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帝王大業

作品相關 第477章 兩軍對峙

“這個高良惠,怎麽不出戰。”

此時,一個宋軍將領看著黃河對岸的西夏軍隊營壘,然後憤怒地說道。

這個宋軍將領就是孟珙,少年孟珙經過多年的曆練,已經是宋軍中家喻戶曉的少年將領了。

孟珙的父親孟宗政此時正在中原駐守,孟珙之前也隨著趙方攻打中原,後來孫武正被調到長安之後,孟珙所部也被調到了長安城。

孟珙此時就在孫武正身邊,舉著望遠鏡看著黃河對麵的西夏軍隊,他原本認為西夏軍隊調集了四萬騎兵,應該會主動過河和宋軍決戰,但是沒想到高良惠竟然在黃河西岸擺開了陣勢,準備依托黃河和堅城和宋軍作戰。

孫武正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心情也有些沉悶,此時已經進入七月了,天氣真熱,雖然是在河套一帶,但是高溫讓宋軍將士也有些難受,畢竟要穿戴厚重的鎧甲,還有行動作戰,完全沒有春天作戰的舒服。

孫武正之前也已經預想到了高良惠一定會死守,他是文官,雖然不擅長帶兵打仗,但是對兵法還是有理解的,興慶府的有利地位位置,高良惠自然是不會放棄的,誰還會冒著危險過河,和宋軍開戰。

“高良惠這是擺明了不肯出戰,讓咱們一點點地和他消耗,耗上一兩個月,咱們的後勤供應不上,就隻能退兵了。”

孫武正知道現在的宋朝國力,雖然宋軍的戰鬥力提升非常高,但是這是建立在巨大的消耗上麵的,現在舉國上下都在節儉供養軍隊,宋軍雖然打仗過癮,但是巨大的消耗也讓孫武正不敢耽擱太久。

眾人聽了孫武正的話之後,也紛紛露出了凝重之色,此時河東看不到一條船,所有的船隻都被西夏軍隊收繳到對岸去了,如果想要船隻,宋軍隻能從鹽州調運,這還需要數天的時間。

而且渡河是非常危險的,西夏騎兵有四萬,可以在對岸自由機動,隻要發現宋軍渡河,就可以半渡攻擊,騎兵轉眼的功夫就會趕到。

“還有一個辦法,可以破敵。”

此時,就在眾人一陣凝重的時候,孟珙身邊的趙範突然朝著眾人說道。

趙範是趙方的兒子,也在軍隊裏麵,但是他更像一個文官,雖然也是一身鎧甲,但是留在孫武正身邊都是從事一些後勤的事情。

雖然是後勤官員,但是趙範的才能是眾人皆知的,甚至趙昀都非常讚賞趙範,認為趙範有入相之才。

眾人立刻看向趙範,都想聽一聽他有什麽破敵的主意,但是趙範此時突然有些欲言又止,好像有些不方便說。

眾人都非常詫異,不知道趙範怎麽了,還重來沒有看到趙範竟然這樣樣子,於是就看到趙範看向孫武正,臉上有些猶豫。

孫武正也沒有看趙範,依然看著對麵的西夏軍營壘,片刻之後,這才開口說道:“趙將軍是不是打算挖開黃河,水淹興慶府。”

孫武正的話一出,在場的眾人頓時震撼到了,他們從來沒有想到水淹興慶府的主意,但是隨後一想,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如果挖開黃河,可以直接將西夏軍在黃河岸邊的營壘全部淹沒,甚至直接**平興慶府城外的一切防禦,興慶府也將失去抵抗。

趙範點了點頭,但是話鋒隨後就轉移了,接著說道:“我怕朝中百官會彈劾將軍,還有陛下那裏也不知道會不會同意。”

眾人聽了趙範的話,知道其中的緣由,水淹興慶府,一定會造成巨大的傷亡,尤其是裏麵的百姓,一定死傷慘重,加上現在是夏季,很可能讓瘟疫橫行,這種戰法一點執行,那些文官老爺們絕對會彈劾孫武正,到時候就是趙昀都要保不住孫武正了。

眾人此時看向孫武正,這一切都要孫武正的決定,畢竟這樣做對於將領的風險是巨大的,孫武正完全可以否定這個想法,畢竟他已經南下翔慶府,打開了通向興慶府的通道,宋軍就是今天入冬之前攻破不了興慶府,明年依然可以再來。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今年攻破不了,明年再來,那就有繼續興兵,錢糧的耗費可謂是巨大無比的。

孫武正凝視著對岸的西夏營壘,然後看了看腳下的黃河,隨後仰望了一下天空,看著遠處有些陰沉的天空。

“令軍隊全部轉移到高地紮營,調派鹽州的船隻過來,工兵準備火藥,炸開上遊河岸。”

孫武正隨後冷冷地說道,他決定炸開黃河,水淹興慶府,這一戰必須在入秋之後結束,拖延的時間越久,對於宋軍越不利,況且錢糧的消耗實在是太大了。

眾人聽了孫武正的命令之後,頓時吸了一口冷氣,他們知道這樣做的危險,那些文官老爺們就有了借口,到時候一定會給孫武正帶來麻煩的。

但是眾人看到孫武正堅定的表情,就知道一切都已經就是不可挽回了,隨後眾人就開始準備,宋軍也開始移動起來,將營壘全部遷移到了高地,雖然他們準備炸開河西岸,宋軍在東岸,但是還是穩妥起見,駐守在高地。

對於宋軍的到來,河西岸的高良惠也李元吉都已經偵查到了,宋軍在東岸紮下了三座大營,然後就再也沒有動靜了。

這樣高良惠非常高興,如果繼續下去,將會對西夏軍隊越來越有利,隨著僵持的出現,興慶府的軍民就的信心也將恢複,長期的對峙隨宋軍反倒是巨大的消耗。

高良惠非常得意,此時就是李元吉也認為高良惠的戰法奏效了,集中騎兵在河西岸駐守,等到宋軍渡河的時候攻擊,憑借騎兵的優勢機動力,完全可以將宋軍擋在黃河裏麵,就是宋軍渡河了,在後續補給困難的情況下,也河西岸的作戰也將非常艱難,這也給了西夏軍機會。

看到宋軍遲遲沒有動靜,李元吉也非常歡喜,守住了興慶府,他們就是西夏的功臣,甚至高良惠和李元吉都已經商定好給涼州的皇帝李遵頊上書,讓他回到興慶府,宋軍是根本打不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