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祭瀘水
益州南部之戰,諸葛亮七擒孟獲,最終使得南中自孟獲以下,真心歸附。
南蠻人歸附之後,諸葛亮行使了馬超授予他的臨機專斷之權,將南中之地劃分為雲南、興古兩個郡,納入益州的版圖之中。
在治理雲南、興古兩個郡的時候,諸葛亮采用以南蠻人為主,以漢人為輔的政策,任命孟獲為雲南郡守,祝融為駐軍主將,漢人呂凱為主簿;董荼那為興古郡守,蜀中之人馬忠為駐軍主將,阿會喃為參軍。南蠻之人與漢人共同治理的方針政策,並且不留下一個漢軍,駐守兩郡的兵勇,全部出自蠻兵之中。
這個舉動,贏得了南蠻人對諸葛亮的進一步擁戴。因為諸葛亮的這個安排,讓南蠻人感覺到,諸葛亮把他們當做了自己人,而不是留下漢軍來監視他們的附庸。
諸葛亮的這個舉措,其實也是效仿馬超安置原來的羌、氐、烏桓等異族人的方法。想要讓南蠻人徹底臣服,就必須要征服他們的心,讓他們逐漸與漢族的血脈、文明相互融合,而不能靠一味的強征。
留下少數的漢人,指引南蠻人逐漸進步,就是在南蠻人之中,燃起一點星星之火,當南蠻人在較為和平的環境下,體會到漢人的先進文明後,他們便會完全放下抵觸之心,心甘情願的融入進來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是馬超送給諸葛亮的一句名言,諸葛亮時刻謹記在心。
當然了,諸葛亮以攻心之計征服南中,看似容易,實則卻是異常艱難。天時、地利、人和,外加運氣,缺一不可。所以諸葛亮在處理好雲南二郡的政務之後,也在二郡中抽掉了一部分兵力,補充到了自己的部曲之中。
比如說兀突骨麾下的三萬藤甲兵,便有一萬精壯補充到了無當飛軍中,外加孟獲麾下的一萬精銳,使得無當飛軍的人數,激增到了五萬人之多。
比起奔雷騎和破軍陣,無當飛軍的組軍要求相對要低一些,畢竟無當飛軍的定位是輕甲弩兵,突出的是攀山越嶺和遠程打擊的能力。而蠻兵自幼便生長在深山大澤之中,穿山越嶺對他們而言,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這兩萬蠻兵編入義勇軍,還是諸葛亮直屬的精銳無當飛軍,表達了諸葛亮對南蠻人的信任,可以毫不避諱的把兩萬南蠻人帶在身邊。日後這些人若是能建功立業,捷報傳回家鄉,口口相傳,無疑是有利於大梁的。
同時,諸葛亮也在無形之中,削弱了南蠻人的戰力。兩萬精銳,可不是說能訓練出來就能訓練出來的,這兩萬人被抽走,南蠻人縱是日後反悔,短時間內也不能掀起太大的風浪了。
等南蠻人重新再練出兩萬精兵的時候,諸葛亮相信他們大多數人都已經接受並習慣漢人的先進文明了,就算讓他們反,他們也不肯再反了。
在雲南兩郡僅僅停留了半個月之後,諸葛亮便欲要率軍返回成都了,因為他十分掛念馬超那邊,他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馬超的身邊去。
因感念諸葛亮的大恩,孟獲率領雲南兩郡的各級官員五十餘人,出城相送。在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原來南蠻人的各路洞主,僅有七人,是新加入的漢人麵孔,以目前的情勢而言,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大軍行至瀘水邊,時值隆冬時節,本應有些上凍的瀘水,絲毫不見結冰之象。即便雲南之地酷熱,可也不應如此,就連生於斯長於斯的孟獲等人見了,都覺得很是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心細如發的諸葛亮沒有立刻讓大軍渡江,而是先放了幾隻空無一人的木筏下水,試探水情。
不料木筏剛一下水,瀘水中忽然陰風大作,水麵上無風起浪,行駛在水麵上的幾隻木筏悉數被揚起的浪頭吞沒。
諸葛亮見狀,詢問於孟獲。孟獲答曰:“此處原有猖神作亂,為禍四方,往來者必須以祭品獻禮,方能安然渡水。”
“當用何物烹祭?”諸葛亮好奇的問道。
瀘水是諸葛亮率部返回成都的捷徑,如今馬超正在北方與曹操一決生死,諸葛亮歸心似箭,自是一日也不願意耽擱,便向孟獲追問道。
孟獲剛要說話,卻欲言又止。在諸葛亮的注視下,孟獲才無奈的說道:“往昔,我等蠻人祭祀猖神,皆是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外加黑牛白羊烹祭,方能令瀘水之中風平浪靜,並護佑我南蠻之人來年民泰安康。”
諸葛亮不悅的說道:“如今戰事方休,豈能再動殺戮,以活人祭祀?”
孟獲皺著眉頭說道:“往年祭祀,皆是來年開春之際,從未有過今日這般,猶在隆冬歲月,瀘水上便如此陰風大作,實屬怪哉!”
聽到這句話,諸葛亮忽的舒展開眉頭,自責的對孟獲說道:“此乃本相之過也。此前幾番交戰,陣亡將士的屍骨無處安放,本相命人將屍骨火化後葬入瀘水之中。今孤魂怨鬼興風作浪於此,乃是心中不甘也。今夜,本相便親自祭祀瀘水水神,令陣亡將士們安息!”
瀘水作亂由來已久,孟獲等南蠻之人都沒有破解之法,隻能每年獻祭七七四十九個大活人,如今聽說諸葛亮有辦法,孟獲他們的第一反應便是不敢置信,即便諸葛亮在軍事方麵超人一等,可他也不能神通廣大到,能都安撫為禍多年的瀘水猖神吧?
將孟獲等人的神色盡收眼底,諸葛亮不動聲色的說道:“今夜,還請諸位將軍、大人前來做個見證。吾,諸葛亮,在此祭祀河神!”
孟獲等人聞言,仍不免將信將疑。
回到臨時的營地之後,許多南蠻人聚集到孟獲的帳篷中,紛紛質疑道:“諸葛相國用兵如神不假,可要說能平定瀘水猖神之亂,未免太言過其次了吧?”
孟獲猶豫不定,隻好說道:“諸葛相國從來不打誑語,或許他真的有辦法也說不定,反正今晚便能見分曉了,我等拭目以待便是。如若諸葛相國真的能成功,我等有生之年,絕不可做出反叛大梁之事,否則,天神必降懲罰!”
眾人心中一凜,盡皆閉口不言。
是夜,眾人跟隨諸葛亮再次來到了瀘水的邊上。
今夜的諸葛亮,脫下了大梁的相國袍服,換上了一身道袍,手握桃木製成的七星劍,赤著腳站立於事先擺設好的香案前。
香案的兩側各有一根丈餘高的招魂幡,而在四周,則是擺放著七七四十九盞燈,號為“孔明燈”,按照北鬥七星的方位,排列開來。
口中念念有詞,諸葛亮腳下踩著七星步,在香案前繞行了七周,而後放下手中的桃木七星劍,駢指向瀘水中一指,朗聲說道:“獻祭!”
早就準備在瀘水岸旁的太史慈、王平和馬岱等人,各自指揮部下,將提前準備好的食盒打開,把裏麵的東西倒入了瀘水之中。
孟獲等人定睛一看,隻見食盒中倒出之物,乃是用白麵合劑而成的一種食物,這種食物他們之前從未見過,但是今日下午在臨時營地中,卻曾見到諸葛亮麾下的夥夫,殺牛宰羊,以牛羊肉為陷料,填入麵粉合劑之中,再將其上蒸籠蒸熟,將外形塑造為人頭的形狀。
據營中夥夫講,這種食物,在義勇軍中被稱作“饅頭”,其發明者並非諸葛亮,而是梁王馬超。隻不過捏成人頭的形狀,這還是第一次,也算是諸葛亮開創了一個先河了。
上萬個饅頭被倒入瀘水中之後,諸葛亮再次拿起桃木七星劍,向天一指,頌道:“汝等英靈尚在,祈禱必聞!今可隨吾旌旗,逐吾部曲,同回上國,各認本鄉,受骨肉之蒸嚐,領家人之祭祀,莫做他鄉之鬼,徒為異域之魂,嗚呼,哀哉!”
說也奇怪,諸葛亮這番話說完,原本陰風大作、舟不能渡的瀘水,忽然間變的風平浪靜起來。
“風停了……浪靜了……這……這……”孟獲等南蠻人,麵麵相覷,甚至有人在使勁的揉著眼睛,竟是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幕!為禍多年的瀘水猖神,就這樣被諸葛亮降服了?如此說來,諸葛亮的神通,豈非還要在那猖神之上?
若是在之前兩軍交戰之時,諸葛亮使出這樣的神通來……孟獲已經不敢再往下想了。這一刻,他終於相信諸葛亮會招來天雷地火的傳言了!
這,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是,孟獲他們忽然想起,營地中的夥夫們曾說過,饅頭這種東西,可是大梁之主馬超首創的!那豈不是說,馬超的神通,猶然在諸葛亮之上?否則以諸葛亮這神奇的本事,又豈能隻是在馬超手下當個相國?
難怪……難怪人們都稱馬超為神威天將軍!
這一刻,孟獲等南蠻人,徹底的服氣了,再也不敢有半點異心了。
這個效果,也是諸葛亮想要的。祭祀瀘水,既是方便他率軍返回成都,同時也是對孟獲等人的一個警告。
至於瀘水中為何出現異象,諸葛亮又是用什麽辦法降服的,恐怕就隻有諸葛亮知道了。
這個世界,從古至今,神奇到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現象太多了,少數一些人,總會利用這種天地異象,來到達自己的目的,隻不過諸葛亮的目的,是善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