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潰千裏 中
一波弩箭之後,衝在最前麵的萬餘義勇軍,同時在前衝的過程中,彎下了腰,露出了第二排手持諸葛連弩的同袍們。
第二波弩箭,接踵而至,又是近十萬根弩箭,呼嘯著飛離了弩機,撒著歡兒的鑽進了蜀軍散亂的隊伍中,刺穿他們的鎧甲,洞穿他們的身軀,終結他們的性命。
之後,第一排義勇軍直起了腰身,與後麵的義勇軍袍澤一起,發出震天的呼吼,揮舞著刀槍衝殺上前。
兩排步兵之後,則是張繡帶領的義勇軍騎兵。
在戰場上,理應騎兵衝殺在前,步兵緊隨其後,而張繡一改慣例,把步兵放置在前麵,騎兵放置在後麵,原因無他,自然是要最大化的發揮出諸葛連弩的作用了。
騎在馬背上的義勇軍騎兵們,比步兵高出了半個身位的高度,占據著居高臨下的優勢,自然不用前麵的步兵在彎腰避讓弩箭了。
機括震動之聲連成一片,第三波的十萬根弩箭,再次淩厲的落入蜀軍人群之中,帶起一片片的腥風血雨,引起一陣陣的痛苦哀嚎。
整整三萬張諸葛連弩,諸葛亮全部交給了張繡,這已經是諸葛亮能拿出來的極限了。富貴險中求,馬超深諳這個道理,諸葛亮同樣清楚。此刻的漢中城,幾乎可以說是一座空城了,諸葛亮放棄了漢中城的防禦,不惜押上了一切,放手一搏,賭馬超定然能立刻七十餘萬蜀軍。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諸葛亮這次是押對寶了。戰場之中,隨著三輪弩箭的射落,蜀軍士氣大跌,陣型散亂,再無力與義勇軍爭鋒了。
這個結果,劉備無法接受,卻不得不苦澀的麵對現實。
此一戰,從一把大火開始,劉備接連損兵折將,結義兄弟張飛、首席謀士法正下落不明;蒯良、蒯越等心腹之人戰死沙場;蜀中將領損失了數十位;七十餘萬大軍被打的七零八落,眼看著隻剩下十萬左右了……
劉備這一生,失敗的次數多不勝數,卻從來沒有像今日一樣,敗的這般慘烈!敗的這般徹底!
“父王,兄弟們頂不住了,請父王以大局為重,撤吧!”劉封渾身是血的來到劉備麵前,幾乎都要哭出來了。
眼看著蜀軍慘敗至此,任憑劉封是鐵打的心腸,也不得不淒慘落淚。
劉備的臉色,早已難看到了極點。
努力的翕動了幾下嘴唇,劉備數度欲言又止,最後好不容易才從牙縫中蹦出一個字來:“撤……”
劉封得令,忙不迭的揮動起手中的令旗,傳令各部蜀軍,想讓他們有序的撤出戰場。
然而,亂戰不休,激戰中的蜀軍,豈是說能撤便能撤走的?且不說義勇軍的窮追猛打,蜀軍本身已然是陣腳大亂,在亂戰中能看到劉封令旗的人都是少數,又如何能做到“有序”的退走?
殘餘的十多萬蜀軍,最後集結到劉備身邊的,不足五萬,還有大多數人,仍陷在義勇軍的戰陣中,被圍的插翅難逃。
用冰冷的目光看了一眼未能逃出的蜀軍,劉備毫無憐憫之心的調轉了馬頭,一言不發的在馬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帶著集結在身邊的五萬左右部眾,奪路而逃。
至於未能逃出義勇軍圍殺的六、七萬蜀兵,那就隻能是自求多福了,劉備可沒有心思去理會他們了。甚至對於劉備來說,有這六、七萬的炮灰留下來,能多抵擋義勇軍一段時間,給他逃跑爭取到時間,那他們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漢中城內的高塔上,龐統兩步跨越到張飛的身邊,指著戰場上棄眾而逃的劉備,對張飛大聲說道:“看到了嗎?你看到了嗎?這就是劉備的真實麵目!他從來不會和部下同生共死,他隻能有難同當,根本不可能有福同享!張翼德,你還要被他蒙蔽到何時?”
張飛的一雙環眼中,爆射出不可置信的神色,他絕不敢相信,自己的結義大哥劉備,那個以“仁義”之名聞名於世的劉備,竟然會舍棄六、七萬的部下於不顧!
往昔,劉備為形勢所迫,不是沒拋棄過部下,而且還不止一次。甚至還在袁紹攻打幽州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離開了提攜他進入仕途的公孫瓚。這些,張飛都知道。
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彼時,張飛站在劉備的角度考慮問題,自然認為劉備做的沒有錯。但這一次,張飛失手被擒,第一次以旁觀者的角度,清晰的看到劉備無情無義的一麵!
長久以來,劉備在張飛心中樹立起的形象,都是仁德的,正麵的,是為大漢江山殫精竭慮的形象。今日,劉備的狼狽不堪、棄眾而逃,甚至絲毫未曾表現出尋找張飛這個結義兄弟下落的意思,與之前他所刻意樹立起來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對衝,讓張飛的心裏就像是同時打翻了上百個五味瓶,個中滋味,隻有張飛的體會的到。
“嘶啦——”
龐統猛地伸手撕開自己胸前的衣衫,露出心口上一個觸目驚心的傷痕來,展現在了張飛的麵前:“看到了嗎?這就是拜劉備所賜!當初攻打成都,他假仁假義,故意誘導吾走上小路,還把坐騎的盧馬借給吾騎乘,吾本以為他是一番好意,誰料卻是包藏禍心!吾騎乘著他的的盧馬,在落鳳坡被張任誤認為成了劉備,遭遇了伏擊,險些死在那裏!”
“劉備對的盧馬甚為喜愛,連你張翼德都不曾騎乘過一次,為什麽他偏偏要借給吾騎乘?吾為他出謀劃策,平定荊州,擊退江東,進兵西蜀,抵抗張魯……結果呢?他卻要把吾當做誘餌!等他占據了成都,把劉季玉驅趕之後,他可曾表露過一絲半毫對吾的惦念之情?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此狼心狗肺之人,當遭天譴!”
龐統越說越是氣憤,恨不能手提三尺青鋒,親自上陣,把劉備這個偽君子斬於馬下。
在龐統一連串的質問下,張飛的眼神越來越暗淡,他直到此刻方才知曉,龐統為何在“死而複生”後,沒有回歸成都,反而是投效在了馬超的麾下。如果龐統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那就真的太可怕了。
龐統所言,到底是真的嗎?張飛不確定,或者說是在他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隻是他不敢去相信罷了。張飛性格耿直、莽撞,沒有那麽多的彎彎繞,但絕對不是傻子,龐統所言有理有據,絕不是憑空便能編造出來的。
更何況,龐統在劉備帳下效力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極其尊崇,若不是劉備真的傷透了龐統的心,龐統豈能對劉備如此恨之入骨?
“唉——”一旁的諸葛亮輕輕地歎息了一聲,向著高塔之下朗聲說道:“劉公子,請上塔相見吧。”
塔下一人大聲應諾,隨著一陣鏗鏘的腳步聲,走到了高塔之上。
張飛定睛看去,發現此人不是別人,乃是原荊州牧劉表的親侄子——劉磐!
當初劉備在龐統的建議下,挑起了荊州內部的爭鬥,引劉琦、劉琮兩兄弟刀兵相見,劉磐本著嫡長子繼位的傳統,是站在劉琦這邊的。結果當時也不知道是誰率先動了刀兵,兩部人馬亂戰到了一起,後來劉琮陣營的蔡瑁,突施冷箭射殺了劉琦,劉備打著為劉琦報仇的名義,擊潰了劉琮、蔡瑁,而後才占據了荊州。
當時,據說劉磐已經死在亂軍之中了,卻不料他竟然沒死,且今日活生生的出現在了張飛的麵前。
諸葛亮輕輕揮動了一下羽扇,道:“劉公子,請你把當時的所見所聞,說與翼德將軍知曉吧。”
劉磐向著諸葛亮和龐統分別行了一禮,而後轉過身來,怒目瞪視著張飛,眼神露出憤怒的火焰,用力咬了咬牙,方才開口說道:“張翼德!枉你自詡是條好漢,其實卻是瞎了眼!吾告於你知曉,當初那場荊州內戰,其實就是劉備刻意跳動起來的!”
“他知道吾叔父舊疾發作,提前在府中安插了人手,每日以微量的毒藥摻雜在叔父的湯藥之中,令叔父口不能言,身不能動。隨即,劉備便從中挑撥,令吾兩位族兄弟手足相殘,引發內戰,劉備又提前埋伏下了人手,穿著蔡瑁所部的衣甲,冒充是蔡瑁的部曲,暗中射殺了吾兄劉琦!叔父得知此一噩耗後,當日便撒手人寰,劉備這一手毒計,接連害死了吾叔父、族兄弟,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什麽?!怎麽會……這樣?張飛的心頭,猶如遭受了萬鈞重錘的砸擊,他實在不敢相信,劉備會做出如此背信棄義的事情來。為了權謀,率一些小手段,是正常的,也在張飛的承受範圍之內;可若真如龐統、劉封所言,劉備以如此卑鄙的手段謀取荊州,讓耿直、豪爽的張飛,如何能接受得了?
不!這一定不是真的!一定是諸葛亮提前收買了劉磐,故意讓劉磐這麽說的!出於二十多年的兄弟情誼,張飛還在心中努力為劉備辯解著。
“不必再為劉備尋遮羞布了!”龐統就像是看穿了張飛的心,大聲喝道:“劉公子所言,句句屬實!這條毒計,便是吾謀劃出來的!”
啪!
隨著龐統這句話,張飛感到自己的心,仿似在一瞬間轟然碎裂,破碎成了無數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