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把年華贈天下

第815章 一步之差!(3)

他們全是北狄人的裝束。

這樣的一行人突然出現在城門口,引起了不少人的觀看。

城門是緊閉的,城牆上一名甲胄森森的校尉大聲低喝。

“站住——!做什麽的?”

最前麵那一個男人並不答話,隻一步一步走近,麵色極冷,灼灼看他。那個校尉嚇了一跳,下意咽了咽唾沫,“你們……到底是何人?”

這一行正是從運河秘密潛入京師的趙樽等人,隨行的便有北狄大將阿古。他抬頭看了一眼城牆上的人,大步上前,用生澀的漢話喊:“你等沒有看見嗎?我們是北狄來使,奉北狄太子哈薩爾之命,請來詢問。我麵前這位,是你們南晏的晉王殿下,你等還不速速打開城門?”

“晉王殿下?”

那個校尉趴下半個身子,見了鬼一般看著趙樽。

他曾經見過趙樽,但隻是遠遠一瞥,並沒有這般近的見過真人,如今看到一個活生生的“死人”站在麵前,他差一點驚懼出聲兒。麵色變了又變,他低下頭來。

“少在這胡說八道,我們的晉王殿下已故去數月!”

阿古冷冷一哼,抹了一把雨水,不客氣地仰著腦袋低吼,“北狄皇帝的國書已呈於貴國皇帝,豈容你一個小小校尉置疑?”

一聽這話,那校尉有些緊張了,疑惑道:“真是晉王殿下?你們……真是北狄使臣?不是說使臣尚未抵京嗎?”

阿古道:“如若不信,打開城門,看我等的勘合。”

他們說得這般斬釘截鐵,那個校尉不敢再遲疑了。可先前金川門守衛有接到上頭的命令,不論發生什麽情況,都不許擅自打開城門。他一個校尉,又如何敢抗命不遵?

委婉了聲音,他道:“你們稍等片刻,我去稟報周將軍知曉。”

城牆上的那一顆腦袋,很快消失了。

不過片刻,還是那名校尉,他又一次出現在城牆上。

“我們周將軍說了,馬上入宮稟報,你們稍等。”

阿古看著那個縮回去的腦袋,抬眸瞪了一眼,又望向邊上的趙樽,低低道,“晉王殿下,你們南晏的人真是不友好,哪裏有這樣的待客之道,人已經到地方了,卻被攔在外麵的?”

冷冷瞥他一眼,趙樽寒著臉,“沒用刀子招呼,已是友善了。”

阿古皺起了眉頭。

先前得知入京的水路和陸路都已經封鎖,他們不得不從江心的官船上跳水上岸,搶了一群南晏兵卒,奪了他們的馬匹,快馬奔到京師。一路上不少的圍追堵截,短短二十來裏路,竟是阻撓不斷,好不容易才趕到這裏,仍然隻是閉門羹。

他是奉命跟隨趙樽來的。

可這一會子,看著死鎖的城門,看著趙樽一張暴雨打濕的冷臉上,那一抹比刀鋒更冷的寒光,阿古不由長長一歎:“我不明白,你為何執意要今夜入京?船隻堵了,城門鎖了,路也封了,一路追殺,他們要取你性命之心,昭然若揭。依我看,與我們的太子殿下一同入京,才是你最安全的辦法。像你這樣過來,完全是自投羅網,把命往人家的刀口上撞。以身犯險的暴露於人前,不是智者所為,更不像你晉王的做派……”

趙樽沒有回答他的話,久久不語。

就在阿古以為他不會回答的時候,他卻突然勾唇。

“她在等我,我不願她多等。”

一陣淒風苦雨籠罩了皇城。

子時二刻,乾清宮裏,趙綿澤麵色蒼白地坐在外殿。

皇帝不能再蘇醒過來的消息,讓整個正殿陷入短暫的沉默。

看了趙綿澤一眼,欽天監監正司馬睿明上前稟道,“皇太孫,陛下在禦景亭受奸人所害,傷重不醒,臣等夜觀天象,確有紫薇隕落,帝星衰敗之象。然,天相獨坐丁酉,是又一代名主上升之象,天意如是也。”

趙綿澤看他一眼,目光微微一凝,並不吭聲,隻望向殿中眾人。呂華銘與謝長晉對視一眼,上前兩步,跪叩道,“殿下,魯興國先前已直言,陛下蘇醒無望。但國不可一日無君,依微臣之意,為穩定朝綱,安民之心,皇太孫殿下宜早登大寶。”

他話剛落,誠國公元鴻疇冷哼一聲,“這些不忠不孝之言,老夫實在不忍聽。呂尚書,陛下染疾,尚未賓天,你半點憂君之心都無,竟讓皇太孫登大寶?豈非是詛咒陛下不能康愈?”

呂華銘老臉一紅,低聲一斥,“誠國公,陛下龍體不康,此事若是傳揚出去,四方小國必定蠢蠢欲動。尤其北狄人狼子野心,若是他們知曉此事,和議是否還能進行?北邊可會再生不安?如果此時國中無君,朝野動**,豈非於國無益?”

“紅口白牙,老夫看,狼子野心的是你!”

“你,血口噴人!”呂華銘罵將回去。

眼看二人就要吵起來,趙綿澤皺起了眉頭。

這時,一直冷眼旁觀的鋪國公東方文軒突然上前道:“諸位,陛下早已放手讓太孫主政,傳位之心天理昭昭,一件名正言順之事而已,怎會有違天道?”

東方文軒向來中立,極少參與朝中黨羽之爭,如今在這一場白熾化的爭論中,他的話極有分量。時人皆講究一個“名正言順”與“天道倫理”,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尤其是一些迂腐的老臣,實際上都是默認了趙綿澤的儲君之位的。如今爭論的焦點,無非是何時繼位而已。

眾人爭執,趙綿澤一雙深邃的眼睛黑沉溫和,一直沒有說話,隻是看著他們討論,一時間,竟是看不透他到底藏的什麽心思。好一會兒,就在眾人為了那個至高之位爭論的時候,他卻不發表任何意見,隻是擺了擺手,冒出一句。

“讓貢妃進去為陛下侍疾吧。其餘妃嬪……讓她們都散了。”

這一句八杆子打不著的話,驚了一殿的人。

他們在為他的事情操心,他似是一點也不操心,隻想著皇帝的安好?趙綿澤一句簡單的話,讓很多老臣暗自點頭。心道:皇太孫果然重孝道也!

乾清宮的外麵,一陣陣哭聲,著實讓人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