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二百七十八章 廷議

西苑之內,嚴嵩、徐階以及李春芳等人都是一臉嚴肅。

雖說皇上已經幾十年沒像模像樣的上朝了,可秋闈畢竟是國家的掄才大典,皇上還是很重視的。

所以,在接到禮部的奏報說今年的秋闈試卷已經審閱完畢之後,嘉靖皇上立刻召集了內閣諸位以及今年的主考官李春芳,來到西苑廷議。

嘉靖皇帝放下手裏的磬錘,拿起了麵前的名冊。

嘴角微微揚起,眼睛也眯縫了起來。

眼前的這些名字背後,是一個個十年寒窗的苦讀舉子!

嘉靖皇帝突然有些走神。

這些名字代表著大明朝未來幾十年的氣運!

這其中的一些人會成為大明朝的忠臣,肱骨,替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孫們排憂解難,也有一些人會成為貪汙受賄、敲詐民脂民膏的無恥之徒!

更有一些,說不定會成為顛覆大明朝的萬古罪人!

可是如今,誰知道呢!

老天啊,為什麽不賜給我一雙慧眼,讓我一眼萬年,看的通透透徹一些?

可惜,嘉靖皇帝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身為君主,最難的便是識人用人!可是自己身邊的,哪一個不是哭著喊著說自己是忠臣?

便是曆史上那些弑君之徒,在圖窮匕見之前,還不都是以忠臣自居?

嘉靖皇帝歎了口氣,作為藩王入繼大統,嘉靖帝在很早就明白一個道理,眼前這些看起來很是恭敬的大臣們,可能一轉眼就會成為催命的殺手!

不要說前朝往事,便是大明朝,以下犯上,擁立皇帝的事情還少嗎?

所以,最重要的是,權柄必須在自己手裏,自己的意圖決不能被這些大臣看破。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自己有時甚至不斷地改變主意,為的就是打亂這些大臣們的想法和步驟!為的就是告訴這些人精,身為皇上,朕的想法不是你等可以揣測的,朕的決斷不是你等可以幹涉的!隻要朕想做的事情,不管對錯,你們都必須去做,不許問為什麽!

有時,嘉靖甚至會故意弄出一些荒唐的舉動來測試眼前的這些大臣,看看到底哪些人會徹徹底底地和自己站在一起。

這麽多年了,也隻有嚴嵩一個而已!

嘉靖皇帝看了一眼徐階,沒有說話。

徐階的能力很強,城府很深,一直有取嚴嵩而代之的野心,雖然這些年來他掩飾的很好,甚至連嚴嵩有時也被他騙了,可是嘉靖看的清清楚楚。

這等人,雖然有本事,可是也有脾氣,隻可以在內閣之中為副,卻不能讓他統領內閣,不然,隻怕要找自己的晦氣了。

至於嚴嵩麽,雖然老了,糊塗了,有的時候力不從心,可是嚴嵩最好的一點便是,他知道自己的長處,也知道自己的短處,更知道,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便要上體聖心,用心辦事。

至於民間所說的那些事情,嘉靖皇帝不是不知道,而是懶得管,懶得問!

朕富有四海,作為朕的家奴,隻要用心辦事,多拿點,多吃點也沒什麽!

至於徐階在內閣中的作用,一來是要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這等人到什麽時候都少不了,二來也是給嚴嵩一點壓力,讓他盡心辦事。

嘉靖皇帝數十年來身居後宮,卻將天下玩弄於股掌之上,在內心裏,嘉靖明白的很!

嘉靖皇帝看似隨意地翻著手裏的名錄,臉色卻漸漸沉了下來。

在名錄的後半段的角落裏,嘉靖總算找到了徐渭和歸有光的名字。

老嘍!不中用了!自己說的話沒人當回事了!

嘉靖心裏一陣感慨,這二人自己老早就提過,那是上應了“陌上花開,可徐徐歸矣”的天兆的!

可是內閣和主考官,居然將這二人排名如此靠後,這說明了什麽?

“今年的入選名單,朕看了,還不錯!”嘉靖將名冊隨手放到麵前的禦案上。

李春芳回頭看了看另外兩名主考官,三個人都是戰戰兢兢。

徐文長和歸有光二人的文章,他們三個人翻來覆去看了不知多少遍,不得不說,開篇破題寫的相當好,可是越到後來便越不成樣子,簡直是離經叛道,這就好像一個跑得飛快頑童,按照老師指定的路線奔跑,開始還跑的不錯,可是後來看到了路邊的花兒紅紅,蝴蝶飛飛,便轉過頭將前麵的事情忘得一幹二淨!

徐文長和歸有光二人,都是名滿天下的大才子,這等人,文章寫的好,可有脾氣,寫起文章寫到高興處,便什麽也忘了!

這等文章若是流傳了出去,必是千古名篇,可在考場上,卻是爛的一塌糊塗,若不是他李春芳怕擔了一個公報私仇的罵名,又得知皇上的聖意,這等文章肯定在第一輪閱卷時便不知道被扔到何處去了!

三名考官都想到了那個不眠之夜,李春芳借口困倦先走了,回到值房中輾轉難眠,另外二人卻是通宵未睡,直接重新做了一篇文充數。

第二天,心知肚明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三人重新舉頭,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將徐文長列在了第二十七名,歸有光則是第三十五名。

如今看來,皇上還是不滿意啊!

三名考官感覺自己如同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卻大氣也不敢出一下。

“來人,將今年考生的卷子拿來!”嘉靖沉聲道。

旁邊,陳洪一溜小跑去將試卷取來,鋪在了嘉靖的麵前。

嘉靖皇帝隨手翻閱,翻到了徐文長的文章上,看了片刻,又往後翻了翻,看了看。

“陳洪,將這些試卷給兩位閣老看看!”

陳洪接過試卷,送到了嚴嵩和徐階的麵前。

清一色的館閣體!

這些考生為了考中功名,除了自己所擅長的書體之外,都是一手漂亮的館閣體。

雖說館閣體受到了不少書家的嘲諷,可是為了中舉,這種死板而毫無個性的書體已經成為了大明朝讀書人所必須學會的基本技能。

“諸位卿家認為如何啊?”嘉靖皇帝撇著嘴,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道。

“嚴閣老乃是當今的文章大家,不知道嚴閣老的意思是?”徐階哪能不明白嘉靖皇帝的意思,隻是他心裏更加明白,有些事,自己明白了卻不一定要說,起碼是不能在嚴嵩前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