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三百五十四章 先拔頭籌 上

黃河兩岸,大戰一觸即發。

和曆史上所記載的官渡之戰不同,曆史上,曹操是被動挨打的局麵,而現在,因為有了馬超的異軍突起,並且和曹操暫時結成了同盟,所以曹操此次是主動求戰,與馬超南北呼應,共同夾擊袁紹,所以在排兵布陣上,曹操少了很多顧忌,最大化的把主動權握在了自己的手裏。

不過,曹操也不是沒有任何的顧慮,他深知自己現在可是袁紹的眼中釘、肉中刺,一個弄不好,便是屍骨無存的悲慘下場。

況且,曹操這邊的戰場又是袁紹的主戰場。從袁紹的排兵布陣上不難看出,袁紹是想在擊敗曹操之後,令黃河以南的形勢穩定下來之後,再揮兵西北,率領得勝之師去迎戰馬超的。換言之,不把曹操打敗之前,袁軍的主力便不會脫離戰場。並且聚集在黎陽的袁軍,隻會越來越多,而絕不會減少。

因此,曹操所要麵對的壓力,無疑要比馬超那邊的並州戰場大的多。

別看出征之前,荀彧在朝堂之上駁斥群臣,據理力爭,其實,對這一場硬仗,曹操還真的沒什麽把握。所以在戰鬥打響之後,曹操小心處處謹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打算先把袁紹軍中的情況摸清再說。

曹操不喜歡把自己的命運交給旁人。縱然馬超在西北邊的並州橫插一刀,極大地牽製了袁紹的兵力,給曹操這邊減輕了許多負擔,可曹操從來就沒有寄希望於馬超能夠勢如破竹的拿下並州,他還是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在正麵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擊敗袁紹!

相比曹操的穩紮穩打,馬超這邊就要激烈的多了。

“快!天黑前趕到靖邊,違者軍法從事!”趙雲高聲呼喊著,催促部下先鋒軍加快速度。

靖邊,隸屬上郡,是並州西邊最大的一個縣城。趙雲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攻克靖邊,拿下了靖邊,就等於是拿下了上郡的門戶,而上郡又是並州西邊的門戶,趁著袁紹心煩意亂、被曹操牽製之際,打他一個措手不及,這就是趙雲的戰略構想。

事實證明,趙雲的戰略構想是成功的。天色剛剛擦黑的時候,趙雲就率領一萬名奔雷騎精銳來到了靖邊城下。

本來駐守在這裏的有五千命袁軍,但在接到袁紹的命令之後,執掌並州的袁譚為了湊齊十萬大軍,硬生生地抽調了三千人,令靖邊這樣的重鎮,目前隻有兩千多人駐守。而鎮守並州的張合、高覽二將,作為主將,他們要以大局為重,自然不會將部隊駐紮到靖邊來,而是駐紮在並州的治所晉陽,以便隨時調動兵馬。

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再加上趙雲初次展露出來便足以令人豔羨的指揮作戰能力,輔以奔雷騎驚人的戰鬥力和全能性,趙雲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就攻克了靖邊,甚至沒有讓一個袁軍逃走,最大可能的保證了此次行軍的隱蔽性。

第二天,留下兩千人駐守靖邊,趙雲再次開始了急行軍,直奔上郡城。在東漢末年的這段時間中,大漢對並州北部的管理,其實是很無力的。上郡、西河郡等郡縣,時常被匈奴人占據,導致這裏的郡縣有名無實。

後來袁紹占據了並州之後,為了彰顯自己的威德,就用大量的糧草、鐵器從匈奴人的手中換回了這兩個郡,使之重新歸到了漢人的統治之下。隻是現在,怕是要全部便宜趙雲了。

趙雲雖然對政治不是十分擅長,但他也知道,在這次討伐袁紹的過程中,因為和曹操的同盟,所以誰先拿到的郡縣,就肯定是歸誰所有,這是漢代同盟的鐵律。從軍事角度上來分析,兵貴神速,趁著袁紹還沒有反應過來,備戰準備還沒有到位的時候,是最容易先聲奪人的,趙雲決定趁此良機,先奪下袁紹的一個郡再說。

與攻打靖邊不同,在上郡,趙雲意外的遇到了敵手——大將鞠義。

在和公孫瓚的數年戰鬥中,鞠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卓絕的練兵能力和無可挑剔的統禦力,是袁紹能夠擊敗公孫瓚的最大保障。

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

公孫瓚的勢力瓦解之後,袁紹怕鞠義功高震主,便開始逐漸冷落於他,將他排擠出了核心的圈子。

自從在袁紹眼裏失寵之後,鞠義就再也沒有了進入袁紹核心機構的權力,而是被袁紹打發到上郡來,擔任上郡太守的職位,替袁紹看守西北的門戶。這是袁紹看著他心煩,才把他派遣出鄴城,來到偏遠的上郡,免得他在眼前礙眼。

袁紹本是無心之舉,卻沒想到這個無心之舉,讓趙雲遇到了很大的麻煩。鞠義本是名將,既善於練兵,又善於排兵布陣。袁紹部下的兩支精銳先登營和大戟士,那可都是鞠義一手訓練出來的,要不是鞠義,公孫瓚敗的絕不會那麽快。

趙雲率軍攻城的時候,鞠義來到了城頭,指揮若定,有理有節的抵抗著趙雲的猛攻,以四千軍的微弱兵力,死死地把趙雲的八千奔雷騎擋在了城外,使得趙雲所部一日一夜未能前進一步,反而在城下丟下了近百人的屍體。

經過一日一夜的廝殺,趙雲徹底急紅了眼!被鞠義耽擱了這麽久不說,奔雷騎的精銳們還戰死了百餘人,這是趙雲絕對不能接受的。要知道,奔雷騎精銳,作為馬超麾下的兩把尖刀之一,每個人都是百戰精銳,更是被馬超不惜重金武裝到了牙齒,每隕落一人,對馬超而言,都是不能承受之痛。

對於這一點,趙雲又怎麽能不清楚呢?

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一向冷靜的趙雲,難得的瘋狂了一次。翻身躍下小白龍的馬背,趙雲高聲喊道:“弩炮手,架紅衣弩炮!目標,敵軍城牆,開炮!”

在趙雲的先鋒部隊中,馬超為他們配備了十架紅衣弩炮,弩炮的數量並不多,因為馬超沒想到趙雲會發起攻堅戰。因為弩炮的數量不多,即便投入戰場,所能取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反而會把這種秘密武器暴露給袁軍,所以趙雲也一直沒讓紅衣弩炮投入戰鬥。可是隨著一日一夜的久攻不下,趙雲有些急了,終於把紅衣弩炮搬了出來。

紅衣弩炮,是不久之前韓暨和鄭渾在馬超的構思下,輔以馬鈞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而研製出來的新式重型器械。

每一門弩炮,在完全擺開之後,底座足有一張方圓,底座上麵的造型與奔雷弩有些類似的,但體積取藥大的多了,至少比奔雷騎們所持的奔雷弩大了數十倍。強韌的弩炮頂端,打造著三道卡槽,卡槽內可以同時安放粗如長槍的三根巨型弩箭。

弩炮的中部,也有著類似奔雷弩一樣的機括存在。一道足有半丈長,寬約一尺的機括,彰顯著自身強勁的張力。弩炮的尾端,是一個豎立而起的半尺倒勾,用以勾住中部的機括,使之可以在激發之前,做精準的矯正瞄準。

整個紅衣弩炮,是用紅亮的紅漆噴刷的,遠遠看去,便猶如嗜血的巨獸,正在向目標亮出它鋒銳的獠牙。而卡槽之上的三根巨型弩箭,便是它的獠牙了。三根巨弩通體漆成黑色,與紅衣弩炮的血紅之色相得益彰,象征著戰場上血與火的顏色。

隨著紅衣弩炮的亮相,城頭上的袁軍,包括鞠義在內,都有些驚恐的看向紅衣弩炮,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巨型的弩炮,按照常理來說,弩炮的體積越大,其所能產生的殺傷力也就越大,按照這個邏輯來推斷,紅衣弩炮的威力,恐怕要超出所有袁軍所能想象的極限了。

鞠義有些目瞪口呆的看著城下的紅衣弩炮,喃喃的說道:“這是,弩炮?這麽大的弩炮?”很快,鞠義的疑問就得到了答案。回答他的,是一根根刺破空間的勁弩!經過韓暨、鄭渾、馬鈞等人共同改造、研製的紅衣弩炮,射程達到了恐怖的三百步,遠超人力所能達到的極限。

當十門紅衣弩炮同時激發,三十根粗若標槍的巨弩激射而出的時候,城頭上的袁軍全部倒吸了一口冷氣,麵對紅衣弩炮這樣的戰場殺器,誰能不吃驚、不絕望?

大批袁軍被嚇破了膽,紛紛嚎叫著抱著頭蹲了下去,躲到了城牆的牆垛後麵。“慌什麽!那些勁弩,根本就沒有瞄準!”鞠義沉靜的聲音響起。那些抱頭躲藏的袁軍,聽到鞠義的話之後,裝著膽子站了起來,發現那些看似十分淩厲的勁弩,竟然全部射偏了,三十根弩矢無一例外都射在了城牆下方三分之一的位置上。

一陣哄然大笑在袁軍中爆發:“嚇死俺了,原來銀樣蠟槍頭啊,真是中看不中用啊。”

“哈哈,就這技術,再好的弩炮也發揮不出威力來。”

“這就是傳聞中戰無不勝的義勇軍奔雷騎?太有失水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