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把年華贈天下

第590章 狡詐?腹黑!邪惡?反嗤!(2)

校場上,登時響起一陣此起彼伏的抽氣聲。

夏初七幹笑幾聲,道:“錢這東西有什麽用?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哪裏有情分重要?人若死了,錢沒花光,多憋屈?”

聽她這般說話,甲一唇角微微一抽。

她卻不理會,又道:“諸位看清楚,這是不是錢,是不是錢?!”

下麵有人在抽氣中詢問,“這裏有多少錢?夠我們分嗎?”

沈經丙吃驚半晌兒,也沒好氣地問:“你怎可能有這樣多的錢?”

夏初七翹起唇角,嘿嘿一樂,“老子窮得隻剩下錢了。這不過是九牛一毛,先帶回來讓你們見識見識。”

點將台下的眾位將士,不要說普通兵卒,便是好多參將副將們也沒有一次性見過這樣多的金銀珠寶堆在麵前。聽她這樣一講,場下頓時安靜下來,都想聽她的後續。一時無言,隻有火把的光線卷著夜色,煙霧熏出一股子濃重的陰霾,讓人心裏涼颼颼生出詭異。

夏初七冷笑。

看來還是金錢有魅力,也最有說服力。

清了清嗓子,她心疼的瞄了瞄那一堆金銀,繼續正色道:“諸位兄弟,晉王殿下是一個什麽樣的人,金衛軍中的老人都很清楚。奉勸諸位不要聽信小人讒言,給自己帶來禍事。到時候,錢沒撈著,命沒了,就不值當了。”

場下仍是沒有人回應。

夏初七笑吟吟看下去,也不介意。

“實話告訴你們好了,這些銀子是晉王殿下讓我先行拿回來安慰弟兄們的。”

一聽是趙樽,下麵又開始小聲議論起來,可夏初七卻拉長嗓子說了一個“但是”,在他們安靜看來時,繼續道:“但是殿下的銀子不是白給的,隻給自家兄弟,不給小人。現在,願意相信晉王殿下清白的人站在校場左邊,還要跟著去投奔魏國公的人站在校場右邊。中立的人,站中間。”

她先前的話便鬼得很,這一句話,更是怪異。

眾人麵麵相覷,半晌兒,還是沈經丙發問。

“我等為何要聽你的?”

“因為我有辦法完美的解決這個爭端,想來沈將軍也不想軍中血流成河,到時候,帶去給魏國公的隻剩一堆屍體吧?”

沈經丙略驚,“你想怎樣?”

夏初七掃了一眼校場上密密麻麻的人群,難得繃住了臉,聲音卻仍是帶著笑意,“很簡單,相信晉王殿下的,一會兒由我清點金銀,大家平分。要投奔魏國公的,營房大門開著,請便,不送。中立的……”

拖長了嗓子,她邪惡地一笑。

“老子最討厭牆頭草,兩邊倒,通通絞殺。”

她這樣子極是不講理,狂妄又剽悍,別看她柔柔弱弱的樣子,那股子勁倒是極狠,可很明顯,這般說出來,肯定有人不服。

“你憑什麽決定我等的生死?”

“就憑這個——”

夏初七手中火把高高一舉,一陣“哐啷”聲響過,誰也沒有想到,那支新近組建的紅刺特戰隊員先前沒有出聲,如今卻都聽她的。他們整齊排列開來,手上拿的是營中最尖銳的火銃和火炮,架在點將台的兩側,威風八麵,在呼嘯的北風中,將點將台上的夏初七襯得極是英武,仿佛她才是這漠北大營的大將軍王。

眾人驚住,“你敢動武?”

夏初七往場上看了一眼,“對,動武,你們動還是不動?”

隨著她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聲音響過,很快,校場上的保晉派開始有了動作,他們紛紛往校場的左邊移去,並且排列得極是整齊。

可除此之外,再無人動作。

反晉派嘶吼起來,開始慫恿鬧事,“弟兄們,我等大老爺們,為何要聽一個不陰不陽、公母不分的雜種說話?火炮算什麽?咱們不怕死,即便死了,也是大晏的鬼,不能跟著晉王去做北狄韃子的走狗。”

夏初七看著他們吼得厲害,唇角翹得更高,再一次,她高舉起火把來,紅紅的火光把她的臉照得粉嫩清雋了不少,輪廓精致,極是好看。

“既然大家不同意就此散夥,那我其實還有一個更好的主意,可以讓營中兄弟步調一致,更不會傷了彼此和氣。這個辦法叫投票公選。仍是像現下這般,支持晉王的站左邊,投奔魏國公的站右邊,哪一邊人數更多,咱們就聽哪一邊的話。至於點將台上的銀子,同樣也隻分給支持晉王殿下的人,這樣公平公正又合理,大家沒有異議了吧?”

“那中立的呢?”

“中立的就跟隨獲勝的一方行動。實在不願意的,愛走走,愛留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管不了那許多。”

校場上又一次喧嘩起來。

可移動的人,還是隻有保晉派。

夏初七冷笑一聲,加重了聲音,“看來大家都是支持晉王殿下嘛,我看如今右邊根本就沒有幾個人。為了公平起見,限時一炷香的工夫,開始清點人數。”

反晉派的人,在人群裏互相遞著眼色。

他們的人數原本就占優勢,比人數不怕保晉派。雖然他們不樂意聽夏初七的,但此時不動,隻怕被她利用,反倒被她拿捏住話柄,得罪了更多的中立,不好行事。再者,她說的方法確實有理,如此一來,倒省了他們不少的麻煩。

慢慢的,有人開始往右邊移動。

有人開動,速度就快了。

比人數多少的時候,反晉派怎肯示弱?

看著校場上螞蟻一般密集移動的人群,夏初七脊背上都是冷汗,心髒“怦怦”直跳,但麵色一直保持著平靜,隻時不時與幾個保晉派的人交換一下眼神。

一炷香很快,仿若玩點兵遊戲一般,人群從哄亂不堪慢慢趨於平靜。

有一部分人站到了左邊。

有一部分人站到了右邊。

有更多的人,依舊還留在中間。

中立是一種明哲保身的辦法,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移動的腳步慢慢停下了,偌大的校場上,涇渭分明,但乍一看,明顯右邊投奔魏國公的人數多於左邊支持趙樽的。一看這個結果,眾將士小聲的議論起來,但眼睛都不約而同地看向點將台上的夏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