舍,耳邊響起誦詩聲,祖瑩駐足聆聽,沉浸在詩的意境當中。一位白衣儒士雙手後背,一手握著一卷竹簡,仰望月空,緩慢吟誦:

長安城中秋夜長,

佳人錦石搗硫黃。

香杵紋砧知遠近,

傳聲遞響何淒涼。

七夕長河爛,

中秋明月光。

■■塞邊逢候雁,

鴛鴦樓上望天狼。

溫子升吟完詩句,麵對祖瑩:"祖大人為何行色匆匆?"

祖瑩心入詩境,放下心事,眺望東邊漸漸放亮的天空:"好詩,這是你新作嗎?"

溫子升從亂軍中逃亡出來意氣消沉,在冀州隱居寫出此詩:"廣陽王戰敗身亡前,托我去長安看望他在長安的未亡人,那正是深秋時間,她搗衣的聲音,聲聲入耳,還不時抬頭張望星空,期待與廣陽王重逢,等到的卻是我帶來的噩耗。廣陽王敗亡,我偷生於沙場,不想重入亂世,每日吟詩作賦,便寫出此詩。"

祖瑩的長袍隨風擺動,身體冰涼:"我們能逃出這個亂世嗎?"

溫子升此次重返洛陽,擔負儒家匡扶社稷的至上使命:"我想隱居鄉村,娶妻生子,每日耕讀,不亦樂乎?可是,我在長安感受那位女子痛失丈夫之痛,便改了主意。六鎮胡人燒殺不斷,漢人退無可退,逃無可逃,我何不坦然麵對,擔負起匡扶天下的使命?即便粉身碎骨,亦不枉此生。"

王公大臣聚集太極殿,元子攸將元顥棄軍而逃的軍情奏折傳示群臣,河北唯一可以抵禦葛榮的軍隊群龍無首,六鎮叛軍就要橫掃洛陽,一場浩劫即將來臨,這是王公大臣最大的噩夢。元子攸一再催促,殿上仍然鴉雀無聲。

元子攸不得不點名:"太師,葛榮即將進攻洛陽,如何應對?"

太師元繼是宗室中德高望重的長輩,見他手捋雪白胡須,慢悠悠回答:"陛下,請盡快調集軍隊戍衛京城。"

元子攸苦笑,不解追問:"從哪裏調集軍隊?"

洛陽東西南三個方向都在作戰,唯獨北邊的爾朱榮和元天穆可以出兵。元繼側頭看看旁邊一言不發的爾朱世隆和元天穆,把這個問題拋過去:"上黨王,仆射大人,京城空虛,守衛京師為重中之重,應該如何守衛洛陽?"

爾朱世隆打定主意,逼迫元子攸遷都平城,故伎重施:"洛陽三麵臨敵,無力抵禦葛榮,臣請恢複故都,暫避鋒芒。"

元子攸拿爾朱世隆沒有辦法,隻好求助元天穆:"上黨王,還有其他辦法嗎?"

元天穆極力主張聯姻,轉彎抹角提醒元子攸:"天下大亂,人心散亂,應該先收攬人心再抵禦葛榮,否則調來軍隊也沒有用。"

元天穆所說收攬人心是指聯姻,元繼不明白他話外之音:"如何收攬人心?"

處於朝班末尾的祖瑩哈哈笑出聲來,弓身出列。爾朱世隆認出前幾日阻撓遷都的黃門侍郎祖瑩,大聲斥責:"祖瑩,為何屢次三番阻止大臣議事?"

祖瑩先咳嗽幾聲,再笑嗬嗬向爾朱世隆拱手:"仆射大人,讓我說一句,如果不對,我立即離開太極殿,永遠也不讓你看見我。"

祖瑩話已說絕,爾朱世隆隻好答應:"好,就一句。"

祖瑩向四麵拱手,麵對元子攸跪下:"陛下,上黨王說得有道理,凝聚人心才能抵禦葛榮,我有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方法。"

爾朱世隆大聲提醒:"已經一句了。"

元天穆打斷爾朱世隆,催促祖瑩:"祖大人,有何妙計?"

爾朱世隆不能掃元天穆的麵子,隻好退在一邊,讓祖瑩說下去。

祖瑩對眼前形勢了然於胸,元子攸不甘心娶爾朱歌,爾朱榮就拒不出兵,反而拿葛榮叛亂逼迫遷都,事情就卡在這裏,他幹脆將事情挑明:"陛下,最振奮人心的方法莫過於禮聘皇後,皇帝大婚,宣示聲勢,凸顯君臣一心,合力抗敵。"

祖瑩說完轉向爾朱世隆:"仆射大人,我說完了,你覺得此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