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何雨柱

第二百零九章 正月花燈(求訂閱)

初二。

早上,兒子閨女都領著媳婦,老公,孩子,一大家子早早就來了。

李媛媛帶著李芳芳倆人直奔廚房。

“爸,我們來了。”

“爸,你在蒸發糕嗎?”

李紅軍點頭:“嗯,你不是最愛吃爸爸蒸的發糕了嘛。”

李媛媛伸手幫著把盆裏泡著的紅棗給清洗幹淨。

“爸,多放點糖發糕才會甜。”

李紅軍忍不住刮了一下閨女鼻子:“少吃點糖,容易得糖尿病。”

李芳芳在一旁噘嘴:“老爸,你偏心了啊。”

李紅軍笑眯眯說道:“明天蒸你愛吃的糖包。”

李芳芳才不買漲呢:“糖包明明大姐也愛吃好吧。”

“小時候,奶奶幾乎天天都給大姐蒸糖包。”

突然,李芳芳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李紅軍也在聽到陳金鳳的時候手上一頓。

“爸,對不起!”

李芳芳內疚的說道:“我說錯話了,不該提奶奶的。”

李紅軍努力的擠出一個笑容:“沒事,你奶奶都走了很久了,爸爸早就釋懷了。”

話雖這樣說,但李紅軍還是忍不住心裏泛苦。

李媛媛拉著李芳芳離開了廚房,把空間留給了他一個人。

“你啊,說話就沒個把門的。”

“大姐,我也不是故意的。”

李紅軍苦笑之後,把發糕放入鍋裏,蓋上鍋蓋。

接著開始攪拌雞蛋液,把蝦仁切碎放在雞蛋液中攪拌均勻,他準備給大家夥蒸雞蛋羹吃。

又做了豬頭肉拍黃瓜,熗拌花生米,熗土豆絲,海帶絲······

做了幾道可口的小涼菜。

吃飯的時候,李紅軍看著狼吞虎咽的眾人,臉上忍不住漏出得意地笑容。

客人喜歡吃你做的菜,這才是對一個廚子最大的褒獎。

“大哥,吃過你做的飯菜,等回到香江之後家裏傭人做的飯菜怕是吃不下去咯。”

“哈哈,那你們就早點退休,把生意交給孩子們,然後回內地來咱們住在一起,哥天天給你做飯吃!”

馮小美也笑道:“你喜歡吃哪個?”

“等你們回香江的時候,讓你哥給你做出來一些,你們帶回去慢慢吃。”

李紅霞笑著之呼這個主意好。

吃著蝦仁雞蛋羹,李紅霞看著至於李媛媛。

感歎道:“媛媛,還記得姑姑跟你搶雞蛋羹吃嘛?”

“怎麽不記得?”

李媛媛也笑道:“小姑你吃的太快,每次我還沒吃幾口你都吃光了。”

孫誌強想起自家之前的四合院,便朝著李紅軍道:“大哥,今天我想去我們孫家的老房子瞧瞧。”

李紅軍:“嗯,吃過飯我帶你們去。”

孫誌強試探道:“大哥,你說我能不能溢價把我們孫家祖宅再買回來?”

“這······”

李紅軍:“就怕人家不願意賣。”

李金銘:“爸,姑,姑父,實在不行咱們就加錢,我覺得買房子就跟談生意一樣,隻要咱們出一個他們心動無法拒絕的價格,還怕他們不賣嗎?”

雖然李金銘這話說的有些裝13,但還真是這個麽理,李紅軍難得的讚了他。

“嗯,金銘說的有道理,這事就交給你辦了!”

“甭管多少錢,隻要他肯賣就行。”

李金銘拍著胸脯保證:“放心,這事就交給我了。”

“我姑的事就是我的事,準保讓我姑滿意。”

李紅霞寵溺的摸了摸,李家長孫金銘的頭:“姑沒白疼你。”

李金銘心裏暗道:不管用什麽手段這房子必須買回來,自己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是姑姑給的,有姑姑在將來這股份誰也奪不走。

更何況,姑姑在老爸的心裏地位可不低,哄得姑姑高興了,老爸還不高看自己一樣,心裏也更傾向於自己。

吃過早飯,孩子們依舊出去遊玩,京城有太多值得去一看的景色了。

李紅軍開車帶著妹妹,妹夫去了孫家之前的老宅。

馮小美等人留在家裏張羅午飯,對於吃,李家其實有些煩惱。

他們家從五十年代到至今的九十年代,從沒為吃的發過愁,要是愁也是因為不知道該吃什麽好了。

馮小美看著雞鴨魚肉,也是忍不住耗著頭發。

“慧珍,雪茹,咱們中午做什麽?”

“你對紅霞熟悉,她喜歡吃什麽?”

馮小美忍不住扶住額頭,犯了難:“紅霞跟媛媛一樣就是個典型的吃貨。”

“幾乎就沒有她不愛吃的。”

徐慧珍:“孩子們不在,中午就六口人吃飯,要不咱們做點清澹的吧。”

陳雪茹接茬:“對,你做的的蒜蓉白菜蒸粉絲就不錯。”

馮小美:“行,再洗點豆芽,切點幹豆腐絲,慧珍你去把水盆裏的蒜苗割了,在炒個三絲。”

“再切盤醬牛肉,炸點肉絲將來個京醬肉絲。”

馮小美準備中午做四個菜,一個湯。

李紅軍這邊帶著妹妹,妹夫已經抵達了大木倉胡同胡同。

“砰砰砰······”

李紅軍敲響了房門。

“誰啊?”

“吱嘎!”伴隨著令人倒牙的聲音,大門開了。

李紅軍笑著把手裏的禮物伸出來:“打擾了。”

“不知道齊大姐在嗎?”

開門的女人跟李紅軍的年紀相彷,看著眼前的陌生人,突聞婆婆一愣。

“我婆婆已經過世好多年了。”

當初的買房子的主戶如果活到現在起碼也八九十歲了。

“是這樣,我們是這房子之前的主人,房子是我們賣給齊大姐的······”

李紅軍解釋了一番,道出了來了。

女人這才徹底打開大門把他們迎進來。

這房子李紅霞一天沒住過,要說有感情也是孫誌強有感情。

三人並沒有過多打擾,瞧了一眼便離開了。

孫誌強看過老宅之後就心心念念的,想要把房子買回來。

李金銘也托人打聽現在這戶主人的情況。

初三。

李金銘決定行動。

因為他已經打探好了消息,這戶主人如今兒女都在國外,隻剩下這個婦人在家。

買房的過程其實很順利。

李金銘提出要買房子的時候,這婦人雖然一愣,但奈何李金銘用遠超市價的價格擺平了她。

鈔能力,就是這麽強大。

當然,李金銘也把自己姑父的事情講了出來。

在情感跟金錢的雙重攻勢下,等房管局上班這房子就重新回到孫誌強的懷抱。

婦人也跟大洋彼岸的孩子聯係了,賣了房子她就去國外養老給兒女帶孩子。

這個消息讓孫誌強吃飯的時候,主動多喝了半斤酒。

嗯,半斤之後又半斤。

他喝多了,不過孫誌強喝多了也不敢耍酒瘋,在李紅霞的嗬斥中孫誌強回去睡覺了。

那呼嚕聲李紅軍關起門來都能聽見。

初五。

今天是吃麵條的日子。

女人們今天成為做飯的主力,和麵,切麵。

李紅軍做了好幾樣鹵。

柿子雞蛋鹵,青椒肉絲鹵,茄子肉丁鹵,香孤豬肉鹵······

總有一款適合你······

“呼嚕呼嚕······”

大家吃著麵條,李紅軍想著還是手擀麵筋道。

李紅霞想起來自家大哥做的排骨豆角燜麵。

“哥,晚上做個排骨豆角燜麵吧。”

“行,你想吃我就做。”

想著家裏幾百斤的魚,李紅軍決定晚上再做個鐵鍋魚。

趁著人多抓緊吃,要不等天暖了,這魚除了做鹹魚就隻能扔了。

李紅軍讓兒子閨女去超市,多買點排骨回來,並且製定要精排。

吃過中午飯,李紅軍醒發了一塊麵。

他準備鐵鍋燉魚的時候,在做幾個花卷。

下午睡了一覺。

醒來後,哄著幾個孫子外孫子在冰麵上抽陀螺,打出溜滑,玩耍了一會兒才開始做完飯。

排骨豆角燜麵,還有鐵鍋燉魚貼花卷,把大家吃的直打飽嗝。

“咯·······”

“不行,吃不動了、”

“每逢過年胖三斤。”

初七。

各單位都已經上班了,孫誌強還有李紅霞開始各部門的跑。

他們要在內地開民營醫院,京城是首選。

退了休的謝秘書給他們建議,讓他們去深圳開民營醫院。

京城的醫療條件太好了,民營醫院很難生存,但深圳就不同了。

九十年代的深圳有著大量的務工人員,並且缺少醫院,在哪裏不僅可以賺錢還能解決務工人員就醫問題。

主要還能得到當地的政策扶持。

孫誌強跟李紅霞一合計,那就等過了正月十五,去深圳考察。

趁著現在這幾天他們把孫家的老宅給過戶回來,雖然哪裏不住人,但房子屬於自己心裏踏實,孫誌強也覺得沒有對不起祖宗。

老觀念告訴他,如果祖宅拿不回來就是對不起父母,祖宗。

李紅軍叫來李金銘,對於買房這件事給予高度讚賞與肯定。

樂得李金銘咧著嘴都快找不到北了。

李紅軍看著得意的兒子,深知他擔不起李氏集團,但礙於李貴的臨終遺言,李金銘是接掌李氏集團的不二人選。

但起碼要有個人幫他,看著他。

自己的大閨女李媛媛就是最好的選擇。

李媛媛有能力,有威望,其他弟妹都服她這個大姐,李紅軍個人從情感的角度講,也更傾向李媛媛。

“金銘,咱們集團在深圳的地皮你選一塊,你姑他們要在深圳開醫院。”

“大哥,地皮就算了。”

孫誌強連忙道:“我們去投資,到時候買地皮肯定有優惠政策。”

“工程到時候讓愛國他們承接,愛國辦事還是很牢靠的。”

李紅霞有些糾結,原本打算在京城開醫院,賺錢的同事還能保障自家親人的健康,一舉兩得的事出現了偏差。

“大哥,要不你跟我們去香江養老吧!”

“不去,我才六十出頭,還沒那麽老吧?”

李紅軍想著自家在香江的別墅:“紅霞,回去把我別墅裏的傭人都解雇了吧,就留給管家看房子,打掃衛生就行。”

李紅霞:“要我看你都解雇了吧,咱們挨著,我讓家裏傭人市場去給你清理一次就行了。”

李紅軍搖頭:“還是留個人吧,咱媽活著的時候,花園裏中的青菜,養的家禽需要人照看。”

“還有遊泳池裏的魚,你們回去就釣出來吃吧。”

當初為了給李貴解悶,遊泳池裏養魚,這樣的奇葩事也就李紅軍做得出來。

好好的花園不養花,中青菜,養雞,也是為了討陳金鳳的歡心。

紮眼,幾天過去。

正月十五到了。

正月十五鬧元宵。

京城也是很熱鬧的,街上人潮洶湧,全都是出門看花燈的。

吃過晚飯,除了李紅軍留在家裏看家,其他人都出去了。

李紅軍為了哄孫子開心,用冰做了幾個簡單的小冰燈,並且把小冰燈掛在牆上,裏麵放上小彩燈。

等大家夥回來,李紅軍開始燒水煮湯圓,炸元宵。

小孩子們一個個的喂著爺爺做的小冰燈。

三世同堂,李紅軍覺得很幸福。

吃著元宵,湯圓,不僅嘴裏甜就連心裏都是甜絲絲的。

以前李貴跟陳金鳳在的時候,是四世同堂。

想喝明天妹妹一家就要出發去深圳了。

李紅軍想起惠州的三角洲島的信息,國內第一個擁有合法產權的私人海島,

海島占地十六公頃,一向以“水清,石奇,沙幼“三絕著稱於南海。

它有“中國的馬爾代夫“之美譽。從廣州出發隻需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車程,這裏沒有冬天,是四季皆宜的親海聖地。

“紅霞,你跟當地打聽一下,惠州的三角洲島,看看當地zf賣不賣,如果賣的話我想買下來。”

“大哥,你怎麽想起來買海島了,國內也賣嗎?不都是國外才賣私人海島嗎?”

“我想退了休之後,給自己找個養老的地方。”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

如今的惠州正處於開發階段,相比此時是有機會的。

“行,我給你問問,到時候咱們把海島建設一下,我跟你一起去島上養老。”

李紅軍叮囑道:“以港商的身份買知道嗎?”

李紅霞撇嘴:“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能不知道麽。”

以港商的身份到時候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實惠,雖然香江就那麽屁大點地方,但不得不承認港商的身份在內地的九十年代還是很吃香的。

有很多慧商政策。

李家兄妹倆吃著元宵,暢想著。

如果海島能買下來到時候開發成旅遊勝地,他們在島上建賓館供遊客使用,建木屋自己住。

到時候把海島隔開,一半對外,一般是私人領地。

曬曬太陽,出海釣魚,吃海鮮······

陽光,沙灘,海浪······

想想都讓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