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漢十五州
為新州的命名的同時,暗地裏的馬屁恰到好處的拍向劉協。那架勢,就仿佛偌大的北疆,是在劉協的彈指一揮間就被打下來一樣。
大漢自桓、靈二帝以來,曆聽到劉協垂詢,曹操端坐在座位上,不徐不疾的開口說道:“一切自有陛下聖斷,臣並無異議。”
滿朝文武之中,唯有曹操有這樣的特權,可以穿著鞋、帶著佩劍進入大殿,並且在天子的麵前還能擁有一席座位。大漢開國四百年來,能做到這一點的,除了董卓,便隻有曹操了。當然,如今的馬超也是擁有這樣的特權的,隻是馬超身處長安,自從離開許都之後,還沒有進入大殿麵見劉協的機會。曹操借劉協之手賞賜給馬超與自己同樣的榮耀,既是對馬超的拉攏,同時也是深知馬超今後上殿的機會近乎沒有,才故作大方的。
曹操也是漢人,大漢能夠開疆擴土,他也並不排斥,隻是他遺憾的是,這個開疆擴土之人,並非是他自己。盡管如此,曹操也不願、更不能抹殺馬超的功績,所以並未橫加阻攔,反正隻要劉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馬超根本不可能翻出什麽大的浪花來,除非他和袁術一樣,冒天下之大不違登基稱帝,聰明的馬超會那麽做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天子已開金口,曹操又沒有異議,一眾大臣們的心思立刻便活躍了起來。能親眼見證大漢增加版圖,也是一件幸事,誰都想在這件天大的事情上留下屬於自己的一筆色彩。能混到朝中做大臣的,無不是心思玲瓏之輩,治國、打仗他們不行,阿諛奉迎、撈取政績他們可都是很在行的。
於是,奉承之詞便如同潮水般湧來:“聖上天威所致,北疆俯首稱臣,不如就叫做天州,以彰顯聖上的天威。”
還有一些人說道:“不若幹脆就叫做新州吧,意寓我大漢將迎來嶄新的大好局麵。”
“聖上,依老臣看……”
一時之間,近乎一半的大臣們,紛紛出謀劃策,在代皇帝無不喜歡阿諛逢迎之詞,專門愛聽利好的消息,對那些不好的消息而是充耳不聞。這就養成了許多大臣報喜不報憂、阿諛奉迎的習性。在馬超穿越之前,漢代的大臣們雖然不是絕對的世襲,但也是很看重家世傳承的,很多重臣在退下來之前,都會把自己的子侄輩提前扶上位。於是,在大臣們世代的傳承中,這個毛病也就一代代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朝綱不振,有時候真的不能去怪那些作亂的逆臣,就拿董卓來說,如果不是當時的大將軍何進暗藏私心,企圖扳倒十常侍進而控製朝政,怎麽會有後來的董卓霍亂京師?所以說,朝綱大部分是敗壞在了這些所謂的朝中重臣身上,他們就好像是井底之蛙,世代的家世傳承,讓他們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顯貴,自幼在家族的護翼之下,完全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有多麽寬廣,卻偏偏喜歡在各種場合引經據典,長篇大論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在麵對天子的時候,不著痕跡的馬屁也是猶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進而得到天子的青睞,似乎隻有這樣才能體現出他們的尊貴和價值,說他們坐井觀天都是輕的,應該說他們鼠目寸光、紙上談兵才對。
耳中聽著各種逢迎之詞,劉協非但沒有厭煩,反而還還聽得津津有味。劉協清楚的知道,大臣們是在刻意拍自己的馬屁,但是好話誰不願意聽呢?所以劉協也就笑著照單全收了,要知道,他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過這種體驗了。
在各種阿諛奉承的話語中,曹操暗暗皺起了眉頭——他有些聽不下去了。馬屁拍的再響,也解決不了現實存在的問題,否則大漢也不會垂危到如今這個地步了。曹操生平最討厭的,便是這些奉承之詞了。
咳,咳。
曹操假意的咳嗽了兩聲,僅僅是這兩聲咳嗽,便將滿朝文武的熱議之聲完全壓了下去。因為大家都看到,曹操的左手,已經不知何時落到了他腰間的劍柄之上,他這個簡單的動作,令原本還麵紅耳赤的滿朝大臣們,瞬間變的噤若寒蟬,竟是再無一人敢發出半點聲音來了。
“此事不宜拖遝,還請陛下早做聖斷。”以一人之威壓下了滿朝文武之後,曹操氣定神閑的對劉協說道。
劉協也被曹操的氣勢嚇到了,他忽然間發覺,自己做的有些太過了,在這大殿之上,在這許都城中,在兗、豫二州,做主的並非是他劉協,而是曹操!
將求助的目光看向國舅董承,劉協用有些顫抖的聲音問道:“國舅,你看新洲該賜個什麽名字為好?”
看到劉協向自己看來,董承連忙說道:“聖上乃是一代賢君,無論給新州取什麽名字,都足以彰顯聖上的天威浩**,所以老臣認為,隻要是聖上親口禦封的名字,就都是好名字。”
說了等於沒說!即便是劉協最為親近的董承,也不敢在曹操不悅的時候稍有放肆,因為曹操的鋒芒實在是太過鋒利了,鋒利到足以在一瞬間令無數人身首異處!
聽到了董承的回答,劉協還來不及說話,坐在一旁的曹操卻忽然哈哈大笑了起來,似乎董承將劉協稱為一代賢君,乃是天下間最好笑的笑話一樣。咆哮朝廷,本是重罪,此刻曹操在劉協麵前旁若無人的大笑,更隱隱有嘲笑劉協之意,論罪當誅!可是偏偏,大殿之上無一人敢站出來指責曹操,而是全部垂下了頭,做起了縮頭烏龜,權當是未曾看到、未曾聽到曹操的舉動,眼不見為淨。
直到曹操笑夠了,劉協才戰戰兢兢的對曹操說道:“朕才學不足,威德不夠,新州賜名之事,還是請丞相代勞吧。”話語之間,哪裏還有半點初上朝時的春風得意?跟搖尾乞憐的可憐蟲倒是差不了多少!沒辦法,哪怕是九五之尊,哪怕是大漢的天子,在威嚴遭到挑釁的時候,迫於保命,也隻能是屈服於曹操的壓迫之下,而顧不得所謂天子威嚴了。
“適才陛下金口已開,新州便命名為威州吧!”丟下這句話之後,曹操忽的站起身來,大踏步的走出的德陽殿,在眾目睽睽之下自顧自的離去了,隻剩下包括劉協在內的所有人,目瞪口呆望著他的背影,保持著一片沉靜。
威州?劉協剛才說他自己才學不足,威德不夠,曹操轉口之間便定下了威州的名號,這不是諷刺、不是藐視又是什麽?可即便是諷刺、是藐視,誰又敢說出半個“不”字來?
…………
一個月後,朝廷的詔書被傳到了長安。
劉協準奏了馬超所呈請的一切事宜,批準西涼軍的名號進行更換,並親自賜名為“義勇軍”,以彰顯馬超所屬軍隊的忠勇氣節。
對牧區的改製,劉協也做出了批示。牧區更名為威州,現任牧區大統領的北宮伯玉被正式任命了朝廷官職,授予了威州牧的官職。與馬超更加親近的俄何燒戈則被任命為威州兵馬都督,令平北將軍銜,總管威州的軍政。同時,馬超麾下的荀爽被任命為威州長史,即日到威州上任。
至此,漠南的廣大草原地區正式被納入大漢的版圖,成為了馬超屬國治下的又一個大州,大漢的十四州,增加到了十五個。
是夜,燭火搖曳。
許都的丞相府密室內,曹操披著一件外衣,正在撥弄著燭芯,將麵前荀彧的麵龐等人照亮起來。
“馬孟起再得一州,威名大震,我等若再不有所動作,怕是便要被他壓製了。”曹操抬起了頭,目光灼灼的看向了麵前的荀彧等人。
荀彧連忙稽首行禮:“稟丞相,徐州那邊的事情都已經安排好了。糧草皆以足備,我軍隨時可以有所動作了。”
“噢?如此甚好。奉孝,你那邊的情況如何?”曹操滿意的點了點頭,將目光轉向了荀彧之後的郭嘉。
郭嘉叉手答道:“稟丞相,根據探馬的消息,呂布在回到徐州之後,根本沒有心思處理州內事務,反而是日日宴請當地豪強,向他們宣揚朝廷敕封其為徐州牧之事,久而久之,徐州軍備鬆弛,州內名門望族更是不厭其煩,多有二心。”
“嗯,意料之中。”曹操輕輕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呂布雖不足為慮,然其部下的陳公台、藏宣高二人,卻不可小覷。此二人一文一武,若是配合得當,可抵十萬大軍,對這二人的鉗製,可有何進展?”
四大謀士中的程昱接口答道:“丞相,陳宮有智而遲,雖有智慧,但卻往往不能在第一時間內發揮出來。臧霸本非呂布舊部,乃是半途而降之人,和呂布之間遠達不到同心同德的境地。根據這二人的特點,在下命人與徐州的陳元龍父子聯係,陳登近日派人來回稟,在他多次刻意而為的引誘下,陳宮和臧霸已經出現了分歧,可笑的是,對待這二人的分歧,呂布竟是不聞不問,仍舊每日沉醉在酒色之中。這一情況,在下已經以派人核實過了,確如陳登所言不虛。”
“好!”曹操終於露出了一絲喜色,伸手按在了桌案上,對郭嘉、戲忠說道:“奉孝,誌才,汝二人盡快擬定出一個作戰方針來,交於元讓將軍過目,若有異議,盡快修正。”頓了一頓,曹操轉頭看向荀彧和程昱:“後備糧草之事,還需夯實,我軍此次再不可經受糧草的困擾!”
四人同時垂手行禮,口中回應:“遵命!”
借著搖曳的燭光,曹操將目光看向了東方,眼中透出異常的堅定之色,喃喃的低聲自語道:“此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