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把年華贈天下

第929章 茅友,好巧!(2)

淺淺一眯眸,他隻是點頭,並不與人寒暄。而旁人亦是知曉他的為人,也不覺得尷尬,隻自顧自低頭竊竊私語。在這等待的時候,內侍一個接一個唱名,太後,皇帝,後宮賢,淑,莊,敬,惠五妃,梓月公主,秦王趙構等人也陸續到達了奉天門。

趙構下了馬車,與他的目光在空中一撞,像是有話要說。可他正待上前,又有一輛雙轅的普通馬車從千步廊上緩緩駛過來。

瞄一眼那馬車,趙構停下腳步,趙樽也未上前。

隨著馬車裏一道不輕不重的咳嗽聲起,包括趙綿澤在內的所有人,紛紛向馬車行禮。

“孫兒向皇祖母請安!”

“兒臣向母後請安!”

“臣等恭請太皇太後金安!”

一道道恭順的請安聲裏,馬車裏又一聲咳嗽過去,太皇太後溫和帶笑的麵孔,方才出現在撩開的車簾裏,“皇帝請起,眾位卿家平身。老婆子今日來湊個熱鬧,你們莫要拘禮。”

“謝太皇太後!”

一陣官方正統的虛禮之後,太皇太後並未下車。而因她向來隨和謙遜,旁人亦不懼她,紛紛調頭各自準備祭祀活動去了。看著眾人的忙碌,太皇太後目光溫和地看向了趙樽,朝他點了點頭。

“老十九!”

趙樽抬頭望過去,沒有猶豫,徑直走向馬車。

“母後,你身子可好些了?”

“好多了。”太皇太後慈愛的目光掠過他的臉孔,眸底生出一抹淺淡的疑惑來,“老十九,哀家聽聞你的身子骨不太好,還忘記了一些前塵舊事,心裏一直惦念著。今日回京,雖說是為觀看射柳,實則也是想瞧瞧你。”

這般慈母似的關懷,實在令人動容。

趙樽眼波不變,麵色極為恭順,“勞煩母後掛心了。兒臣屬實是忘記了前塵,但並未當成是壞事。不知,則心靜;不明,則心寬。”

“不知,則心靜,不明,則心寬。”太皇太後重複一遍,輕輕咳嗽著,臉上的皺紋似乎都笑了開來,那一聲歎息裏,也滿是欣慰。

“老十九啊老十九,前塵忘記了,性子還是沒變。豁達通透,不浮於世,這倒是極好,隻是——”停頓一下,她突地一歎,“旁的事哀家都不掛心,就是你這姻緣一波三折,實在……唉!”

趙樽麵帶微笑,似是不以為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幸得有此變故,兒臣方能結識北狄公主,亦是一段緣分,兒臣知足了。”

太皇太後目光一凝。

很快,她別開臉去,在人群裏隨意一掃,瞄見了身著北狄公主服飾的烏仁瀟瀟,“那孩子樣貌瞧上去還不錯,長得怪利落的,隻是不曉得品行如何?”略略一頓,她又道,“唉!若非哀家百病纏身,精力不濟,定要好好替你選兩房婦人過府來侍候,哪裏容得你這樣散慢?二十好幾的人了,不說開枝散葉,連子嗣都未有一個,獨單單一人,讓人操心。”

趙樽隻是聽著,時不時“嗯”一聲,並不答話,一如既往的高冷孤傲。太皇太後習慣了他這般性子,也不以為意,自顧自地訓示了幾句,無奈的笑了笑,話鋒突地一轉。

“皇後怎麽還沒到?”

這樣隨口問出來的話,最容易讓人措手不及。

正常人若是一聽與己息息相關的人,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麵上必然有異,可趙樽淡然冷鷙的麵孔上,卻無半絲波浪,就好像太皇太後嘴裏那個“皇後”,與他並無相幹。若不是親眼見他今兒早上才從夏初七的被窩裏爬出來,估計連老天爺都會相信他的無辜。

“兒臣不知。”

“嗬,皇後原本是要在府中應劫的,可哀家怕她太悶,特地差人傳她過來,陪哀家去東苑散散心,也隨便再替哀家再把把脈……”太皇太後毫不避諱地在趙樽麵前說起與夏初七的“過往”,見他仍然不為所為,嘴角慢慢露出一抹複雜的微笑來。

“老十九,你若真忘了,委實是好事……”

她這話剛說一半,不遠處的祭台邊,便傳來內侍的一聲長唱。

“吉時到!祭天始——”

時下的人,不論做什麽事兒,都得先通告一下“老天爺”,尤其是皇室,更是看重這些禮節,但凡有重大典禮,必定設壇祭祀。不過,有了這一道高唱,趙樽直接便向太皇太後請了辭,走向祭祀的隊伍。

祭祀的桌案上,三畜,三牲,瓜果,菜肴,皆擺放整齊。趙綿澤站在最前,身著一襲隆重的袞冕,領著排列整齊的文武百官、王侯公卿,徐徐麵向祭壇。

禮部司祭的蘭子安高聲唱念,“維洪泰二十七年,歲次甲戌,五月三十,建章皇帝謹遣禮部右侍郎蘭子安致祭於黃帝軒轅氏……”

祭文冗長嚕蘇,禮儀極是繁瑣,但奉天門的每個人都畢恭畢敬,從天子開始,紛紛跪拜叩首,以示對上天的誠意,絕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與之相駁的,是太皇太後。整個奉天門,隻她一人沒有下馬車。

此時,前往東苑的車駕已準備妥當。

祭祀完畢,隻等皇帝登鑾輿,便可出發。

但該到的人都已到齊,車隊就要走了,唯獨不見“皇後娘娘”。人人皆知,這魏國公府的七小姐雖未與建章帝大婚,但卻是欽定皇後,早已冊封,按理她是應當現身的。雖有“天劫”一說,但太皇太後特地請了她,她自是不可再避。

如今時辰到了,她這到底是來,還是不來?

趙綿澤華貴的冕袖微微一擺,站在鑾輿之前,往千步廊的盡頭淡淡一瞥,並未說話。可周圍的人群,卻頓時靜謐下來。

帝後之間的事,無人敢議論,但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一番定論,在這樣的尷尬裏,即便什麽都不說,麵麵相覷一眼,也是心照不宣。

靜默之中,禮部尚書咳一聲,上前跪禮道:“陛下,臣在寅時已派了鳳輦去魏國公府。這個……若不然,臣再差人跑一趟,接皇後娘娘過來?”

趙綿澤沒有回答他,黑眸一轉,望向侍在身邊的何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