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726章 罪人歸有光

歸有光站在高崗之上,望著遠遁而去的韃靼人,心中喜憂參半。

高興的是身為一介書生,自己心裏早有投筆從戎的壯誌,可是這些年來卻是根本沒有機會。

沒想到,如今自己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在邊關之上,烈烈狂風之中,將韃靼人殺得大敗。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這是多少讀書人夢寐以求之事,沒想到今天居然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歸有光飽讀詩書,自然知道,今天這一場大捷已經足夠自己名留青史的了,曆史上能與自己比肩的,恐怕也隻有在采石磯邊大戰金人的虞允文了。

可是與此同時,歸有光 眼角卻又是濕潤的。

雖然自己是勝了,可是總體來看,朝廷對於紫荊關的救援卻是失敗了。

眼前的戰局,雖然因為自己的到來而沒有徹底崩壞,可是援軍很明顯已經受到了極為慘重的損失。

望著那些身受重傷,痛苦哀叫的明軍士卒,歸有光忍不住流下了兩行熱淚。

韃靼人身在馬背之上,而紫荊關的守軍多是步兵,所以歸有光示意鳴金收兵。

窮寇莫追,何況追不上啊!

雖然歸有光手下的隊伍逐漸收攏,還有無數仇鸞手下的敗兵聚攏了來。

“諸位辛苦了!不要怕,我們是你們的援軍,韃靼人已經被打跑了!”歸有光扯著脖子喊道,希望給這些敗軍一點安慰,心裏卻是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才是紫荊關的守軍,是被韃靼人圍困的人,而眼前這些人本應該是自己的援軍,是來救援自己的。

可是如今呢,自己反而成了他們的援軍!

世事難料啊!

歸有光抓住一名士卒問道:“不知道你們這一路軍是何人率領,現在何處?”

那士卒驚魂未定,磕磕巴巴地道:“啟稟將軍,咱們是兵部尚書仇鸞手下的士卒,沒想到遇到了韃靼人,至於……”他抬頭四處看了看,搖頭道:“自從開戰就沒見過仇鸞那廝了……”

“不得無禮!”歸有光皺眉道。

有道是百姓心裏有杆秤。

在上位之人總以為自己做事高明,神不知鬼不覺,可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些士卒平時何嚐敢在在背後說仇鸞一句壞話,可是如今九死一生,逃得性命,自然什麽也不管了。

“大膽歸有光,還不知罪嗎!”突然之間,人群中擠出來一個矮矮胖胖的老者,臉上全是稀泥,穿著一身瘦得不行的士卒衣衫,指著歸有光的鼻子大罵起來。

“你是?”歸有光就是一愣。眼前這人自己根本就不認識啊!

何況自己剛剛救了這些人的性命,好麽樣的為什麽要罵自己。

“該死的歸有光,手握重兵,見死不救,導致這一場兵敗,難道本尚書便治不了你的罪嗎?”那胖子雙手用力,將身上的衣服撕成了布條,又往手裏吐了口塗抹,往臉上抹去。

“哎呀,原來是尚書大人!”歸有光終於認出來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仇鸞。

本來歸有光與仇鸞兩個同殿為臣,平時是見過的,但是仇鸞自恃官高位顯,向來是鼻孔朝天,何曾正眼瞧過歸有光一眼,而歸有光也是個心高氣傲之人,自然也不會將這仇鸞放在眼裏。

更何況如今仇鸞為了活命,喬裝改扮,往臉上塗了二斤泥巴。歸有光猛地一看,自然是認不出來了。

“虧你還認得本尚書!”仇鸞鼻子都氣歪了,大叫一聲:“來人,將歸有光這廝拿下!”

旁邊的士卒們都是一愣。

這是啥情況啊?

若不是歸有光率軍救援,眼看自己這一路明軍就要全軍覆沒了,大家在心裏都十分感激歸有光的救命之恩,可怎麽到了仇尚書的嘴裏,歸有光就成了有罪之人了呢?

“仇尚書,我……”歸有光也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所發生的一切。

“哼,你明明見本尚書被韃靼人圍困,居然用兵自重,梭巡不前,以至於此戰之敗,難道你還想狡辯嗎?”仇鸞跳著腳大罵道。

“什……什麽?仇尚書,您清醒點好不好,您這一路才是援軍啊,是你們來救我才對啊!”歸有光隻覺得眼前一陣一陣發黑。

這都是什麽事啊!

雖然早就知道官場之中本來就是顛倒黑白之地,可是沒想到居然到了這個地步啊。

“哼,你這廝冥頑不靈,居然還敢頂撞上官!反了,反了!”仇鸞大叫道。

“沒錯,仇尚書親臨救援,你不早些出兵配合,居然作壁上觀,該當何罪!”士卒堆裏,鑽出來幾個獐頭鼠目之輩,一個個都與仇鸞的模樣差不多。

“本官乃是仇尚書手下大將黃總兵!這一位乃是仇明將軍!”黃總兵等人眼見韃靼人已經離去,趕緊一個個地站了出來。

大家心裏都是明白了,仇尚書此來根本就不是要救歸有光的,而是來要歸有光的命的。

雖然大家見到韃靼人的時候全都怕得要死,可是一旦大明朝的官兵,立時便擺出了長官的架子。

“咱們這些人,在麵對韃靼的騎兵之時,一個個身先士卒,決不搞特殊化!”黃總兵指了指身上的士卒服色,道:“哪像你歸有光,穿的是件什麽衣服,讓諸多士卒同袍在前線打仗,自己卻弄的如同唱戲一般,似這等貪生怕死之輩,就該一刀砍了!”黃總兵一臉諂媚,望著仇鸞說道。

“沒錯沒錯!”仇鸞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這一身裝扮,縱然臉皮絕厚,卻也忍不住臉紅。

好在他臉上都是泥巴,別人也看不出來。

“仇明!”仇鸞使了一個眼色,仇明會意,帶了兩個心腹上前,就要捉拿歸有光。

“且慢,咱們倒要看看,誰敢動歸欽差一根汗毛!”突然之間,歸有光身後湧出了數百明軍來,箭上弦,刀出鞘,將歸有光護在了當中。

這一段時間以來,大家都是有眼睛看到的。

歸有光自從到了紫荊關之後,前後奔走,夙興夜寐,每天都是為紫荊關上下的百姓士卒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