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四百五十一章 威州困局

魏延和甘寧的奮力抵擋,讓三十萬曹兵的進度,驟然慢了下來,曹操被牽製在並州,短時間內無法寸進半步。

曹軍大營中,曹操麵色陰沉的坐在主位上,手指輕輕地敲打著桌案,對近幾日的戰況,進行著總結。

在甘寧百騎劫營後,曹操很快發現,他部下的副將,被堂而皇之的暗殺,損失慘重。以曹操的睿智,他當然輕易便做出了判斷:馬超麾下那支神出鬼沒的影子部隊,出動了!若沒有這支隱藏在暗處的精銳部隊出手,甘寧絕無法以區區百騎之眾,在他的大營中呼嘯往來,如入無人之境,更不可能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接連殺掉他十九員副將!

要知道,每一名校尉級的副將,都是指揮五千人作戰的,十九員副將的戰損,就意味著,有接近十萬的曹兵,失去了他們的直接指揮官,曹操的將令,必須通過這些副將,才能下達到各個部隊中,換言之,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曹操便對部下近十萬的士卒,喪失了如臂使指的靈活性了。

發現了這個嚴重的問題之後,曹操下令把整個大營都封閉了起來,他轉變了思維,放棄了和馬超比拚速度搶時間的打算,轉而開始進行內部的清理,爭取在馬超率軍到來之前,將潛伏在營中的神機營密探,悉數肅清。

自出兵以來,曹操隻在常山一戰中,占到了一些便宜,令馬超的大將龐德飲恨。進入並州境內後,接連遇阻,軍心已經沒有最初出征時那樣穩定了,曹操不得不暫時停下腳步,重新整頓軍心。

氣勢洶洶的三十萬大軍,於曹操一聲令下後,安靜了下來,擺出一副打持久戰的姿態,開始進入由攻轉守的節奏。唯有曹操的幾個心腹之人才知道,曹操駐足在並州,可並不是表麵上看起來那樣簡單,隻是為了內部的整頓,實則,他是在以自身為目標,吸引馬超的注意力。

曹操一生,從不打無準備之仗。借著威、伏、蘭三州疫情爆發,老謀深算的曹操,又怎麽可能隻是簡單的進兵並州呢?

在他率兵離開鄴城的三日後,一支不為人的部隊,根據曹操留下的命令,悄然集結,趁著曹操在正麵戰場自引義勇軍的視線,這支為數十萬人的部隊,以夏侯淵為主將,李通、曹洪、夏侯尚為副將,以蔣濟、劉曄為參軍,一路北上,繼而向西,向大亂四起的威州進兵。

威州原本是羌、氐人的地盤,歸附馬超已經數年之久了,但是在各個大州中,威州的存在感,依然並不高。唯一能讓世人稱道的,便是威州盛產良馬了。曹操命夏侯淵進兵威州,並非是想占據這塊出產良馬的地方,而是想以威州為跳板,直插馬超的後方,令其腹背受敵。

為了能達到這個效果,夏侯淵所部將士,在路途中十分謹慎,晝伏夜出,再加上神機營密探們的注意力,都被出產吸引到了並州,導致幾乎無人注意到夏侯淵所部的動向。等神機營密探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夏侯淵已是率部狂突猛進,殺入威州境內,連續攻克了兩座縣城了。

這一消息,大大出乎了馬超的預料,正在全力趕往並州的馬超,當機立斷,命後軍的主將黃忠,帶著部隊趕往威州,召集起遊走在各地的王雙、成宜等人,助北宮伯玉和俄何燒戈抵擋夏侯淵。至於押送糧草的任務,馬超隻能派遣神機營密探,把他的將令迅速傳遞回長安,另由他人來完成了。

馬超的決定,就意味著,在戰爭的初期,義勇軍將會陷入糧草不足的困局之中,畢竟,臨陣換將,改派他人押送糧草前來,是需要時間的,消息傳遞過程中一來一回,至少也得耽誤一個多月的時間。

可是馬超沒有辦法,他無法坐視威州的軍民,遭受夏侯淵戰火的荼毒。不管怎麽說,馬超的後世思維,還是很明顯的,他做不到為了勝利,犧牲眾多無辜百姓這樣的事情來。歸根結底,馬超和曹操並不相同,這是兩人本質上的區別。

威州,形勢危急。

盡管馬超已經在戰前,做了充分的預估,還不惜自斷糧草供給,調派黃忠前往威州,可在時間上,已經慢了一步了。在黃忠還在路上的時候,夏侯淵的十萬大軍,繼續向西挺進,兵鋒,直指北宮伯玉所在的城池。

在威州,土著的人們,習慣遊牧為生,原本是並沒有城池的。後來在馬超的命令下,才逐漸建造起了一些城池,沿襲了漢人的傳統文化。可是威州的城池,遠不如中原地區那些大城市的規模,城牆的高度和厚度,都不可同日而語。

這一點,令北宮伯玉有些憂心。他擔心威州城的城牆,無法作為抵抗夏侯淵的屏障。而且,威州境內,瘟疫蔓延,將士們出現了很大程度的非戰損減員,這對士氣,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在這個時候,夏侯淵忽然來犯,著實讓北宮伯玉有些沒底氣。

要知道,前一段時間,許多老百姓在別有用心之人的攛掇下,因為要遷出威州,而和義勇軍發生了不小的摩擦,後來在賈詡的命令下,趕來的王雙和成宜,憑借著冰冷的刀鋒,連續斬殺了上百人之後,好不容易才把勢頭給按了下去,這件事還未完全平息下來,若是老百姓們知道夏侯淵大舉來犯,惶恐的他們,可能又會爆發出新一輪的嘩變,令威州陷入內外交困的窘迫境地之中。

把心中的擔憂,與俄何燒戈、王雙、成宜等人說了之後,這幾個人,盡皆陷入了沉默。他們對威州的形勢也很清楚,卻絲毫想不出什麽辦法來,能抵擋夏侯淵的十萬大軍。更可怕的是,威州境內的民心一旦散了,再想重新凝聚起來,談何容易啊?勢必會對整個戰局,產生巨大的負麵影響的。

怎麽辦?到底該怎麽辦?

等待黃忠的援兵嗎?黃忠從半路上才轉道威州,是需要時間的啊!

把消息傳給其他在各地巡視的將領,讓他們前來幫忙?可是各地的騷亂,又讓誰來處置?

憑借威州城,硬抗夏侯淵的猛攻?在場之人,誰都沒有這個信心。

北宮伯玉等人,急的抓耳撓腮,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在他們的惶急之中,夏侯淵再下三城,距離威州城,已經越來越近了。每日都有北宮伯玉提前派出的傳令兵,帶著東邊的駐軍以及一些老百姓,逃到威州城中,躲避夏侯淵的兵鋒。隨著各地駐兵和部分百姓的到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糧草的供給,快要支撐不住了!

威州境內,各族子民雜居,其中原本是羌、氐兩族的人,本就不擅於生產,威州的糧食,全賴搬遷過來的漢人繳納支撐,如今疫情四起,百姓們無心耕地,加之逃亡到威州城的人越來越多,城中的存糧,難免捉襟見肘起來。

這一係列的問題,根本不是北宮伯玉能輕易解決的。若不是又華佗坐鎮在威州,出手把疫情穩定了下來,怕是威州早就大亂了!

對了,神醫華佗!

一想到華佗,北宮伯玉精神一震,連忙帶著其他幾人,跑到了臨時為華佗搭建的醫館中,希望華佗能夠想出辦法來。

雖然華佗並不是威震一方的將軍,更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智囊,可他是馬超的師父啊,他的智慧、眼界和威望,在北宮伯玉看來,可能就是拯救威州於水火之中的最後一線希望了。

腳步匆匆的來到醫館附近,遠遠地,北宮伯玉等人便看到,在醫館的外麵,圍聚了大量的老百姓,青囊軍的身影穿梭其中,不斷地把一副副的藥劑,送到百姓們手中。人群之中,甚至還有一些來自威州本地的醫者,在協助青囊軍完成這些事情,對百姓們進行救治。

無論是在本地醫者的眼中,還是在老百姓們的眼中,華佗就像是救世主一樣的存在,是上天派下來拯救他們的活菩薩。因此,在之前與義勇軍的摩擦中,始終沒有人針對華佗,對其保持著高度的尊敬。

或許,神醫華佗,真的能夠拯救威州也說不定?看到眼前這一幕,不光是北宮伯玉更加的篤定,俄何燒戈、王雙、成宜三人的心中,忍不住同時冒出了這個念頭來。

進入醫館,北宮伯玉四人魚貫而行,來到大堂之中,看到神醫華佗,正端坐在椅子上,為一個病人切脈。在華佗的身側,還坐著一個儒雅的年輕人,一手輕搖羽扇,一手從容不迫的選取著藥物,為病人們配藥。

這個儒雅的年輕人,並非是華佗的醫道弟子吳普、李當之等人,北宮伯玉等人此前從未見過,但他能夠穩坐在華佗的身邊,可見華佗對他是極為信任的。

“北宮伯玉等,拜見神醫。”

上前幾步,北宮伯玉四人,同時對華佗彎腰行禮,引得華佗忍不住抬起頭來,向他們微笑示意。附近的人,見到是北宮伯玉四人同時前來,更是紛紛行禮,臉上都帶著敬畏之意。

令四人奇怪的是,那個坐在華佗身邊的年輕人,依然穩坐釣魚台,麵色沒有絲毫的改變,並沒有因為四位大人物的到來,而出現任何的變化,似乎,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