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一百七十章 化悲痛為力量

眾多考生魚貫而入,進入了考場。

這是大明王朝最重要的時刻,不僅是天下的讀書人,便是整個京師的百姓,也都極為關注。

進入考試的隔間前,徐文長看了一眼歸有光。

二人的眼睛都是紅通通的,同時,眼睛中又包含著一種悲壯的神情。

恩師啊!

此時此刻,兩人心中最重要的不是功名,不是自己的未來,而是自己的恩師包大農。

自己的恩師包大農,擁有這世界上至高無上的品格!

為了不耽誤自己徒兒的前程,不僅隱藏了他與自己二人的師徒關係,更是在屍解仙去後留在這世上一縷神魂,這二人前往拜見時給了最重要的一份禮物。

那一頓痛打,想必是恩師留給自己最後一份禮物了。

“恩師啊!”隔間內,徐文長終於忍不住掩麵啜泣了起來,剛才,這歸有光麵前所偽裝的所有堅強,終於在這一刻無法堅持!

這徐文長的心裏,那一根棍棒,棍棒落下帶來的熟悉痛感,儼然已經蒙上了一層神聖的光輝!

世事不易,人生皆苦!

恩師在這最後的相見中,用實際行動告訴自己,時時刻刻要心懷警惕,萬萬不可恃才狂傲!

“恩師,你的一片苦心,學生領會了!”

另一間單間之中,歸有光仰天長歎。

恩師啊!

本來,與徐文長相比,歸有光更加安靜木訥一些,有好些話,歸有光想說,可往往落在了徐文長的後麵,往常,歸有光心裏常常想,或許在恩師的眼裏,徐文長才是他的得意弟子,歸有光常常有一種想法,總會有那麽一天,自己可以舉起一杯酒,對恩師把自己心裏的話都說出來。

可是,這樣的機會再也沒有了!

恩師居然就這樣仙去了!而且,即便是這種情況,恩師還是用自己最後一絲神魂與自己來了一場特別的告別!

歸有光隻感覺痛徹心扉。

與此同時,一股悔恨的心情充滿了他的整個胸膛。

在恩師手持大棒朝著自己走來之時,自己心裏居然隻想著逃離!

懦夫!無恥!卑鄙!

恩師將一切都安排的那般妥當,就算到了最後,還安排了一場特別的告別。

雪白的牛奶,遒勁有力的字跡——狀元池!

這飽滿了恩師對自己多麽殷切的期望啊。

到了最後,這恩師的心裏,始終把自己和徐文長放在了同樣重要的位置。

徐文長和歸有光不約而同的擦幹了眼淚!

恩師手拿大棒,傲然偉立的光輝形象在二人頭腦之中散發出萬丈光芒,那根大棒,好像傳說中孫悟空的金箍棒,打出了人世間的一切妖孽,將徐文長和歸有光心裏那一點懶散一掃而光。

徐文長擦幹了眼淚,拿出裁紙刀,打開了麵前的信封。

不遠處的另一個隔間內,歸有光也停住了啜泣,輕輕剖開了眼前的信封。

信封裏麵便是今年的考題。

不辱師命!

打開信封的一瞬間,徐文長和歸有光居然心意相通,同時想到了這句話!

這一刻,他們不是自己一個人住戰鬥,他們靈魂附體,他們心中神光閃耀!

他們從未如此看重功名利祿,在這之前,他們也曾經數次進入考場,他們想獨占鼇頭,他們想經綸天下,可同時,他們心裏有驕傲,有不屑,他們不屑於做八股文,他們不屑於將自己的才華按部就班的放入牢籠,即便名落孫山,二人布衣多年,依舊驕傲多年。

可如今,他們寧願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不為別的,隻為報答恩師的知遇之恩!

隻為將恩師的大名顯露於天下!

兩人拿出試題,展開。

呆若木雞!

良久,兩人除了肩膀**,卻是連話也說不出來。

試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更是簡簡單單。

這試題,他二人在包家書齋閉關苦讀之時,也不知道來來回回做了多少遍了。

尋章摘句,皓首窮經!

曾經,二人以為讀死書乃是世界上最傻最無聊之事,當時在二人的心中,也曾深深的埋怨過恩師。

可是現在,一切過往都化作了對恩師的無限崇敬之情。

“吾師真乃神仙也!”驚愕良久,徐文長終於呆呆地說出了這句話。

而歸有光則是站起身來,麵朝包家所在的方向,俯身跪倒。

深深幾次呼吸之後,徐文長和歸有光兩個終於平靜下了心情。

兩人突然發現,自己似乎已經進入了寵辱不驚的境界,而這一切,都是狂風驟雨和和風細雨無縫切換恩師所賜。

天人合一,物我兩忘,在徐文長和歸有光的心裏,第一次感受到了八股文居然也有生命,居然也會帶來寫作的快樂。

…………

西苑之內,當今天子嘉靖帝難得的出現在了內閣之中。

嚴嵩慢悠悠地站了起來,施禮問好。

“嚴閣老,你坐!”嘉靖帝示意呂芳搬來了凳子,扶著嚴嵩坐下。

徐階則是麵露微笑。

這是一年一度的大典,便是久居深宮的皇上也驚動了。

“皇上!”嚴嵩一副半睡半醒的樣子,可是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敢有一絲一毫輕看他。

那些認為嚴嵩垂垂老矣之人,墳上的草已然很高了。

“今年的掄才大典,可謂是萬眾矚目,我大明朝文昌武盛,皇上無為而治,海晏河清啊!”嚴嵩笑眯眯地道。

“嚴閣老言重了!”嘉靖的心情不錯,也是笑道:“聽說今年還沒開考,那些進京趕考的舉子們已然跨馬遊街了?”

“回皇上!”徐階趕緊道:“隻不過是一些年輕人的胡鬧罷了!”

“徐階,你啊!”嘉靖伸手指點徐階,笑道:“朕就那麽小家子氣?連這點事情也容不得嗎?”

“臣不敢!”徐階趕忙道,他身為閣老,地位僅次於嚴嵩,隻是與嚴嵩不同,徐階雖然表麵上依附嚴嵩,暗地裏卻是在不斷積蓄力量。

每年科舉過後,那些剛進入仕途的書生們,往往還保持著天真與銳氣,而這些人,雖然人微言輕,卻是一股生力軍。

“今年的大考,有哪些才子呢?”嘉靖皺了皺眉,慢悠悠地說道。

身為皇帝,還是那種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能夠將朝政緊緊的握在自己的手中,自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