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六十九章 北地槍王張繡

在馬超率部占據了金城之後,他可沒有閑著,每日依舊是苦練武藝,打熬力氣,並且每天都要抽出至少兩個時辰的時間,和部下眾人商討軍政要務,安撫金城內老百姓們民心和穩定投降叛軍的軍心,並對現有的朝廷律法進行細微的改革,以使其更契合在金城郡內實施。

軍事方麵,馬超在羌族騎兵中挑選出一千名好手中的好手,補充到自己本部的精銳騎兵中,從而使得自己的騎兵精銳達到了兩千人之數,並為他們命名為“奔雷騎”。之後他又在其他的羌族騎兵中,精選出了整整一萬名騎兵,擴充到自己的部隊中,加上原有的武威騎兵和投降的金城騎兵,令馬超的普通騎兵部隊人數,劇增到了兩萬人;

步兵方麵,經過徐晃親自訓練的那最初的兩千多名勁卒,也被馬超編成了獨立戰鬥序列,成為了馬超部下的精銳步兵兵種,同樣,馬超親自為他們賜名為“破軍陣”;其他的兵卒們,經過篩選後,馬超留下了戰鬥力較強的一萬人,當做是駐守金城的正規軍,其餘的不適合留在部隊中的人,由馬超發給糧餉路費,全部都給遣散了。

經過一係列的整頓,馬超現在共計擁有了三萬四千多人的控弦帶甲之士,麾下的勢力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幾乎已經追上馬騰了,據守金城,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政務方麵,因為馬超現在還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金城太守,所以不能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隻能是遵循著大漢現有的法度,進行一些微調,在崔琰、賈逵和司馬芝的鼎力幫助下,馬超很快便穩定住了金城內的民心,令原有的居民不在因為戰爭和金城易主而感到恐慌,並且和新搬遷來的氐族人,也能夠做到和平相處,這其中,可沒少花費他們的心血。

在馬超打下了金城之後,崔琰他們便快馬加鞭趕了過來,在各個層麵,為馬超解決了不少的難題。隻有韓暨還留在休屠,負責那邊的鐵礦事宜。

穩控住了金城的局麵之後,時光已經過去十天的時間了。

在第十日的清晨,人稱北地槍王的張繡,率領著部下三千鐵騎,來到了金城。

原本在韓遂叛亂之初,張繡便心中惦念著自己的師父和師弟趙雲,意欲率兵前來相助的,可是北地郡緊鄰羌人,羌人趁亂四處燒殺搶掠,令張繡無法分身,因此隻好先平定了北地郡之內的隱患,擊潰了羌人侵略的勢頭之後,張繡才抽出身來,趕往祖厲馳援。

等張繡趕到祖厲的時候,馬騰麾下守衛祖厲的大將成宜告訴他,馬超已經率部前往金城作戰了,於是張繡又馬不停蹄的趕了過來,卻沒想到短短數日之內,馬超竟然已經拿下了金城,並且令金城重新煥發出了幾分昔日的光彩。這倒令張繡吃驚不小,他以前在和童淵、趙雲的書信中,也曾數次談到過馬超,知道馬超這個從未謀麵的小師弟,在練武方麵有著驚人的天賦,可他卻不知道,馬超在指揮作戰和治理政事上,竟然也同樣妖孽!由此,張繡心中對馬超的評價,頓時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更加急於見到馬超了。

馬超和趙雲親自出城,將張繡迎接進了金城,來到城中的一處府宅落座。因馬超沒有朝廷的任命,所以不能住進太守府中,這座府宅,便成為了馬超的臨時住所。

第一次和馬超見麵,張繡沒有絲毫的陌生感,正相反,馬超的談笑風生,讓他倍感親切。師兄弟兩人之間的熟悉感,迅速的提升了起來。

落座之後,張繡拿起茶杯一口喝光,然後便催促著馬超,讓他講述一下是如何攻下金城的。馬超無可奈何之下,隻好簡單的說了個大概,可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講述,卻令張繡拍案稱妙,看他那樣子,是怪自己來的太晚了,恨不能和馬超並肩作戰殺個痛快一樣。

馬超看著張繡的樣子,心中也有些好笑,開口岔開了話題:“佑維師兄,北地境內的叛軍形勢如何?”

張繡笑著說道:“初期,有幾股羌人叛軍,在北地燒殺搶掠,都已經被為兄給擊退了,後來便再也沒有叛軍出現了,可能是因為隴西那邊的戰時吃緊,韓遂他們把大部隊都調集到隴西去了吧。”

頓了一頓,張繡又說道:“對了,你們可曾聽說了麽?董卓部下的校尉華雄,率領五千鐵騎,攪的韓遂所部不得安寧,在正麵的交戰中,韓遂部下已經有數員大將被那華雄斬殺了。”

華雄?

聽到這個名字,馬超明顯愣了一愣。在後世,這個華雄可是非常有名的,可惜的是,此人心狠手辣,與馬超並非同道中人,馬超是不可能將其收到麾下的。而且在後世中,華雄的名字,往往是和關羽聯係在一起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關羽的成名,就是從斬殺華雄開始的,現在關羽已經在麾下效力了,馬超自然不會阻攔關羽踩著華雄這塊墊腳石揚名立萬了。

看馬超暗自出神,張繡伸手輕輕推了他一下,打趣道:“孟起,你在想些什麽?莫不是到了該婚配的年齡了,開始尋思上哪家的姑娘了?”

被張繡這樣一說,馬超英俊的臉龐瞬間紅了起來,就連額頭上的豎眼傷疤,都跟著開始充血了,他沒好氣的瞪了張繡一眼,道:“佑維師兄你可別亂說,我什麽時候惦記上人家的姑娘了?”

馬超的辯解,讓張繡和趙雲同時哈哈大笑了起來,這一笑,短時間內便停不下來了。難得見到從容若定的馬超,有這樣窘迫的時候,他們怎麽能不趁火打劫的笑話一番呢?

在二人的大笑聲中,身軀魁梧的徐晃大踏步走了進來,一向嚴肅的麵龐上,卻帶著幾分罕見的不著調,對馬超說道:“少將軍,適才你們的交談,末將也聽到了幾句,以少將軍的年紀,確實也到了該婚配的時候了。我家將軍膝下有一女,生的國色天香,知書達理,若是少將軍有意,末將可以做媒。”

在這個時代盛行早婚,像馬超這樣的年紀,大部分人都已經開始張羅婚事了,所以徐晃才會這樣說。按照這個時代的禮製,十六、七歲的男子,便可以由家中做主,托人做媒,到心儀的女方家中表明心跡,如果女方家中也同意,兩家便會商議具體的細節,細節商議妥當之後,男方家中就會備足聘禮,送到女方的家中,然後兩家在確定訂婚的日期,待到訂婚之後,還需尋找一個良辰吉日,擇定為婚期。

這個過程極為的繁瑣,即便是尋常百姓家,也需要至少半年的光景才能完成,像馬超這樣的名門望族之後,按照禮製,所需要的時間自然也就更久,往往是今年提親,要拖到明年才能入洞房。

“公明啊,沒想到你也來湊熱鬧,你們休得胡言亂語,我怎會動那樣的心思……”馬超無奈的看著眼前的三人,極力的申辯著。在後世,一般人都是二十多歲才成家的,馬超可不習慣這麽早便入洞房,在內心中,他無法說服自己,對一個十幾歲的小蘿莉伸出魔爪啊!

話剛說了一半,一個念頭忽然在馬超的腦海中閃過,令他不由自主的停住了嘴。徐晃是楊奉部下的大將,楊奉的女兒……莫不是就是後世中所流傳的楊婉兒?在後世,人們一直流傳著,馬超的妻子是一個叫楊婉兒的美女,其樣貌可謂是國色天香,傾國傾城,隻因楊婉兒後來不知道什麽原因早逝了,所以才沒能在史書上留下詳實的記錄。

咽了一口唾沫,馬超抿著嘴唇問道:“公明,你家將軍的掌上明珠,閨名可是叫做婉兒?”

馬超這一問,反倒給徐晃問懵了,奇怪的反問道:“少將軍,你又沒見過小姐,怎麽會知道小姐的閨名呢?”

徐晃的反應,足以證明馬超猜的沒錯,楊奉的女兒,確實就是楊婉兒。難道,冥冥之中,真的是上天注定嗎?上蒼在暗中,早已將馬超和楊婉兒的命運,聯係到了一起?如果不是,怎麽會因為張繡的一句玩笑話,便牽扯出楊婉兒來?如果是,馬超決定改變初衷,向楊婉兒提親,並好好照顧她一生一世,不會讓她像後世那樣早逝了。

這倒不是說馬超貪圖楊婉兒的美色,更不是想借著楊婉兒取得與楊奉的聯係,馬超隻是單純的認為,這是他和楊婉兒之間,早已注定的緣分而已。

沉默了片刻,馬超認真的開口說道:“公明,過幾日我便寫信給父親,請他向你家將軍提親,屆時,還請你從中為媒,可好?”

“哈哈,好,這可真的是太好了!”徐晃在經過最初的短暫錯愕之後,立刻笑著答應了下來,也不追問馬超改變初衷的緣由,自顧自的大笑了起來。他可是見過楊婉兒的,知道楊婉兒姿色絕佳,而同時,徐晃這段時間以來,也見識到了馬超的少年英雄之氣,若是能讓他們兩個少男少女走到一起,當真可謂是郎才女貌,十足十的一對金童玉女,不知要羨煞多少人呢!

張繡和趙雲暗中對視了一眼,臉上也露出了幾分笑意,在他們心中,衷心的希望馬超能娶到一個好妻子。

笑鬧過之後,張繡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孟起,隴西那邊,你有什麽打算?畢竟董卓是西涼刺史,我等若不前往馳援,一旦董卓落敗,日後朝廷怪罪下來,該如何是好?”

徐晃接口說道:“末將前來,也正是為了此事。今日末將接到我家將軍的命令,命末將率領本部人馬前往隴西,與我家將軍大部隊匯合,末將……怕是不能繼續留在少將軍軍中了。”說到最後,徐晃的語氣明顯的低落了下來,顯示是因為不能跟隨在馬超身邊,而感到遺憾。徐晃是重情重義的忠貞之將,雖然他很欣賞馬超,可也不能無緣無故的背離舊主,就這樣投效到馬超的麾下來。

馬超微微一笑,道:“公明,不要傷感。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更何況,你我之間的這頓酒,還未喝完呢。若楊公答應許配女兒,你我不又是一家人了麽。”

聽到馬超這樣說,徐晃也就釋然了,問道:“那少將軍對於隴西戰事,究竟作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