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四百四十章 身陷重圍

“那這些人!”

包悟來手指其餘那些黑衣人。

“這些人都是俞師弟手下的士卒!”徐文長目光掃過,這幾十個士卒在剛才的激戰之中表現實在出乎他的預料之外。

這些人本來就是俞大猷手下的虎狼之士,在對陣倭寇時從不膽怯,這一點徐文長早有耳聞。

可是身在前線的這些天,徐文長更加知道,這些俞大猷一手訓練出來的士卒,除了俞大猷之外,根本不會服從任何人的管束,可是這一路行來,徐文長深切的感受到了這些士卒對於自己的服從和愛戴。

“辛苦你們了!”包悟來發自內心地說道。

他一輩子念經捉鬼,製服了無數想象中的惡鬼,可是直到今天親眼看到才明白,這前線上一刀一槍的搏殺,實在比自己想象之中更加凶險百倍。

麵對這些豁出性命將自己救了出來的士卒們,包悟來萬分感歎。

“能在包天師的率領下打敗倭寇,是我等的榮幸!”眾多士卒齊齊跪倒,大聲道:“咱們雖然身在抗倭前線,也聽說包天師仁心仁術,捐助了五萬兩白銀給咱們前線抗倭的將士,撫恤死傷在前線的抗倭士卒的家屬!”

眾多士卒聲音哽咽,齊聲道:“咱們在前線抗倭,不怕死在兩軍陣前,心裏最擔心的就是老婆孩子,如今有包天師照拂,咱們還有什麽好怕的?因此一聽說咱們是要為了包天師與倭寇戰鬥,咱們這些人誰不向前!”

“呃,這個……”

好尷尬啊!

包悟來看了一眼包大娘,本來兩人心裏十分埋怨徐文長,如今看來,多虧了徐文長自作主張將銀子捐了出去啊!

“這些都是師公的恩德所致!”徐文長暗中也鬆了一口氣。

雖說將包悟來一路上搜刮的銀子全部以包悟來的名義捐出,在徐文長看來,是做的無比正確的一件事,想必便是恩師知道了,也不會怪罪自己。

可是眼前這兩位畢竟是自己恩師的父母,若是這兩位恨上了自己,以後自己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如今算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麵,至於什麽虛名,徐文長並不多在意。

徐文長叫士卒們起身,分頭去埋鍋造飯,又派了斥候出去打探敵情。

不多時,飯食熟了。徐文長叫人端上米飯來,滿臉歉意道:“恩師派我侍奉二老來浙江,我卻隻能請二老吃粗茶淡飯,實在是……”

話還沒說完,隻見兩個碗已經伸到了眼前。

“來來來,再來一碗!”包悟來低著頭,玩命咽下了噎在喉嚨裏的米飯,翻著白眼道。

“我也要!給翠花妹子也再來一碗!”包大娘喘著粗氣道。

“想是家鄉的米飯太好吃了!”包悟來歎了一口氣。

折騰了大半天,總算吃上一口熱乎飯,這回算是活過來了。

“一會吃完飯,咱們就回總督府衙門!”包悟來一邊嚼著米飯,一邊支支吾吾道:“到時候調集上幾萬大軍,咱們一起找個近便些的海邊,胡亂祭下海也就是了,我可一天也不想在這呆著了,實在太嚇人了!”

“這個!”徐文長皺了皺眉。

“文長,有什麽不妥嗎?”包悟來見徐文長這副表情,頓時提心吊膽了起來。

“徒孫是覺得,此事有些蹊蹺啊!”徐文長閉目盤算良久,這才睜開眼睛道:“師公,您想,你是大明朝的天師,這一次奉了皇命來浙江祭海,雖說這事算不上很保密,可知道的人,也隻有衙門中經手之人才對,按說倭寇不可能這麽快知道您老到浙江來,要知道,倭寇雖然動作極快,神出鬼沒,可據徒孫這次觀察,他們分明是花了大力氣,大本錢的!絕不是一時三刻之間隨意做出的決定!”

“這麽一說,我也覺得有些奇怪!”包大娘放下了飯碗,撓撓腦袋,道:“咱們昨晚才和胡宗憲說想回鄉探親,今天咱們才到這包家莊,倭寇就來了,這也太快了些!除非……”

“除非是有人把消息告訴了倭寇!”徐文長皺眉半晌,道:“不過師公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即便有人透漏消息給倭寇,隻要咱們回到總督府,料想以倭寇那些兵力,也不敢打杭州府的主意。”

“徐大人,大事不好!”

一名斥候急匆匆來到徐文長麵前,單膝跪倒,滿臉焦急,道:“啟稟徐大人,我剛才出去查探消息,往來路上查看去,隻見倭寇大隊人馬,足有近千人,正在大肆搜山,隻怕再過個把時辰,就要追上來了!”

“嗯?!居然有這麽多人,而且還窮追不退?”徐文長也有些意外。

自己這位師公,說是大明朝的天師,其實除了一個虛名之外,要錢無錢,要糧食沒糧食,又不是統兵的大將,實在看不出倭寇有什麽必要,大張旗鼓地來捉師公啊!

正在猶疑的時候,幾個派出去的哨探先後回來,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在這座山的幾個方向,全都出現了倭寇的蹤跡。

如果粗略的加起來,這幾夥倭寇加起來,有差不多兩千人的樣子。

“兩千人的倭寇!”徐文長腦門子上汗珠淌了下來。

這可是浙江省的腹地,杭州城外,居然出現了兩千人規模的倭寇!

這一次可不知道多少百姓又要倒黴了!

徐文長看了一眼包悟來。

這是自己的師公,是恩師托付給自己的使命。

若是自己死了,那倒也沒什麽,可萬一師公出了什麽三長兩短,自己可有什麽麵目去見恩師!

可是如今自己這一方陷入了重圍之中,倭寇唯一兵力較少的方向便是東南,可是那一帶山深林老,人跡罕至,若是進了山,隻能硬著頭皮穿過群山。

更要命的是過了這座大山,另外一邊就是紹興。

紹興雖然自古富庶,可自從鬧了倭寇以來,便是倭寇頻繁出沒的重災區!

如果自己真的行了這一步險著,卻將師公送入了虎口!

饒是徐文長自許能文能武,有膽有識,也忍不住手心裏見汗了。

一時間,不管是包悟來夫婦,以及眾多士卒,都把目光聚集在了徐文長的身上,等著他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