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對峙與意外!(1)
末了,他圍視一圈,又哀容滿麵的一歎,補充了一句。
“為太皇太後舉喪,用兵實為不吉不孝。傳朕旨意,從即日起,無朕之口諭及詔書,不論京畿內外,各大營、衛、所均不許調動一兵一卒。違令者,以通敵叛國罪論處。”
這一道前麵妥妥的全是例行公事,後麵補充的一句來得甚為蹊蹺,卻也嚴重。從另外一個方麵來說,趙綿澤很明顯提高了警惕,也實實在在地反應了他這個經洪泰帝二十多年悉心培養的新君,一副溫文爾雅的外表下,其實有一副鐵腕政治的心腸。
眾位臣工各有各的任務,紛紛跪拜退下準備治喪之事,隻有趙楷一人留了下來。他恭順地立於丹墀之下,扛手稟報。
“陛下,魏國公府的刺客有眉目了。”
“說!”趙綿澤隻有一個字,神色哀痛。
趙楷看一眼左右,欲言又止。趙綿澤眉頭一皺,抬手擺了擺,等何承安和焦玉等左右侍候之人都退了下去,方才溫軟著嗓子,有禮有節地道,“六叔請說,到底何人所為?”
“回陛下,臣將在魏國公府擒獲的賊人押入大牢,連夜進行了審訊。但臣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口中呼著主公,其實卻是……”趙楷拖著聲音,瞄他一眼,遲疑一瞬才補充道:“……是秦王的人。”
似乎也沒有想到刺客會是趙構的人,趙綿澤略有一些吃驚。
“此話當真?”
趙楷不答反問,“難不成陛下以為是……晉王?”
他這樣反問一國之君,其實有些逾越禮製。但趙楷素來與趙綿澤親厚,又是他的心腹之人,手上帶著一支與趙綿澤身家性命息息相關的大內禁軍,兩個人的關係到了這樣的地步,比之他人確實親厚了許多。
趙綿澤沒有點頭,也沒有反駁,隻是臉色微微一沉,轉了話題。
“六叔,朕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陛下隻管吩咐。”趙楷低下陰沉的眉目。
“太皇太後大行,京師防務尤其重要……”趙綿澤沉著聲音,說了好大一通關於京師防務的事情。就在趙楷以為他真的隻是關心皇都安危之時,他卻眉頭一皺,麵上添上一分說不出來的殺機,寒了聲兒道:“借此機會,設卡清查,昨夜京師可有幼嬰出生?一旦有的嬰孩,全部查實身家父母,一一報來。”
趙楷微微一驚。
“是。”
這一日是洪泰二十七年的七月十九,也是趙樽與夏初七第一個女兒出生的日子。這天晚上,京師發生了許多的大事。
比如建章皇帝前往魏國公府遭到刺客伏擊,差一點殞命於此。比如太皇太後因疾薨於含章殿南殿,宮中一時大亂。又比如,太皇太後大行之後,京師城一片唏噓騷亂,許多個日夜都未消停。長街深巷,酒樓茶肆之中,無一處都活動著禁衛軍的身影。他們目的性不明確,就像炸營一般,到處設卡戒嚴,甚至入宅敲門。
百姓紛紛猜忌,此舉與太皇太後的死因有關。卻無人知曉,個中真正的實因。
據後世不入流的野史學家姒錦記載,自這一晚起,狼與狼之間的殊死較量,再一次掀起了**。乃至延續數年,其慘烈之態,其驚心動魄,令人扼腕長歎。
黑幕下的如花酒肆,燈燭俱滅。
夜風拂過酒肆的後院,飄來一股股清醇的酒香。
酒香過處,那是神鬼俱寂。在那一條耗費了趙樽不少工時的酒窖裏,此時燈火通明,冷風蕭瑟而下,將地下室裏的陰冷與潮濕,合著酒香,添上一抹詭譎異常的氣氛。
寂靜之中,酒窖裏的幾個人謐靜著,沒有吭聲兒。
這時,“吱呀”一聲,地窖的木門拉開了。從台階之上,急匆匆卷下來一人,他身著一襲藏青的袍服,腰上佩刀,一臉凝重之色。
“殿下,幸不辱使命。”
酒窖裏居尊的軟椅上,坐著一個雍容風華的男人。他正是“初當爹”的晉王趙樽。他冷寂著臉,懷裏抱著一個已然熟睡的小嬰兒。小嬰兒臉上的皮膚粉嫩嫩、紅撲撲又皺巴巴,一看便知是剛生出的稚子。而晉王的臉上卻是一種即緊張又緊繃的表情,一雙手臂僵硬著,以至於那個嬰兒不像是被他抱著,卻像是被托著——被他緊緊托著的一件寶貝。
“殺了?”他問。
陳景緩緩走到他麵前,瞄一眼小嬰兒翕動的鼻息,鬆了一口氣,目光方才投注在他冷峻的麵上,再次行禮,語聲肅然。
“是!因了一個不得不殺的理由。”
他先前得到的命令,隻是利用太皇太後讓趙綿澤速速返宮。趙樽在命令裏沒有說“不殺”,但確實也沒有下“殺”的命令。認真說來,陳景的行為算是自作主張。他深知趙樽最討厭這樣的人,目光不免閃爍。
“卑職擅自行動,請殿下降罪!”
趙樽眉頭狠狠一蹙,抬起頭來,巡視著他的臉。
“既然是不得不殺,那殺了便是當殺!”
他這話有些繞口,但陳景卻也聽懂了,殿下並沒有多少責備他的意思。緊繃的心思微微一鬆,他沒再猶豫,從懷裏取出一個東西,單膝跪地,呈了上去。
“請殿下明鑒——”
那是一本線裝的老舊手劄。
手劄上的字體絹秀婉約,一看便知是出自婦人之手。仔細一點說,是出自太皇太後之手。手劄有些厚,涉及的內容很廣。
其中包括張氏與洪泰爺韶華春遇時,那美好且讓她終身難忘的洞房花燭的美好;也包括她第一次親自了結洪泰爺的女人時心裏的緊張與害怕;包括她陷害貢妃早產,讓趙樽的出身顯得“撲朔迷離”,便引起洪泰爺的疑心,神不知鬼不覺地讓六宮眾人視貢妃為洪水猛獸的沾沾自喜;包括她令人模仿貢妃的字體在她私藏的前朝末帝畫像上題詩,讓六歲的趙樽發現,從而引發了那一年的宮闈巨變;包括她挑唆東方阿木爾在東苑刺殺夏初七等等……
一樁樁,一件件。
一件件,一樁樁。
無一處,不是劣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