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

第八十八章 遷都風雲(中)

“遷都?”秦旭睜開布滿血絲的眼睛,語氣不善地看著丹陛下的群臣,“為什麽要朕這時候宣布遷都?”

這是秦旭在這十天的時間裏第十次召集群臣。每天一次朝會,秦旭都會出現穩定人心,而丹陛下的文臣越來越疲憊,而武將卻越來越少。

到如今,原本分成兩列,涇渭分明的文臣武將序列已經完全不見---丹陛下,武將已經全部上了城頭,文臣已經事實上“掌握”了阿房宮大殿。

隻是這種“掌握”沒有一個文臣感覺到舒服。

十天的時間裏,城頭的防守戰中,秦旭損失了兩名校尉,十七名郎將,四十六名衛將。秦蟄重傷。

出城進行牽製性野戰以及往龍哲峰輸送兵力以及給養過程中,重騎團中級軍團幾乎全部陣亡,主將犢更是已經背負著三處重傷口在作戰。

三日前,聯軍攻破東門,這次.連楚鎮率領的最後一支預備隊---楚鎮的鎮楚司也上了城頭,秦旭現在手頭上除了幾百名由趙宏帶領的太監軍已經沒有兵力了。

城中糧食已經匱乏之極,原因是.聯軍攻破的東門,是季常存放糧食的一個重要據點,那一場燒死聯軍的大火不但燒起聯軍的怒火,也燒掉了鹹陽城一大部分的存糧。如今原來每家每戶一天一人五斤白米的配置已經縮為三斤,而且如果聯軍再圍個十天,恐怕要縮為一天一人一斤了。

讓人更加操心的是,如今鹹陽.和白虎口的援軍至今也沒能恢複無線通訊。楚鎮告訴秦旭,外圍的聯絡已經恢複了,但是在鹹陽方圓五百裏的地方依舊沒有任何無線網絡。估計是聯軍安置了信號幹擾器。所以現在白虎口與鹹陽的聯係隻能依kao信鴿來傳遞。這種方式在習慣了現代通訊的秦旭眼裏實在難受。

為了整個鹹陽,連重病在床的秦節都常常抱病上.陣,秦旭也已經十天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一天的休息時間加起來不過三個小時。每天單單巡城安定人心就要花掉大半的時間。本來已經萬分焦慮的秦旭突然聽見今天的朝會上竟然有人提出“遷都”的建議,都有點忍不住火氣了!

“陛下,遷都之議乃我等群臣商議後的結果。”終黎佐.天也撐著一對熊貓眼站出隊列道:“臣等認為,遷都有利在三。忠武王已進軍中亞,拿下黔首郡,以忠武王之才,想必不日即可平定黔首郡局勢,我大秦終究是客居於此,若是立國都於此大為不便。此其一。

其二,陛下此時宣布遷都正可符合與中華政府.之盟約,讓其對我大秦釋心。今早協派兵力來解圍。

至於其三嘛,如.果陛下下令遷都,那鹹陽則為舊都,與雍城可並為我大秦大秦兩大故都。所象征之意義自然大不一樣。”

秦旭這才聽明白。終黎佐天這是告訴自己,遷都隻是一個名義。如果宣布遷都,那麽鹹陽對大秦的地位在書麵上就可以下降,不會關係到大秦的國本問題。同時這樣可以明確告訴中華政府,自己無意染指中華江山,那麽中華政府可以放心的派兵前來解圍。而且,如果秦旭宣布遷都,那秦軍現在突圍也可以有另一種說法解釋。盡管這種解釋隻是自欺欺人的說法。

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算是古人的一種鴕鳥心態吧。

秦旭皺著眉頭聽完,並沒有馬上表態。當了這麽久的皇帝,秦旭越來越不喜歡把事情立即做出決定。很多時候他都是不發一言,讓群臣把話先說完,之後他在仔細思考後方才會說出一兩句話讓群臣自己去領悟。除非必要,秦旭不會再如以前那樣把所有事情說得絕對。

比如那句“不要降兵,不要俘虜,一旦對地,殺無赦!”這話配合上“敢犯大秦天威者,雖遠必誅。”雖然氣勢雄渾,讓人一聽就熱血沸騰,但卻是一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話。

如今聯軍與秦軍作戰都是死拚到底,為此秦軍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都是人,並不是穿上了黑金戰甲就等於把內褲外穿,聯軍會死,秦軍也會死。

往往聯軍陣亡三人才能換取一名秦軍士兵的生命,但是聯軍耗得起,秦軍卻不行。

這時的城防,秦旭已經開始大規模征召城中的青壯。還把那些曾經退役的秦兵也給征召上,以一帶一的模式迅速讓這些現代人快速融入殘酷的冷兵器城防戰中。

“臣附議!”

季常見秦旭久久不語,以為秦旭不同意,忙也站出來道。

“臣等附議!”

所有大臣也都站了出來道。

這不是逼宮,而是從大秦的大局考慮來討論問題。秦旭沒理由不同意的。

秦旭微閉著雙眼,額前的琉玨一絲晃動也沒有。不得不說現在的秦旭,養氣功夫真的很好。半晌,秦旭才緩緩睜開眼,低沉著嗓子道:“遷都一事,牽扯重大,容朕思考一番。不過,季愛卿,城中百姓數百萬,能否第一時間轉移?終黎愛卿,帶甲之士匱乏,城中青壯可否再抽調?抽調多少為底線?征召的士兵是否有足夠的甲胄裝備?若是遷都,會有多大阻力?這些都是要諸位愛卿好好商議的。畢竟,這城中數百萬百姓是我大秦崛起於世界的根本,萬萬不能有失。卿等可明白?!”

終黎佐天和季常都是一愣。這等於秦旭變相的告訴他們,他同意遷都,隻是這城中數百萬百姓也不能丟,要他們想出一個合適的辦法來保護百姓的安全。如果能想出來好的法子,秦旭會同意下詔遷都。

秦旭要讓大秦重新屹立,中華是秦旭唯一所能依賴的後方。在往後的征服歲月裏,秦旭還要將過剩的中華人口都遷移到西方去,這是計劃中的一環,不能改變。可如果今日因為自己遷都,突圍出去卻落下了鹹陽的數百萬百姓,這事一旦發生,中華十幾億人立即會與大秦離心離德,之前解首都之圍,保住中華半壁江山所積攢下來的一切威望都會成為一場空。秦旭當然不能這樣。大秦也不能這樣。

“臣等明白!”

終黎佐天和季常都對望一眼,無奈地道。

這時,一名太監突然急匆匆地從大殿側沿路上奔來。腳步輕盈,沒有半點聲響。隻是如今大殿早已空落落的,他的腳步再輕,也不能掩蓋身影。所有人的眼光一下都看向了他。

“陛下,夷狄首領有書信一封呈遞吾皇!”

秦旭一怔,頭頂皇冠上的琉玨也晃動了一下。

“遞上來!”

“諾!”

趙宏忙輕步上前接過書信遞到秦旭的案上。

這是一封沒有信封,隻是一張白紙簡單折成方形的信件。

一打開,一筆雄勁大氣的字體出現在秦旭眼前。

“恭問大秦三是皇帝陛下安:陛下與我方的戰鬥已經進行了十天,傷亡都有目共睹。我的孩子們在流血,而貴軍將士也在不斷消耗珍貴的生命。我以上帝之名發誓,這種慘劇是我國以及我本人最不願意看見的。所以,我向尊敬的大秦三世皇帝陛下做出如下建議:

一,貴軍與我軍立即停止戰爭行為。

二,貴軍派出代表與我軍就雙方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磋商。

三,我軍願意撤到二十裏亭以展示這次建議的誠意,也希望尊敬的皇帝陛下能命令貴軍撤離到方夢雲澤等地,不要再攻擊白虎口。

以上。敬等佳音。

聯軍統帥:羅文斯德曼

大秦曆昭武元年五月二十一日”

看完信,秦旭緩緩折好,半晌沒有說話。

這封信是兩軍交戰以來,羅文斯德曼最謙恭的一次對話。雖然他是以書麵形式出現的。之前的兩次的城牆會見,羅文斯德曼都是一副戰勝者的姿態麵對秦旭。雖然言語中沒有一個詞語侮辱過秦旭,但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還是讓人能感覺到他對秦旭的輕視。

但這封信卻完全改變了這種態度。

首先它的敬稱是“大秦三是皇帝陛下”,不再是“大秦皇帝”。其次,它的落款采用的是大秦曆,而不是西元曆法。最重要的是,信中說會退兵十裏,給雙方空出一個空間,而且顯然聯軍打算親自先做到這點。誠意不言自明。

如此謙恭的姿態出現在秦旭眼前,不得不說,秦旭的心裏突然一陣輕鬆和興奮。

羅文斯德曼肯放低姿態,那說明這場該死的戰爭也許真的快結束了。雙方都在拚意誌力。鹹陽城內的糧草快撐不下去了,而聯軍又何嚐不是?

鹹陽郊外的農場牧場早在備戰階段就被季常下令收割的差不多,而戰馬大量的戰馬也該裝備給部隊了,即使有剩餘的戰馬也絕對不夠幾十萬人連續吃十天的。聯軍從榆林一路奔殺,估計壓縮食品早已消耗不少。西安他們又沒能拿下,自然無從補充。kao著那些搶劫來的食物終究是撐不了太久的。

糧草的匱乏也許是羅文斯德曼想要和談的一個原因,而更大的原因恐怕是昨夜剛剛趕到的大秦龍驤軍!

大秦第一軍團龍驤軍的回援代表圍攻白虎口的秦軍增加到了九萬。這個數字是聯軍所能承受的極限---聯軍此時所剩的軍隊不到十一萬了!大量的傷兵,無數的屍體已經讓羅文斯德曼無比頹喪,若不是忌憚著秦旭那句“不要降兵,不要俘虜,一旦對敵,殺無赦”的誓言,估計現在聯軍早就投降了。

這些情況,秦旭是根據推測出來的。十天的戰鬥,秦軍死傷共兩萬七千人,幾乎是一個軍團都打沒了。而聯軍,傷亡數字絕對要高出秦軍兩倍。在加上一路從榆林戰鬥下來的傷亡,差不多就是這麽多人了。

秦旭歎了口氣。終黎佐天和季常早就等煩了,又不能表示出來,聽見秦旭歎氣,以為聯軍又在信中刺激了他,都忍不住縮了縮脖子。

“諸位愛卿,羅文斯德曼決定於我軍和談了,你們看如何啊?”

說完秦旭把信交給趙宏,趙宏會意,把信交到了終黎佐天等人手中。

等終黎佐天等人傳閱完,所有人頓時都一片驚喜之色。

馮四郎站出列道:“太好了,陛下,這都是陛下天威無敵,敵軍膽寒了,如此但可出城與之談判。臣願領此職,拚了這身皮也定解鹹陽之圍!”

白冥良也出列道:“臣也願出使敵軍,助陛下解我鹹陽之圍!”

“臣願去。。。。。。”

“臣願去。。。。。。”

聯軍示弱了,那就是說去和聯軍談判不會有生命危險。這沒危險又能得到解鹹陽之圍的千古美名之事誰不願意幹?一時間,大殿之上群情洶湧,都開始爭著要去談判。

唯有季常和終黎佐天不發一言。

秦旭沒有理會那些嚷嚷的眾人,而是看向了季常和終黎佐天,淡淡地道:“季愛卿,終黎愛卿,你們以為如何啊?”

季常一抬頭,恭敬道:“陛下,臣以為,不能談!”

馮四郎一愣。白冥良等官員也都是一愣。

終黎佐天也在這時行禮道:“陛下,臣也認為,此時不宜與敵軍議和!”

秦旭還以為沒有明白人,看來終黎佐天和季常不愧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嗯,說說原因!”秦旭還是淡淡的語氣。

季常一挺胸膛,激昂道:“大秦與敵軍已經是水火不容。不說這鹹陽之戰,單單是黔首郡之戰就已經觸動了敵軍的最**神經!忠武王拿下黔首郡後必定繼續西征,那時與敵軍依舊是不死不休之局麵,這時與敵軍議和無異於縱虎歸山放龍人海,萬萬不可。”

終黎佐天也站出來道:“況且,世人皆知我大秦誓死守衛鹹陽,也皆知聯軍兵臨鹹陽城下,不管最後的談判結果如何,談判的結果是否有利於我大秦,世人皆會認為我大秦是和敵軍簽訂了城下之盟。如此一來,我大秦還有何臉麵繼續屹立,談何崛起?

議和非是不可,然不能在此刻。要談,等黃斌黃大夫帶兵入鹹陽之後再談吧,他是鴻臚寺卿,談判正是他的職責!”

話說到這,馮四郎和白冥良等人才醒悟過來。對哦,大秦能走到現在,完全kao的就是不畏一切,殺伐果斷的形象。還有遇到任何困難都能解決的無限暴力。如果現在和敵軍談判,即使談成了,那解鹹陽之圍的美名是別想了,不落個賣國賊的稱呼就算是祖宗積德啦!

一時間,眾人無聲了。

秦旭冷目一掃,嘴角含笑,站起身一甩長袖,道:“不錯,朕不要城下之盟,大秦更不能簽城下之盟。如今不是我大秦乞求和談,而是他羅文斯德曼想要退卻。哼,難道我大秦就到了讓敵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步嗎?

馮四郎。。。。。。。”

馮四郎一愣,忙道:“臣在!”

“立即著手寫一封回信,讓人送出城去。記住,告訴羅文斯德曼,現在不是他包圍鹹陽,而是我大秦數十萬雄師將他團團圍住。若想活命,放下武器投降,朕或許會饒其一命!”

“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有人立即開始山呼萬歲。

秦旭許諾可能會饒羅文斯德曼一命,但所有人,不管敵人還是自己人,都不會認為秦旭這句話會兌現。

一萬多投降的聯軍都會被秦旭一把火燒的屍骨無存,更別說這個將秦旭逼的如此狼狽的羅文斯德曼了。

-------

秦旭的回信很快就傳到了羅文斯德曼手中。

不過,羅文斯德曼可看不懂。是臼毒念給他聽的。之前的那封信也是臼毒替他寫的。

在聽見這封信之前,羅文斯德曼一直為自己對中華古文有深刻了解而感到欣慰和開心,但是聽完這封信之後,羅文斯德曼深深懊悔自己為什麽懂的中華古文。

這是一篇馮四郎為挽回自己在秦旭心目中的形象而精心炮製的回信,不過這回信怎麽看都像一篇戰鬥檄文!

“自古帝王臨禦天下,皆中國居內以製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製天下也。自中華偏師複故土以來,諸夷以北,以東,以西,以南入侵中華,四海以內,炎黃子孫,莫不奮起反抗,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此際中華天下政體泰然,物阜民豐,足以綱維天下,然自是以後,夷狄欲壞綱常,亂我江山。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禮儀者禦世之大防,若諸夷者如彼之殘暴,豈可為訓於天下後世哉! 至昔年哉,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此誠繆天下之大不韙也。

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再立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今一紀於茲,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 朕本大秦天子,秦哉,祖龍之世也。不敢妄論當今中原由誰主沉浮,卻弊言天下之主非爾等諸夷。

今因天下大亂,眾望所歸,恭承天命,罔敢自安,遣兵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複大秦官之威儀。慮民人未知,反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猶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朕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今爾等諸夷困於我大秦十萬雄師之鐵臂牢籠之內,何言妄遣使者議和之言?若朕有聞之心,豈不寒我將心,弱我將膽。致使小醜高漲,介士無名也哉?!有聞金石釜泣,無以天道紊亂。嚐以十萬之眾,可滅爾等百萬蟻兵。如所聞,竊以為弱。何不棄械以歸我大秦正道,唯朕乃天子,萬民之天子。若有誠心悔過者,朕既往不咎,待之如我大秦子民。 大道天下,唯秦是正。檄文至今,布告下天,鹹使聞知。”

一篇回信,馮四郎能寫成戰鬥檄文,也著實不易。臼毒原本就是一個讀書人,而這戰鬥檄文寫的著實讓他著迷,不禁讀的搖頭晃腦,恨不得拍手符合。

直到念完才發現羅文斯德曼的眼神已經可以殺人。這篇回信檄文裏,不但把羅文斯德曼等國的聯軍罵的一無是處,還評價了他們現在的狀況,又點出他們的弱點,已經又一次說同意他們投降。

這簡直就是侮辱聯軍的智商。

自李平被羅文斯德曼囚禁之後,整個聯軍的戰鬥力就一直無法有效的提升。菟裘慎隻是一個將才,卻不是帥才,無法統禦一支十數萬人的大部隊接連作戰。而臼毒更隻是一個幕僚,在菟裘府中搞搞陰謀好像還行,但是要參與這麽大規模的布局謀劃,他的氣量就顯得不足了。

直到這個時候,羅文斯德曼才開始真正後悔,當初攻破東門的時候為什麽要這麽急著得罪了李平。如今自己已經顯lou了要把李平除掉的動向,想必李平已經不會再誠心誠意幫自己了。即使李平有好的建議,羅文斯德曼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詢問。

這時,楊天宇突然走進了會議室,俯身在羅文斯德曼耳邊低聲說了一句什麽。

羅文斯德曼驚訝出聲:“真的?”

楊天宇嚴肅地道:“我以上帝的名義發誓是真的。方才那個田中小路和弗陸奧維奇真的去見了李平,兩人在地牢裏和李平待了至少有五分鍾,後來古蘭德諾將軍帶人趕到,他們才出來。”

聽見這話,羅文斯德曼這才想起來,弗陸奧維奇和田中小路已經兩天沒有來過自己這裏。每次開會都隻有法蘭德和查理到場。莫非這其中真有什麽貓膩?

想到這裏,羅文斯德曼坐不住了。

“臼先生,這封信先不要傳出去。留著吧!唉,你們東方人罵人的水平真是高,不帶一個髒字卻把我罵的暈頭轉向了。。。。。。嗯,我還有些事情要去處理。”

臼毒鄙視地看了一眼成為羅文斯德曼狗腿的楊天宇,自己卻掐媚地點頭:“嗯,明白明白。我先下去了。將軍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