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一個默默無聞之人
“龐鹿,做的好啊!”包大農使勁拍了拍龐鹿的肩膀。
經過這麽久的勞作,龐鹿的身子越發結實了,可是給包大農這麽一拍,龐鹿還是忍不住齜牙咧嘴。
“師祖!”龐鹿臉上露出了一絲羞愧,支吾道:“有件事徒孫得向您承認錯誤,請師祖懲罰!”
“哦?你幹了啥壞事了?”包大農就是一愣。
龐鹿滿臉愧疚,帶著包大農和徐文長走出了溫室,來到了這幾間房子後麵。
如今正是春寒料峭之時,與溫室之中的一片蔥綠不同,室外還是很冷。
繞到溫室後麵,龐鹿指著一大片枯萎的植物道:“師祖,我這些日子來,除了培育那地瓜之外,閑來無事,從我師父留下的種子裏又選了一樣,試著培育了一下!”
包大農和徐文長看著那一片奇奇怪怪的枯萎植物,有些發蒙。
這些東西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模樣怪裏怪氣,高高的枝頭沒有一點果實,在初春的寒風裏來回晃**。
“沒什麽,沒什麽!”此時此刻的包大農沉浸在龐鹿培育出了一大片地瓜的喜悅之中。
這些地瓜雖然從數量上來說並不多,可是如果作為種子,那數量翻起翻來可是幾何數量級的,隻要再繁殖幾次,就可以大麵積播種了。
隻要地瓜可以大麵積播種,大明朝的未來就是一片光明。
中國曆史上的大治大亂始終伴隨著土地資源的兼並與集中,而中國之所以一直到後來的清朝才解決了困擾漢人幾千年的蒙古、東北和西域問題,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中原土地的產出,很難支撐中原王朝對周邊遊牧民族發動徹底的打擊並且實現長期的固守。
征伐嶺南消耗了秦國的國力,使得秦朝二世而亡,隋朝亡於大運河,而開挖大運河的目的是為了征討高句麗。
更不用說,明朝亡於東北的女真人。
到了明朝後期,遼餉成為壓在大明朝頭上躲不開的緊箍咒,又因為要解決遼餉,大明朝廷加緊了對國內農民的盤剝,導致明末農民大起義。
如果真的能夠出現這樣一種高產的作物,可以在大明朝周邊貧瘠的土地上進行耕種,並且獲得高產,支撐當地駐軍的消耗,必然會極大的減輕朝廷的財政壓力,而這直接會改變中國曆史的走向。
所以真正對於大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其實不是包大農自己,不是朝廷敕封的全瘋天師包悟來,實際上正是這位龐鹿啊。
自己都把他忘記了,可他還勤勤懇懇老老實實地在這種地,將李時珍拿出來的那一塊已經壞了一半的地瓜變成了這麽大一塊地瓜地。
所以在此時此刻,不要說龐鹿隻是種了一片奇奇怪怪的植物,就算龐鹿一不小心將包家的房子點了,包大農也一樣會笑嘻嘻地原諒。
隻不過龐鹿自然不知道這些事情,他指著那一大片草稞子道:“師祖,徒孫必須和您坦白,徒孫是一時無聊,種了我師父留下的一塊根莖,可是沒想到,這東西落地就長,長起來沒完沒了,開始時我也沒當回事,可是等我回過味來的時候,這東西已經長了一大片了,本來這後花園裏各式各樣的奇花異草也不少,可是自從這東西泛濫開後,把所有的花草都給擠死了。偌大的園子之中,就隻剩下了這東西!我擔心師祖責罰,有空的時候就拔,有空的時候就來拔,可是這東西居然怎麽弄也弄不幹淨!”說到這,龐鹿簡直要哭了。
本來,他種出了很多地瓜,這是好事,他也早就想去向包大農匯報,可是這一大片東西始終是他的心頭大患,生怕被包大農看見了責罰。
如今師祖找上門來,眼看師祖心情不錯,便趕緊說了出來。
包大農聞言一愣,上前兩步,仔細看了看這一大片東西。
這東西杆子長的毛毛躁躁的,倒是有點像向日葵,可是這杆子又沒有向日葵那麽粗,葉子也沒有向日葵那麽大,更重要的是,這東西頭上光禿禿的,也不見向日葵頭頂的大圓盤。
隻不過,包大農怎麽看怎麽覺得這東西有點眼熟,突然一個念頭冒了出來,包大農轉過頭看著龐鹿道:“這東西開不開花?”
“開花!”龐鹿一臉沮喪道:“開花是開花的,那是黃色的大花,也不好看,更沒什麽香味,也不結果,不但不結果,而且地裏麵也沒有如同地瓜那般的根莖,隻有一點點小根罷了,可以說是除了會長,毫無用處。”
“師祖,徒孫這段時間實在太忙,請您再給我兩個月時間,我一定將這些東西從花園裏清除出去!”龐鹿咬牙切齒道。
“算了!”包大農哈哈一笑,已經想起來了。
這東西在包大農穿越之前,在東北農村的房前屋後經常見到,農村裏都叫做鬼子薑的。
其實就是洋薑,也是美洲的植物,後來經過歐洲傳到了中國。
這東西用處倒也沒什麽,隻不過生命力旺盛倒是真的,那是見縫插針,有地就長,所有有個別名叫萬年髒。
說起來這東西若是拔出來洗幹淨淹小鹹菜吃倒是不錯,隻不過眼下肯定是顧不上了。
“算了,這東西也是你師父多少年來辛苦收集的異種,雖說沒啥大用,也不必拔掉,正好種在此處,我想你師父了,便可以過來看看!”說完包大農擦了擦眼角。
“師祖對恩師真是情深義重啊!”說起李時珍,龐鹿的眼角也有些濕潤了。
本來龐鹿隻不過是京師之中的一個破落軍戶,承李時珍青眼收入門下,將平生所學傾囊相授,雖說龐鹿與李時珍相聚時間不長,可是這些日子以來,龐鹿除了種地,就是躲在溫室之中讀李時珍留下的醫術,包大農雖說將他忘記了,可每個月的利錢卻是毫不耽誤地發到了他的手裏,這一切都是拜恩師和師祖所賜啊。
“對了!”包大農一拍腦袋道:“看我這記性,我此來,是想讓你給你太師祖把把脈,給他開幾副安神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