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進軍中亞(上)
已經進入了五月。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新疆土地上,風沙卻沒有因為天氣的炎熱而有所收斂。特別是在純沙漠地區的格勒河北岸。
蒙僖在一接到蒙固的消息,立即就把命令傳回了在酒泉的子戍。子戍也在第一時間接到了指示,可是卻在這時得知自己原本能調動二炮部隊的權限受到了限製。
這個發現讓子戍頓時大驚失色。不過還好,二炮部隊的首長許陽表示,對於打擊入侵的歐洲遠征軍,他們責無旁貸。在格勒河攻擊蒙固軍團的炮群在發出第一次試探性射擊時就已經被蘭州軍區的二炮部隊鎖定。所以當蒙固使用陌刀軍陣徹底擊潰Y軍的同時,拉莫爾本來打算用來攻擊堅城使用的炮團被二炮的一排導彈覆蓋式打擊搞的所剩無幾。
“立即聯係鹹陽!”子戍在酒泉駐地臉色猶豫地下達命令,“同時電告蒙帥,我這邊對二炮部隊的指揮權限受到中華政府限製!”
子戍的這個報告並沒有讓蒙僖吃驚。蒙僖知道,子戍這是在變相的告訴自己,中華政府不知道什麽原因又在限製秦軍的發展了,他希望蒙僖能暫緩軍事行動。可蒙僖知道,戰機這種東西是稍縱即逝的。
“等不得鹹陽和北京方麵的.調解了!”蒙僖看著地圖,喃喃地說了一句。
局麵超出了拉莫爾的預計,也拖.離了蒙僖的計劃。他們兩人都認為兩軍會錯過艾比湖,換一個主場,然後再作戰。事實上,兩人都同時把精河作為誘餌。
可是偏偏戰略方麵很多東西.是相通的。兩個不同時代卻有著同樣戰略眼光的對手把目標都鎖定在了直搗黃龍上麵!
“既然不期而遇了,那就看誰能盡快趕到戰場,掌握.主動權吧!”
現在的局麵是歐洲遠征軍一個Y國軍團肯定被蒙.固的第七軍團擊敗,雖然蒙固的戰報還沒有送過來,不過蒙僖很肯定這一點。但隨之而來的是,蒙固要麵對超過己方數倍的敵軍。如此一來,原本打算繞過艾比湖,決戰在哈薩克斯坦的計劃就要有所改變了。
戰場如棋局,變幻莫測,不是單純的計劃所能掌.控的。行隨勢動。敵變我變。這是任何一個高級統帥所具備的素質。
“命令,蜚蠊獨第.六軍團向北五十裏,進駐絲買提農場,等候時機。
命令,蒙固第七軍團必須堅守三天以上。拿出戰象的氣質,把聯軍給我拖垮在格勒河北岸。
命令,第二軍團徐陵部立即從廣武出發,最遲明日傍晚必須到達烏魯木齊。
命令,第三軍團立即出發,參加格勒河會戰!
命令,第五軍團付旭東部,第四軍團叔孫勝部立即向精河推進,占領之。”
蒙僖簡短的命令幹淨,果斷。傳令兵一頓,行禮:“諾!”轉身就走。
傳令兵可以毫不猶豫地執行命令,蒙山卻是被蒙僖驚住了。
“蒙帥,會戰?在格勒河?”
“嗯!既然敵人已經出動了主力,那就在新疆解決掉他們!”蒙僖冷冷地看著地圖道。
“可是,可是我們如今能調動的隻有三個軍團。您還讓付旭東和叔孫勝繼續攻占精河,這。。。。。。”
蒙山的意思是,第三軍團,第七軍團再加一個第六軍團一共隻有七萬六千人,雖然看蒙僖的意思是要把第二軍團,也就是駐紮在廣武的徐陵軍團也調過來,可即使如此也隻有十萬餘人,可聯軍有二十萬,不,甚至更多!
而且蒙僖的戰法他也不同意。以戰象軍團為誘餌,不斷吸引敵軍去攻擊,然後用第三軍團去救援,再拿蜚蠊獨的騎兵做最後預備隊,這分明是添油戰術!
漫說七萬打二十萬能否打勝,即使勝了那也是慘勝,又有什麽意義?
如果真按照蒙僖的這個打法,隻要歐洲遠征軍將第五軍團團團圍住,圍而不打,幾十萬的軍隊集結起來跟秦軍打防守戰,那時候蒙僖退回烏魯木齊一樣能守住半個新疆,但第七軍團卻是丟定了,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聽完蒙山的話,蒙僖沒有解釋,隻是用更加寒冷的語氣道:“敵如當年六國聯軍,雖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我大秦。可其合縱之約是否牢不可破?令出多門,士卒必定無所適從!軍令不協,何以為戰?
反觀如今我大秦卻是萬眾一心,令出一門,將奮死敢戰,士無不用命。。。。。。
分兵進攻固然犯添油之錯,然敵隻知逡巡而不敢進,又何來其聚眾以抗秦軍之憂?況有蜚蠊將軍襲擾敵軍側翼,我第三軍團攻其正麵,第七軍團騷擾其後,明為我軍是救援,又豈知不是我大秦將之包圍?本帥之目的破敵耳,非盡殲也!”
蒙山恍然大悟。不期然,他想起了那個叫賈誼的“後人”所寫的那篇《過秦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嚐,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頗、趙奢之倫製其兵。嚐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製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
蒙帥這是想效仿故事,以一軍擊敗聯軍,行那“追亡逐北,伏屍百萬,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的壯舉啊!
隻是,如果是如此,那更該調第四,第五軍團也加入會戰,爭取形成優勢兵力,擊潰敵軍才對啊。
七萬VS二十萬與十一萬VS二十萬完全是兩個概念!
可是蒙僖似乎根本沒看見誇張的兵力懸殊比例。一意孤行隻調動三個軍團前去格勒河參加新疆戰爭爆發以來最大的一次會戰。
可不是最大麽。敵我雙方如果加起來,足有五六十萬人!在前期的戰鬥中,要麽是中華軍兵力眾多,敵軍拿不下堅城,隻能轉而攻打兵力薄弱之地。要麽是歐洲遠征軍兵力眾多,輕易就拿下了中華軍駐防的城市。如此大規模的會戰,還是野外會戰簡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即使在戰鬥最激烈的中華腹心地帶也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大規模的冷兵器作戰集群的會戰啊!
七萬打二十萬!想想這個數字,不管蒙僖說的多麽輕鬆,蒙山都是一頭發麻的感覺。
這可不是秦軍剛出關的時候,那時候世界上所有人都被黑金戰甲的威力給震懾了,壓根不知道怎麽對付秦軍!可現在,敵軍連白金戰甲都研製出來了,鬼知道還有什麽秘密武器!
蒙山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事實上,歐洲遠征軍可以說全麵出動了。除了留些後勤兵力在阿拉木圖,幾乎所有一線部隊都被拉莫爾帶入了新疆。前後總數加起來有三十萬人。
不過,由於選擇了品字形的推進方式,所以軍隊的推進跟數量牽扯不上太大關係。最初拉莫爾以為這種推進方式是最穩當的。當哈德利遭受攻擊,哈維德諾的部隊立即就能反應過來前往支援。這讓拉莫爾有過一陣的得意。
可是他顯然高估了西方軍隊麵對秦軍戰陣時的戰鬥力。也低估了秦軍的攻擊力!
等他的大部隊感到格勒河戰場時,恰好看見一群黑衣魔鬼手拿屠刀將身穿白甲的歐洲士兵盡數在陣前斬首---秦軍已經擺好了陣勢與歐洲遠征軍對戰,將一排幾百個俘虜全部在陣前斬首,是秦軍的一種威懾方式!
敗退的哈德利漲紅著眼睛,額角的青筋不受控製地在皮膚下亂跳,眼珠瞪得大大的,嘴大大的張開,那副表情仿佛要活吃了秦軍一般:
“魔鬼,你們這幫魔鬼。。。。。。我大不列顛帝國不會放過你們的,絕對不會!我以上帝之名起誓,我一定要殺光你們,殺光你們!”
由不得哈德利不傷心大罵,死的那些可都是Y軍士兵啊!
那些逃過秦軍攻擊的Y軍士兵都聚集在了哈德利的周圍,看見這個場麵都憋紅了脖子在那跳腳大罵。
裝甲部隊的老分特也赫然在列。他連坦克也沒有開回來,直接xian開頂艙蓋跟著步兵用腳跑的---沒辦法,撤退的時候自己人太多,機械的速度絕對沒有腿快,他的坦克總不能往自己人身上壓吧?!
“你們這幫豬玀,蠢豬,沒有毛的跳蚤,我一定會殺了你們,一定會!”
“上帝會詛咒你們的,你們這些魔鬼,快滾回地獄去吧!”
。。。。。。
不得不說,西方人罵人的技術實在有待提高。翻來覆去就那麽幾個字眼,實在無趣。哪像中華民族,罵一個人可以從七歲罵到七十歲,每個歲數還不帶重樣,即使重樣還能從七十歲跳回三歲再罵一遍,一樣不重樣。。。。。。更有甚者,兩人對罵竟然能維持四個小時以上,據說這還是罵人比賽中的最低記錄。。。。。。
秦軍將士根本聽不懂那些站在重弩射程外大聲嚷嚷的蠻夷到底在說什麽。他們隻是很隨意地卷起衣角,輕輕擦拭著橫刀上的血跡,然後冷然看了一眼已經密密疊疊布陣的敵軍,橫刀入鞘,瀟灑的回轉陣中。
隻留下那些無頭屍體還在漫漫黃沙裏**般**,殷紅的血跡慢慢流淌,滋潤這片幹涸的土地。。。。。。。
“敵軍陣型不嚴整,將軍,何不現在出擊,殺他一陣?”遊騎隊正虻非常激動地對蒙固道。
蒙固搖了搖頭:“不用!蒙帥的軍令到了,我們的任務就是守,磨光敵軍的銳氣。。。。。。傳令,全軍防禦!”
要不還要誇獎現代的通訊技術,後方統帥的命令很快就傳了過來,這要是放在古代,哪有這個可能?!
軍令下達,中軍位置一麵戰旗高高豎起,遊騎隊派出數騎在各個方陣中極速催馬狂奔,大吼:“防禦,全軍防禦!”
“以戰旗為心,三千人為一,槍盾陣在外,重弩在內,遊騎護衛兩翼,列陣!”
隨著蒙固數個軍令的快速下達。秦軍快速的開始變陣。由原來的鋒矢陣快速變成圓盾陣!
不過這個圓盾陣又不像《孫臏兵法》中的“十陣之一”那般團團將主將圍在中心。秦軍此時的戰陣以三千人為一組,組成七個圓陣將蒙固所在的最大圓陣護衛在中間。同時大圓陣與小圓陣之間又留有一條可供兩騎奔跑所用的通道。可以說,這是一個被蒙僖修改過的“圓陣”!
這種陣型有點像龜殼上的紋路,於是又名“玄武陣”,是蒙僖根據圓陣創建出來的。這個陣不似“孫臏十陣”中的圓陣那般幾乎沒有弱點,相反,它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如果麵對的是大規模騎兵,中間那條兩人通道就會成為致命傷,而且這個“玄武陣”將大多數的防禦力都放在了正前方,呈現的是一個不規則的梯形,所以側後也是其弱點之一。
隻是,如今敵軍沒有大規模騎兵,蒙固的身後就是艾比湖,更加沒有後顧之憂。所以這個陣一擺出,更是讓整個秦軍無懈可擊。
幾乎是在同一時刻,歐洲遠征軍的攻擊陣型,雁型陣也已經擺好。
遠遠地站在後麵一個沙丘上的拉莫爾見到這個情況頓時也是驚詫莫名!
“秦軍的布陣速度和效率竟然如此高?!不得不承認,秦人真是冷兵器戰爭的天才!”拉莫爾身邊的一個矮個子老頭讚賞地感歎了一句。
“武田信長閣下,您這話會讓我產生一些不好的聯想。”拉莫爾非常不滿意的用眼睛瞪了這個矮個子老頭一眼,“您是貴國天皇派來協助我軍戰術進攻的參謀,您的話會讓我的士兵對秦軍產生畏懼感的!”
這個叫武田信長的老頭微微一笑,毫不客氣地道:“看看那些隻懂得站在秦軍射程外叫罵的士兵吧,不用我說這些,他們已經開始畏懼秦軍了!”
瞪了這矮個子老頭半天,拉莫爾不得不放下生氣的形象,頗為無奈的承認這個事實:“好吧!武田信長閣下,您贏了!告訴我怎麽破這個陣吧!我需要盡快消滅這支秦軍,然後繼續東進,以便。。。。。。”
沒等拉莫爾說完,武田信長揮手打斷他:“不用跟我說那些戰略布局,我不懂,也不想懂。天皇陛下派我來隻是指導你們的戰術,而不是戰略!”
對於武田信長的不禮貌,拉莫爾隻是撇撇嘴,並沒有反駁。
他知道,這個武田信長是R國忍著中最具輩分的長者,據說他們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神武天皇時代,一直隱藏在暗處,是天皇家族的暗影部隊兼保鏢。
可以說,沒有他們的存在,R國天皇也不可能萬世一係,到如今也沒有改朝換代。
說起這個影子部隊或許大家都不熟悉,但如果提起這個影子部隊裏出來的一個名人,或許隻要對島國有過些許了解的人都會知道---“織田信長”!
R國戰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第六天魔王”其前身就是暗影部隊的高層決策者之一。
而如今,這個武田信長也是暗影部隊的決策者之一。
說起戰陣,中華是東方所有戰陣的鼻祖。早在《孫臏兵法》中就有“十陣”之說,而後的曆代兵法大家都有陣型圖文傳世。但如今,不得不承認,戰陣之法,R國的確走在了中華的前麵。
中華的兵法重視謀略,陣法處在次要的位置,而在日本則受到相當的重視。這是因為,中華的戰爭規模遠比日本為大,在動輒以“良將千員,帶甲十萬”的戰爭中,軍隊統帥主要進行戰略和戰役層的思考,戰術還在其次,同時也因為尊崇儒術,重文輕武,對陣法研究不夠重視;而日本的戰爭多在千人級,軍隊統帥也是戰術指揮員,不能不精研陣法,日本自鐮倉以來一直是武家政權,陣法在曆次戰爭中經受磨練,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不過,島國小民也隻是走在了中華的前麵,卻不是走在秦軍的前麵!
秦軍時代,是冷兵器戰爭走向係統,走向鼎盛的時代。雖然他們沒有形成後期漢唐時期那種嚴密的陣型理論,也沒有達到宋明時代那種對陣型近乎苛刻的係統研究,但他們生於冷兵器戰爭時期,一生都在從事冷兵器戰爭,而且在他們主宰的那個時期完成了亙古未有的偉業---真正意義上的一統天下!
在兩千年後複出,戰爭模式又從新回到他們所熟悉的那一麵,有了中華兩千年戰爭史做鋪墊,對於秦軍來說這簡直就是如虎添翼。若是有了這些,秦軍還對冷兵器戰爭沒有質的飛躍提高,那就簡直有辱“大秦”這兩個字。
----------
在武田信長這個軍陣大家的指導下,聯軍立即進行了變陣。
哈維德諾的部隊繼續保持雁型陣(橫向展開,左右兩翼向前或者向後梯次排列的戰鬥隊形,向前的是“V”字形,就像猿猴的兩臂向前伸出一樣,是一種用來包抄迂回的陣型,但是後方的防禦比較薄弱。而向後的排列的就是倒”V”字形,則是保護兩翼和後方的安全,防止敵人迂回),並且全軍向前推進三步。
哈德利的部隊收縮回至哈德維諾的後方整編,擔任殿後部隊。
F國軍隊兩個師護衛中軍,兩個師在全軍右翼擺出數陣(密集的戰鬥隊形,集中力量進行防禦和進攻)。翼護全軍的右翼,用於防守。
聯軍左翼用YDL兩個師組編成錐形陣(前鋒如錐形的戰鬥隊形,錐形陣必須前鋒尖銳迅速,兩翼堅強有力,可以通過精銳的前鋒在狹窄的正麵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兩翼擴大戰果,是一種強調進攻突破的陣型,錐形陣又叫牡陣)。
整個布陣過程繁瑣而又複雜,不過由於之前訓練有素,加上聯軍原本就是職業的現代軍人,軍事素質過硬,愣是在短短半個小時後就排出了這個大型的雜燴陣型。
這三個陣型任意一種放在古代,都是可以獨當一麵的。畢竟這種陣型對士兵素質和數量都有要求。也就是放在現代,這三個陣型才能準確迅速的展示出來。不過由於這三個陣都是非常龐大複雜的陣勢,所以一擺出來之後聯軍的整個縱麵達到了二十多公裏,攻擊麵更是達到了上百公裏,這麽寬大的一個正麵,即使不攻擊秦軍,放在那裏也夠防止秦軍突圍了。
“唉,還是軍隊不夠,若是夠,完全可以在我軍側後再展布一個鉤形陣,在後翼擺一個玄襄陣,如此這個‘天地無極九轉斬龍陣’才算真正完成了!”
武田信長感慨萬分地道。
這次聯軍推進的速度有些快,所到達的隻有F軍六個師全部兵力,芬蘭哈德維諾的兩個師,YDL穆裏奇奧特裏的兩個師。XBY佩奇的軍隊還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趕到。其餘部隊更是綿延不絕的在路上朝這裏趕來。
集中在這裏的部隊已經有十萬人,而秦軍隻有兩萬餘人。放眼望去,聯軍層層疊疊,無邊無際,仿佛已經遮蔽了整個沙漠,白晃晃的戰甲似乎是地平線的另一個太陽,幾乎將這個深沉的夜也給變成了白晝!
“夠了,夠了!”拉莫爾被這壯觀的景象驚的目瞪口呆,深吸一口氣才恢複過來,“秦軍隻有一個軍團而已,我們,我們這麽大張旗鼓會不會太,太。。。。。。哦,以上帝名義發誓,我們並沒有恃強淩弱,隻是他們違背了上帝的旨意!”
武田信長冷冷地哼了一聲,“拉莫爾元帥,你太高看自己了!”
拉莫爾驚訝地看了一眼武田信長:“武田信長閣下這是何意?”
PS:首先雅格要在這裏給各位書友大大道歉。
由於我前段時間出差,沒有時間更新,所以交給朋友管理。我的存稿隻寫到《第七十七章 不許胡鬧》,結果我那朋友不知道這個情況,也沒有通知我。直接按照順序把第七十七章往後的幾個章節也發上去了。
那幾個章節是我去年構思整個故事的時候寫的一些內容。那些內容有些是符合鹹陽大戰內容的,但很多人物和情節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構思以後都被我舍棄了,比如“馮去疾”,比如“劉敏”,比如“刁明通”。。。。。。可是在這裏卻又重新冒了出來。由此導致整個故事顯得很不連貫。
這是我的失誤。我誠心道歉。並一定會找機會找時間找方法進行補救。不過據說VIP章節的修改很麻煩,所以可能要消耗一些時間。。。。。。這個失誤實在。。。。。。汗。。。。。
其次,非常感謝邪魔。這段時間我沒有在線,書評區都是邪魔進行管理。也很感謝那些一直有支持我的朋友。
實話說,自從上架以來,訂閱一直都很慘淡。不過正像有些朋友告訴我的,他們不想訂閱,有盜版的看就可以了。嗬嗬,對於這點,我也不強求。隻要大家還看我的書我就很開心了。
嗯,那些一直在支持雅格的朋友們,謝謝你們!
真的很感動有你們的一路陪伴!!!
還有,雖然很多朋友不同意第五卷是結束卷,但有些事情不是我能操控的。比如說寫作的進程。這個故事寫到現在,差不多也該結尾了。再不結尾,你們要罵我,我自己也要罵自己。嗯,不過即使結尾,我個人預計也還有近五十萬字吧。
從開書到現在,這本書寫了已經兩年了。我還記得是從2008年的春節開始上傳,這2010年的春節轉眼就來了,想想,嗬嗬,真不敢想象。我竟然完成了兩百萬字的故事。
這個故事當然很不符合很多朋友的口味。甚至有些朋友無盡的謾罵(對於這些朋友,我也不想浪費筆墨再去描述),但我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兩年了!(暫且這麽說吧,因為它肯定會有兩年壽命!我保證!盡管它顯得很營養不良!嗬嗬)
對於當初的承諾也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兩年時間會改變很多,唯一沒有改變的也許就是這本書的初衷---書不止,心不止!
在最後的時間裏,她又是否能真的看見我的努力???
茫然的年月裏我們無盡茫然。現在清晰了,我們是否能讓自己的目光很南方?!
好了,不多說了。碼字去!在這最後的歲月裏,希望大家能陪伴雅格走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