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副省長的分工
趙春明直呼王振遠為老王,可見趙春明對王振遠並不大尊敬,不然不會這般隨意,不過王振遠聽了之後並沒有在意,仍然是笑著和關曉凡說話。
關曉凡與趙春明見麵以後,王振遠說道:“春明,曉凡同誌我就交給你了,你給他安排衣食住行吧,曉凡同誌的分工問題,你先與曉凡同誌商議一下,然後就定下來吧。”
趙春明答應下來,關曉凡就跟著他去了省政府,到了省政府之後,趙春明把省政府辦公廳主任叫過來,與關曉凡見了麵,讓他給關曉凡安排衣食住行,省政府辦公廳主任立刻答應下來了。
關曉凡與他見了麵,得知省政府辦公廳主任叫董明華,關曉凡叫他董主任,跟著他先去了自己的辦公室,由於之前晉遠省副省長一職一直缺位,所以關曉凡一來到,便是有了自己的辦公室。
關曉凡坐進了辦公室,董明華對他說道:“關省長,住處現在還沒有收拾好,您就先住在省迎賓館吧,裏麵的條件不錯,比省政府家屬樓還要好,您先住進去吧。”
關曉凡聽到後說道:“好,一切聽從董主任你安排。”
說到最後,關曉凡莞爾一笑,董明華道:“那好,我就這樣安排了,關省長你有什麽要求盡管講,我一切給您安排好。”
董明華說完話之後就走了,關曉凡呆在自己寬大的辦公室裏頭,四處看了看,然後想著下一步該怎麽辦,到了這個地方擔任副省長,他一個親近的人都沒有,雷兵要不要調過來呢?感覺他自己需要一個忠心耿耿的人,所以還是讓雷兵過來吧,和辦公廳講一下,安排一個司機還是很容易的。
剛過來一時還沒有事務可做,王振遠和趙春明兩人召集常委和副省長給他接個風,讓大家認識一下,看到關曉凡這麽年輕,其他的省領導們都是握著他的手微笑著說著話,顯得非常熱情。
到了晚上,他就來到省迎賓館裏頭居住,省迎賓館掩映在一片樹林之中,環境非常優雅,住在這裏頭,確實感到非常不錯。
接下來幾天,關曉凡主要是坐在辦公室裏頭熟悉省裏的情況,還沒有給他分配工作,他沒有辦法負責具體的事務,所以隻能呆在辦公室裏頭熟悉情況。
過了有一周左右,趙春明先找他談話,說要給他分配工作,並且與王振遠書記作了商量,準備把安全生產等方麵的工作交給他來分管。
聽了趙春明的話,關曉凡就表示道:“趙省長,我來到這邊工作全憑您和王書記安排,安排我什麽工作就幹什麽工作。”
趙春明一聽笑道:“那就好,現在有些人幹工作,喜歡挑肥撿瘦,像你這樣不挑不撿的真是不多了。”
關曉凡嗬嗬一笑道:“趙省長,作為一名省部級幹部,這點覺悟還是有的吧?”
趙春明一聽哈哈大笑了起來,和關曉凡談完話之後,省政府召開黨組擴大會議,趙春明主持會議,研究了關曉凡的分工,當然了說是研究其實就是告訴大家,關曉凡要分管這些工作了,而不是讓大家提意見,關曉凡應該不應該分管這些工作。
經過省政府黨組會議研究決定,關曉凡負責安全生產、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外事、民族宗教、住房城鄉建設、房地產及相關服務業等方麵的工作。具體分管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住房建設廳、省外事辦、省煤炭廳、省安監局、省宗教局、省人防辦等部門
大家一看,關曉凡分管的可都是重要部門啊,特別是國土資源這一塊,簡直是一塊大肥肉,此前這塊工作是由前任副省長分管的,而前任副省長因為出了安全事故被調職了,現在關曉凡接手他這一塊,可以說是既是肥差,同時也有著風險。
看著分給自己的工作,關曉凡也是知道他分管的這些工作都是高風險的工作,晉遠省可是煤炭大省,安全事故頻發,而煤炭的利益卻是巨大,這其中要是拿捏不好,那可是要出問題的。
不知道是王振遠和趙春明對自己的信任還是其他什麽原因,居然把這些工作交給他,讓他實在是感到比較難辦啊。
關曉凡猜測他們二人可能有著這方麵的考慮,即是這些工作牽扯的利益巨大,如果用本地人來分管,不容易超脫,現在他從外地調過來,可以超脫一些,工作或許會好幹一些。
省政府黨組會議開過以後,關曉凡就正式接管些工作,一接管工作,前來匯報請示的人員就多了起來。
而他則是要到他分管的部門去調研了解情況,他首先去的部門是省安監局,安全生產工作現在非常重要,前任副省長就是因為安全事故而受到處理的,他剛剛過來,那一定是要抓好安全生產的。
在一名跟他的省政府副秘書長的陪同下,關曉凡來到了省安監局,省安監局局長牛安平出來接待了他。見到牛安平之後,關曉凡與他握了握手,便是到了會議室聽取了牛安平的匯報。
牛安平匯報道:“關省長,自從1212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以後,我們高度重視,采取了有力措施,關停了五十多家小煤炭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我們要確保再不發生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聽了牛安平的匯報,關曉凡問道:“1212特大生產事故調查的怎麽樣了?總結出經驗教訓了沒有?有沒有處理完人?”
牛安平道:“事故調查已經結束,人也處理完了,高副省長還因為此受到了中央處分,同時我們也總結了經驗教訓。”
聽到牛安平這樣說,關曉凡道:“安全生產工作做不好,一方麵是我們有些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淡薄,而另一方麵主要原因則是企業受到利益的驅動,不願意投入資本搞好安全生產工作,在這方麵我們要下大力氣,整頓那些不想在安全生產投入資本的企業。“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