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神威天將軍
當關羽、趙雲等人用飽含熱淚的朦朧雙眼,重新看向馬超的方向時,進入他們視線裏的,是令他們欣喜若狂的一幕,讓他們永生永世難以忘記……
馬超的身體依舊躺在地上,但和墜馬前不同,他的雙眼中,重新凝聚起了不屈的戰鬥火焰,他的右臂斜向舉起,右手中握著紫金霸王槍的槍杆,龍舌虎牙的槍刃,隨著馬超的這個動作斜向延伸而出,隔空刺入了李文侯的胸膛之中!
雄獅麵罩之下,馬超的嘴角浮起一個冷酷的弧度,同時右手一抖,鋒銳難當的紫金霸王槍槍刃,瞬間將李文侯的胸腔割裂開來,令他的五髒六腑,沿著被割開的缺口奔湧而出……
腰板一挺,馬超從地麵上一個鯉魚打挺站了起來,左手放在口中吹了一個口哨,不遠處的龍象寶馬在這聲口哨的召喚下,重新充滿了力量和速度,連頂帶撞的將身邊的幾名羌氐騎兵撞翻,然後狂奔到了馬超的身前。
馬超伸出左手在龍象的韁繩上一拉,右手握著霸王槍在地麵上一點,借著龍象的衝擊力和重槍點地的反震力,身體在空中出現了片刻的滯空,然後在空中一個瀟灑的轉身,淩空落到了龍象的馬背上。
穩穩地坐到龍象的馬背上之後,馬超的身上散發出無盡的肅殺之氣,將紫金霸王槍高舉到空中,似是要刺破蒼穹一般。那無聲的舉動,令在場的所有人為之膽寒。
話說,馬超緣何能夠在生死一線之際,反殺了李文侯?
早在感覺到身後有人偷襲之際,馬超便做出了冒險的決定。他決定以自身當做誘餌,仗著白虎嘯天鎧的堅固,硬抗李文侯的戰刀,然後假裝被劈落馬下,趁著李文侯自以為得手之後心理出現鬆懈的瞬間,再利用兵刃上的長度優勢,對李文侯完成了反殺!馬超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無可奈何之舉,他確實已經是強弩之末,無法躲避李文侯的戰刀了,索性利用李文侯急於斬殺自己的心理,假裝中刀落馬,引誘李文侯墜入了自己的圈套之中。
生死關頭,馬超選擇了相信韓暨,相信韓暨為他量身打造的白虎嘯天鎧足夠堅固!韓暨的鍛打技藝,最終還是沒有讓馬超失望。說白了,馬超信任他人的這個優點,在關鍵時刻幫助了他,若是換成生性多疑之人,恐怕就不會做此選擇了。
端坐在馬上,馬超體內氣血奔湧,體力即將油盡燈枯,否則適才也不會用霸王槍支撐身體而後飛躍上龍象的馬背了。可他此刻卻沒有讓這些表露出來半分,借著反殺李文侯的餘威,他的雙眼依舊如電忙吞吐,冷冽的向著四周掃視,似乎是在說:誰不怕死,盡管來戰!一時之間,霸氣側漏。
在他冷冽的目光之中,羌氐兩族人竟是被生生的震懾住了,無人再敢上前一步。密密疊疊的羌氐騎兵們,非但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上前向馬超發出挑戰,反而還有一些人,在馬超駭人的氣勢中,被嚇破了肝膽,一不留神,將手中的武器掉落在了地上,在安靜的戰場上,發出一陣陣重器落地的聲響,令附近的同伴們心頭狂跳,內心中的恐懼,無限度的蔓延開來。
人心就是如此,當某一事物超出人們心理所能承受的底限,氣餒的情緒便會在人們的心頭攀升,進而失去戰鬥的能力。李文侯被反殺的時機,剛好讓馬超在這個關鍵的節點上,擊潰了羌氐騎兵的心理防線。
在呆滯的人群中,最先反應過來的是關羽。他倒提青龍偃月刀,催動燎原火,單刀直入,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馬超的身邊。稍稍落後一步的則是趙雲,趙雲率部快速穿過呆若木雞的羌氐騎兵戰陣趕了過來,和關羽一左一右,共同將馬超拱衛在了中間。
戰場另一邊的張繡一邊哈哈大笑著,一邊指揮部下,在羌氐騎兵們的中間鑿開出來一條通道,一頭連接著馬超等人,另一頭則是連接著徐晃和孫堅兩部人馬。
隨即,黃門侍郎鍾繇派過來的五千兵勇以及司馬芝臨時統領的兩千步兵,也衝入了戰場中央,將羌氐騎兵和金城叛軍們分割而開,徹底穩控住了戰場的局勢。
大勢已定,馬超努力的保持著上身的筆直,實則已經無力說話了,暗中以眼神暗示關羽,關羽會意,躍馬揚刀,縱聲怒喝道:“賊首伏誅,罪不及他人。餘者棄械投降可免一死。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在關羽的怒吼下,早已被嚇破了膽的金城叛軍們,紛紛扔掉了手中的武器,一群一夥的開始跪地請降。他們雖然遠在隴西作戰,可也聽聞了金城的事情,知道金城現如今已經落入了馬超的手中,這些叛軍中大部分人的親眷,還都在金城,內心中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故土的眷戀之情,再加上眼下大勢已去,促使他們做出了棄械投降的動作。
“將軍,俺們願降!”
“請將軍看在同是西涼人的份上,饒恕我等的罪過吧。”
“將軍,俺們願追隨將軍鞍前馬後,誓不再反了!”
…………
上萬的金城叛軍們齊刷刷的跪倒了一地,令羌氐兩族異族人,心中的惶恐更勝。羌族大首領北宮伯玉萬萬沒有想到,數萬大軍,就這樣輕而易舉的被區區數千兵馬所擊潰了,哪怕算上鍾繇和孫堅後來帶來的兵馬,漢軍的人數也不到兩萬人啊,怎麽就能勢如破竹的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呢?看來,俄何燒戈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個馬孟起,當真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啊,將比必定成為一代雄主。
對俄何燒戈的選擇,北宮伯玉是知道的。最開始的時候,他還嗤之以鼻,認為什麽所謂的神威天將軍,不過是俄何燒戈為了遮掩自己的失敗而捏造出來的借口,可是如今看來,馬超若不能被稱為神威天將軍,在這西涼廣闊的地麵上,還有誰人稱得?
一念及此,北宮伯玉翻身下馬,將手中的彎刀丟到了一旁,徒步來到龍象寶馬身前三丈之地,左手撫胸,對馬背上的馬超深深地彎下了腰,口中說道:“羌族大首領北宮伯玉拜見神威天將軍。北宮伯玉先前遭受韓遂、邊章的蒙蔽,竟愚蠢的向神威天將軍亮出刀兵,當真愚蠢至極,還望神威天將軍寬恕。北宮伯玉願率羌族大小二十餘個部落,歸附神威天將軍。自今以後,永不再反,任憑神威天將軍驅弛。”
這北宮伯玉也算是一代梟雄,審時度勢的能力明顯要比李文侯高明多了,見事不可為,便幹脆利落的投降了。反正他想要的是良田沃野,一片能讓族人繁衍生息的天地,這和投降馬超並不違背,從馬超對待俄何燒戈所部的態度就能看的出來。既然不用打仗、不用流血就能獲得理想中的一切,那為什麽還要拚命呢?
需要注意的是,北宮伯玉的話說的雖然隱晦,但意思卻很明確,他投降的是神威天將軍,是天神在凡間的代言人,既然大家已經公認馬超就是神威天將軍,投降倒也不算丟人,至少遠比投降大漢朝廷要體麵的多。
另一層意思,北宮伯玉在簡短的幾句話中,還透漏給了馬超一個訊息,就是此後隻聽從馬超的差遣,願意與馬超結成利益共同體,一旦日後馬超若是和其他各地諸侯乃至大漢朝廷發生衝突,隻要馬超始終允準羌族人在漢人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那麽他就會始終堅定地站在馬超這一邊。
言簡意賅,馬超聽懂了北宮伯玉話中的數層含義,臉上的冰冷之色稍稍緩解了一些,向北宮伯玉投去了一個欣賞的隱晦眼神。
萬事開頭難,在北宮伯玉的帶動下,剩下的事情就容易的多了。其實早在今日之前,馬超乃是雷神降世、化身為神威天將軍出現在凡間的傳聞,便早已在羌氐兩族人中傳開了。這其中,一方麵是這百餘名被釋放回來的羌族騎兵私下與人說的,另一方麵,也是已經投效馬超的俄何燒戈等三位羌族小首領有意放出的消息。如今羌族最大的首領北宮伯玉都表示對神威天將軍馬超的臣服了,其他人還有什麽好說的?羌氐兩族之中,威望最高的就是北宮伯玉和李文侯了,如今李文侯被馬超斬殺,北宮伯玉就成了羌氐兩族中話語權最高的人了,他的話,無形之中便坐實了馬超神威天將軍之威名了。
在羌氐兩族中,人們對神明十分的敬畏,所以很多人還沒有見到馬超的時候,便已經是心存畏懼了,但畢竟沒有親眼見到馬超是如何的英勇,所以迫於北宮伯玉和李文侯的命令,不得不拿起武器和馬超為敵,可現如今所有的人,都已經見證了馬超是如何的勇猛無敵,率領四千餘人便令數萬大軍吃盡了苦頭,他們心中對神威天將軍的傳言,自然更加的相信了。更何況馬超適才硬生生的挨了李文侯一刀,卻毫發無損,這件事情給了他們極大的震撼,更讓他們堅信,馬超一定是雷神降世,卻沒想到那是白虎嘯天鎧的功勞。
在北宮伯玉帶頭之後,大片大片的羌氐騎兵,紛紛扔下武器,翻身下馬,跪在地上向馬超請降,一時之間,請求“神威天將軍恕罪”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當然,也有小部分不願投降的。羌族在北宮伯玉的帶動下,幾乎所有人都對馬超表示了臣服;而群龍無首的氐族人之中,卻有上千人聚集在一起,遲遲不肯投降。對待這些冥頑不靈的氐族人,也沒什麽好客氣的。關羽的一聲令下,四千奔雷騎和破軍陣精銳們,齊齊彎弓搭箭,四千根散射而出的箭矢,好似催命的符咒,將那一千多名不肯投降的氐族人,活生生的給射成了刺蝟,牢牢地釘死在了地上。
此一戰,韓遂、李文侯被斬,固若金湯的叛軍大本營被攻破,數量龐大的金城叛軍悉數投降,羌氐騎兵在北宮伯玉的帶領下改弦易幟,投效到了馬超的麾下,可以說,馬超再次上演了以少勝多的奇跡,從根本上改變了戰局的走向,大大的緩解了隴縣董卓那邊的壓力。失去了糧草依靠的邊章,部下盡管還有五萬之眾,可卻像是無根的浮萍,全然沒有了根基,再也無法掀起什麽風浪來了,可謂敗局已定。
神威天將軍之名,自此戰後不脛而走,傳遍了西涼的每一個角落,令少年英雄馬超的威名,攀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一時之間,風頭無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