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天下二部完

第12節:長平之役(1)

長平之役

早春三月本該春暖花開,連續幾天的北風卻將太行山山脊刮得飛沙走石。高歡身披黑色鎧甲,堅硬挺拔地騎在戰馬上,率領前鋒騎兵在山穀中行進。經過幾天長途奔襲,契胡騎兵從晉陽出發,悄悄出現在上黨郡城外。大軍拐出山腰,上黨郡灰突突的輪廓出現在眼前,他催馬登上路邊山包,大聲傳令:"停,紮營休整。"

"賀六渾,我去整頓兵馬,準備攻城。"侯景催馬上來。

"大將軍令我們暫不攻城,等他到達。"高歡勒住戰馬,道路從此分岔,向東翻越太行山到達葛榮占據的河北,向南渡過黃河,就直搗雄踞三川八關的洛陽城。

煙塵騰起,騎兵隊伍簇擁爾朱榮奔馳而來,他率領眾將策馬登上山包,馬鞭遙指前方城池:"前麵就是上黨郡,東邊是太行山,山那邊是誰,你們知道嗎?"

"葛榮。"一名將領大聲回答,正是爾朱榮手下大將賀拔嶽。

圍繞在爾朱榮身邊的將領們既有契胡嫡係,也有他在戰亂中收納的英雄豪傑。賀拔嶽胡名叫阿鬥泥,出自六鎮之一的武川鎮,少年時在洛陽上太學,長大後不改鮮卑本色,策馬彎弓,箭法驚人。破六韓拔陵起兵時,派遣大將衛可孤圍攻武川鎮,他父親賀拔度率領武川鎮豪傑,抵抗叛兵。賀拔嶽登城防禦,見到二百步外的衛可孤,拔箭便射,正中肩膀,敵軍大驚暫退。廣陽王元深為此上表朝廷,奏請他為強弩將軍。他父親後來戰死,他便跟隨元深繼續與六鎮叛軍作戰,元深敗亡後投奔爾朱榮,深受器重。

爾朱榮仿佛對腳下這片土地充滿感情:"阿鬥泥說得不錯,太行山北起拒馬河穀,南至黃河北岸,綿延千裏,在這道貫通南北的山脈中,有八條東西橫貫,相間百裏,河流切割而成的峽穀,這就是太行八陘,那邊就是葛榮叛軍占據的河北。"

討伐葛榮進軍河北,必將經過太行八陘,眾將聽得極為用心。爾朱榮仔細研究過地形,詳細講述:"軹關陘位於太行山最南端,十六國時,後趙大將石虎由此偷襲前趙。南邊第二條峽穀叫太行陘,位於太行山南麓的丹水出口,北有天井關。南邊第三峽穀為白陘,位於太行山北折處,春秋時,齊莊公大軍西伐晉地,就走白陘孟門關。南邊第四陘是滏口陘,因東麓滏水河口得名。南邊第五陘,四麵高中央低下似井,得名井陘;第六陘位於太行東麓恒山的飛狐陘,是燕趙通往草原要道。第七陘蒲陰陘和第八陘軍都陘是太行山中最北麵的兩條通道。"

賀拔嶽策馬出列,馬首接近爾朱榮馬尾,眺望不盡的太行山脈:"我在太學時曾念過漢丞相曹操的一首詩,他討伐盤踞在鄴城的袁紹餘部,翻越太行山時所寫,讓我念給大將軍。"

北上太行山,

艱哉何巍巍。

羊腸阪詰屈,

車輪為之摧。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爾朱榮想象著山穀中艱難行軍的情景,調頭問眾將,"太行八陘中爆發無數改朝換代的大戰,誰知道我們腳下是什麽地方?"

爾朱榮在這小山包上長篇大論,侯景不解:"大將軍,兵貴神速,我們不即刻進攻上黨郡嗎?"

"自然有人在上黨郡準備酒肉等我們入城。"

侯景琢磨哪有這樣的好事,不提防爾朱榮突然問:"侯景,你說說,這是什麽地方?"

侯景茫然搖頭,爾朱榮又問賀拔嶽:"阿鬥泥,你知道嗎?"

"我幼時經此去洛陽求學,卻不知道這是什麽地方。"

爾朱榮從腰間拔出金燦燦的旌節,指向灰蒙蒙的太行山脈:"葛榮橫掃河北,與我們早晚必有一戰,戰場必在太行八陘中。這幾日,你們要親自去山中探查地形,為將者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才可立於不敗之地。"

眾將齊聲應諾,爾朱榮目光轉向高歡:"賀六渾,你知道嗎?"

高歡策馬出列,目光試圖看透遠方,他在懷朔鎮擔任信函使,往返洛陽,對這裏地形了如指掌:"戰國時,秦國多次調集大軍進攻趙國都城邯鄲,上黨郡和滏口陘是秦軍的必經之路。秦將白起為控製此地,調集大軍攻打,趙國命廉頗為將軍,動員四十五萬軍隊赴上黨抵抗秦軍,雙方大軍相逢於長平。"

爾朱榮銅金旌節遙指四周山包:"你們看,長平位於烏嶺和羊腸阪的天井關交叉點,東西北三麵環山,狀如箕形,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利於趙軍固守,不利於秦軍攻擊。趙軍以逸待勞,補給源源而至,主將廉頗用持久疲敵之策,與敵軍相峙數年,秦軍遠道而來,糧秣輜重補給困難秦軍求戰不能,相持無期,無法涉足上黨,進逼邯鄲。"

"這裏是長平?"賀拔嶽頓時明白,其他將領紛紛張望這赫赫有名的長平古戰場。

爾朱榮旌杖一點高歡,示意他繼續說下去:"秦相範睢使出反間計,收買趙國大臣,廣布謠言,說廉頗徒有虛名,接連被秦軍擊敗,不敢作戰,準備投降,秦國最怕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將才遠在其父之上。趙國藺相如重病在床,聽說趙括將取代廉頗,大吃一驚,扶病上朝稟告趙王,趙括是紙上談兵的高手,卻不懂得靈活運用,就像琴瑟上的弦柱用膠固死,琴弦無法調節變化,琴便徒有琴名,無法演奏。趙王不接受告誡,一意孤行,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轉守為攻,白起能而示之不能,佯敗而走。趙括乘勝追擊,進入埋伏被秦軍包圍,前鋒受挫。兩軍激戰時,秦軍五千騎兵繞到趙軍背後,斷其後路,糧道斷絕,與後方失去聯係。秦王又征調全國十五歲以上男子入軍,親率援軍到達河內郡,經天井關奔赴長平戰場。趙軍堅持四十六天,終因斷糧,自相殘殺,以人肉為軍糧,趙括親率精兵猛烈衝擊,中箭身亡。數十萬趙軍投降,白起為震懾趙國,將傷病殘者二百四十人釋放歸趙,乘其不備全部坑殺,長平之戰遂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