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北方四島
在曆史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遷都都將是舉國的大事。讚同者有,反對者也不會缺。
但是秦旭這次的遷都詔書(《雙都詔》)卻奇怪地沒有引起任何的震動。
隻有馮四郎提出了一些修正意見外,滿朝文武都非常愉快地接受了秦旭的這個詔令。
這當然首先要歸功於秦旭如今的威望達到了頂峰。沒有人敢拂逆秦旭的意願。連威武王極力的反對的紫宸殿,也在最後秦旭的堅持下破土動工了。當然,為了顧及到秦節的麵子,秦旭並不是在鹹陽建造紫宸殿,而是在騰水(阿斯塔納)。
騰水是原哈薩克斯坦的舊都。實話說,選取的位置不是很符合秦帝國的要求。因為騰水的唯一天險是麵朝東的。就是說,一直以來哈薩克斯坦都不擔心來自西方的攻擊,反而防備著東方的敵人。
所以對騰水的選址,秦旭保.持了慎重態度。原阿斯塔納改名為騰水市,在騰水市郊外模仿鹹陽重新建造一座新城,與騰水市連為一體。形成一個古今合一的新都市。同時,騰水市西麵是一個寬大的湖泊,正好用於建造一個的臨水防禦體係。
當然,遷都不是一份詔書就能搞.定的。都城的修建更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的。秦旭的遷都詔書雖然發出,但是真正要遷都過去恐怕要明年。
現在騰水的建設已經動工,建.設費用自然不用再由季氏集團承擔。
《秦法》中的刑罰裏有一個“城旦”,這就是專門的勞役.刑罰。中亞三國那麽多造反者,蒙僖把他們抓住之後全部罰做勞役,然後再行決定是否處決。而秦旭發布命令,如果表現好可以免除刑罰,轉為裔民。
秦人的建造技術通過一個長城和直道已經可以.窺見一般。所以修建方麵秦旭一點都不擔心。
群臣和那些新秦居民不反對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大秦所處的境地。
雖然中華政府.已經默認了大秦帝國的存在。但默認始終是默認,並沒有正式公開的承認。在這點上,中華政府無法做到像伊朗等國那樣灑拖。秦旭又不願意與中華政府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事實上,中華政府如今的所作所為絕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形象,如果大秦揮兵東征,全國人民不一定就會站在大秦這邊---所以,大秦的臣民都感覺自己的身份有些尷尬。遷都無疑是最好的逃避方式。
於是,忙碌的遷都工作開始展開。
在忙完這些以後,秦旭才開始正視東北局勢。
不過這已經是昭武元年八月一日了。東北局勢又發生了一連串的變幻。
--------------
昭武元年七月十五日。
E軍一萬多人發動了遭受國土入侵以來的第一次反攻。可是這次反攻卻是以無比慘烈的代價作為收尾。
長期盤踞北方的俄羅斯人又一次領教了叢林戰的威力。先期進入樹林妄圖剿滅中華軍的兩千名E軍竟然隻有六百多人傷痕累累的逃了出來---中華軍這三千人是誘餌!
這點已經確認無疑。但是就這麽結束圍攻是任何一個將領不能接受的事情。主導這次攻擊的科布利姆也一樣。
“他們既然不出來,那就讓這座森林給他們陪葬吧!”科布利姆冷酷地道。
一個裝甲師的炮火開始傾瀉到這片叢林中,而且多為燃燒彈。整整上萬噸炸藥將整個森林都xian了個兒。森林開始熊熊燃燒起來。滾滾濃煙遮天蔽日。連在森林外的E軍都感受到了那逼人的熱浪。
中華軍終於被迫衝出了森林。可是零散衝出的人卻被科布利姆一一剿殺。直到一個三百多人的隊伍一起衝出來時,科布利姆才真正領教了什麽是中華軍的戰鬥。
三百人組成的鐵甲陣讓科布利姆的步兵攻擊毫無辦法。
原本科布利姆還想再拿步兵衝上去好好和中華軍會會,借此鍛煉部隊,可就在這時通訊兵突然急匆匆地趕來告訴科布利姆,中華軍突然從各個陣地大規模的出動。連大秦的鐵騎也已經越過國境,沿著剛剛修複的土路疾馳。
“他們不是來救援的,他們的目的是達斯帕斯克達尼亞!”通訊兵焦急地道:“廖愛夫元帥命令我們快速回援!”
科布利姆無奈地下令:“炮火覆蓋,徹底消滅那股敵軍!”
三百人的中華軍鐵甲陣瞬間被淩厲的炮火撕裂。遍地的碎屍讓人對大炮這個戰爭之神重新燃起了信心。
“有了大炮,我們應該不會畏懼那些恐怖的魔鬼了!”
很多E軍士兵都在心底給自己這樣打氣。
可是幻想是美好的,結局卻是殘酷的。
科布利姆趕回烏蘇裏斯克時,中華軍也堪堪趕到。於是科布利姆來不及退回城裏就和中華軍碰上了。在科布利姆外的額勒柯基河東岸兩軍進行了遭遇戰。
這一戰從下午四點打到了夜間九點,雙方互有傷亡。E軍的空軍和中華軍又開始了不斷的來回廝殺。
在這樣的戰場上,坦克裝甲車不能用於衝鋒陷陣,所以隻能當移動炮台使用。科布利姆不停的布置裝甲師的攻擊位置,每當中華軍使用大規模的鐵甲軍陣時科布利姆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發動炮火覆蓋摧毀中華軍的鐵甲軍陣。
E軍可以算是半渡而擊,中華軍卻是真正的英勇頑強,死戰不退。雙方僵持在了額勒柯基河。單從傷亡人數看,中華軍無疑是處於劣勢。
長達五個小時的作戰,中華軍通過添油戰法不斷從西岸往東岸調兵,浮橋被毀壞五次,修複了六次,士兵陣亡人數達到了三千。而到今為止,E軍隻陣亡了一千餘人。根本不能相比。
額勒柯基河的水流本就不大。五個小時的激戰頓時讓整個河水都變成了血紅色。
月漸上頭,銀白色的月光照耀下,蕩漾的河水中竟然浮現著一層詭異的橘紅。
起霧了,連霧氣仿佛都是紅的。
四千多條生命的洗禮,讓這條原本並不出名的河流頓時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按理說,五個小時的奔波,大秦的鐵騎軍團早就應該趕到了。但是卻不知為什麽,到現在秦騎兵也沒有參戰。
看著前方炮聲隆隆,殺聲震天的戰場,站在烏蘇裏斯克內,拿著望遠鏡看的廖愛夫焦慮憂心不已。
他很擔心那支秦騎兵。如今大霧漫天,能見度不足十米。若是讓秦騎兵突然殺出,會對此時已經膠著的戰鬥產生什麽連鎖反應,廖愛夫都不敢想象。
但是他又不敢讓科布利姆撤下來。
科布利姆是他從哈爾濱帶回來的心腹,更是一員難得的戰術奇才。對戰場有著天生的敏銳直覺。而且對冷兵器戰爭有著極高的天賦,李平在訓練E軍的時候就曾經非常震驚地稱讚過他。害的羅文斯德曼曾數次想向廖愛夫“借”這個戰術奇才。
如果這個時候讓科布利姆撤下來,很有可能導致大潰敗。而且,即使撤下來,烏蘇裏斯克市內僅還有一萬人的駐軍,恐怕打巷戰也未必能守住達斯帕斯克達尼亞。
“元帥閣下,不如再調派援軍過來吧?M,Y,R三國的軍隊都已經到達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了!”副官也焦急地建議道。
廖愛夫沉吟了半晌,才緩緩道:“好吧。在從符拉迪沃斯托克抽調兩個師過來。還有,連線R國穀田塍鎮閣下,就說我會在明日抽調南千葉群島的駐軍迎戰中華,請他們的軍隊入駐吧!”
“啊?”記錄命令記錄到一半的副官突然愣了。
請R國軍隊入駐南千葉群島,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
南千葉群島,R國稱北方四島,是指位於R國北海道東北的齒舞,色丹,國後,擇捉四島。這四島原為R國領土。二戰R國戰敗後為E國所占領。這北方四島一直是RE的**問題。而今,廖愛夫竟然主動提出讓R軍進駐,這等於變相同意了歸還R國北方四島的請求啊。
“元帥閣下,這,這沒有接到國會和總統的命令,就這樣讓出南千葉群島,這。。。。。。”副官猶豫地選擇措辭。
邀請R國進駐南千葉群島意味著什麽,廖愛夫自然清楚。但是他已經沒得選擇了。
在表麵上看來,似乎E軍在海參崴的力量還挺強。但是廖愛夫自己心裏清楚。如今的E軍已經不是當初的E軍。就算有了M,Y兩國軍隊的協助,合三國之力想要保住海參崴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因為接連的數場大敗已經把E,M,Y三國的軍隊打的軍心士氣全無。若不是軍令的強製壓服和現代軍人對軍隊,對國家的忠誠,三國的軍隊沒準早就潰散了。
而在支援海參崴的各個國家中,唯有R國的軍隊有著和中華一樣瘋狂的勁頭。也唯有R國的軍隊沒有受到接連戰敗的影響。特別是R國天皇重新執掌大權,組建陸海空三軍,全國人民的士氣簡直沸騰到了極點。
西方各國支援海參崴,R國也派出了援軍,但是卻僅有象征性的一個軍團。要知道,現在在仁武天皇的指揮下,擁有一億五千萬人口的R國已經組建出了近一百五十萬軍隊,雖然大部分軍隊還在訓練中,但能拿得出手的絕對不會隻有區區一個軍團。這是仁武天皇在向E國施壓呀!
仁武天皇剛剛執政,就突破了西方數國在二戰結束後強加到R國身上的各種軍備限製條約,這無疑對國民士氣起到了極大的鼓舞作用。而如果在這個時候,仁武天皇還能收回一直讓R國國民視為恥辱的北方四島,那他的威望無疑會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對於仁武天皇的這點心思,廖愛夫自然明白。而E國國內是不會同意歸還北方四島的。若是不是中華軍如今咄咄逼人的態勢,廖愛夫也不打算給那些東洋小矮子讓步。但是在北方四島和海參崴之間,還是海參崴這個天然的不凍軍港來的重要。
“不用說了,若是有什麽後果,我自己會去向總統解釋!”廖愛夫淡淡地道:“順便通知穀田塍鎮閣下,讓他轉告仁武天皇陛下,希望R國能再調派至少三個軍團支援海參崴。”
副官知道,這是廖愛夫決定犧牲自己軍人的榮譽來換取海參崴港口的不失啊。不管海參崴會不會失守,但廖愛夫今天讓R國軍隊進駐北方四島的行為注定讓廖愛夫一生都要背負著“賣國賊”的稱呼。
副官沒有再過多的勸說什麽,他知道,這是如今最好的選擇。
“是!元帥閣下!”副官眼角含淚,朝廖愛夫敬了一個軍禮。
有人問,俄羅斯人對國土有多看重?
有人答,看看俄羅斯人的國土麵積就知道了。
俄羅斯人應該是對領土有著異於其他民族的瘋狂迷戀的種族。而主動丟棄南千葉群島的廖愛夫會在戰後受到怎樣的待遇不用言明了---當然,是這場戰爭之後還有E國這個國家的話。
接到廖愛夫“請求”派兵入駐北方四島的消息的穀田塍鎮頓時高興的連鞋都忘了穿,直接從榻榻米上蹦起來跑出家門,衝到車上,讓司機把汽車當飛機開的速度趕到皇宮稟告了仁武天皇。
才到夜間十點,這個時候仁武天皇肯定是還沒有休息的。事實上,仁武天皇別的不說,說到勤政絕對是曆任天皇中的翹楚。在接過整個大和民族複興的權利後,仁武天皇一天的休息時間不到三個小時,一門心思撲在了政務和軍務上。
他不像秦旭這個帝王,隻抓軍權,可以把政權放開。
不是仁武他不想,而是不能。日本帝國不能和新生的大秦帝國相比。
如果說大秦帝國是一塊剛剛和上水的稀泥,秦旭想怎麽捏就怎麽捏,那麽日本帝國則是一塊已經在磚窯裏燒了半天的泥磚,是一個半成品。天皇已經不再是全國人民唯一的信仰,裕仁天皇那份《人間宣言》已經打破了天皇的神性。所以仁武天皇不得不緊緊抓住政權和軍權,缺一不可。
天皇是人,不是神。所以仁武必須讓自己表現的像是一個最接近神的人。
當聽到穀田塍鎮來傳遞的消息後。仁武嘴上淡淡地道:“哦,知道了。讓田中首相安排吧!”
仁武的強裝鎮靜的確讓穀田塍鎮對這個年輕的天皇產生了一絲敬佩。隻是他沒有看見,仁武的雙手已經死死地捏緊,手背的青筋已經纖毫畢現。若不是穀田塍鎮還沒有告退,估計仁武就要跳起來大喊幾聲發泄心中的**了。
收回北方四島,絕對能讓仁武天皇的威望達到一個人君的頂峰。
接到仁武的命令後,R國的陸軍部和海軍部又是一宿忙碌。四個軍團,總數為八萬餘人在一夜之間登船起運,趕往海參崴。同時,一個軍團象征性的漏夜入駐北方四島。第二日,所有R國的報紙媒體都發瘋一樣在宣傳這次天皇的神威感化四方,收回北方四島的光榮行為。
額勒柯基河東岸的戰鬥打到後來不得不暫停了。
沒辦法,霧氣實在太大。能見度到後來不足一米。按烏蘇裏斯克老人說的,這種大霧一百年年才有一次。上次大霧的時候,連烏蘇裏斯克最老的居民都沒有遇見過,還是聽老人的老人說的。可是沒想到今天給趕上了。
“唉,讓科布利姆撤回來吧!”廖愛夫歎了口氣,無奈地道。
原本這此戰鬥如果不是大霧,完全可以對中華進行最大程度的打擊。最起碼能阻止中華軍逼近烏蘇裏斯克。但這次恐怕。。。。。。
“命令科布利姆的軍隊在郊外駐紮,再速從海參崴和達斯帕斯克達尼亞抽調三個師來支援烏蘇裏斯克。”廖愛夫果決地下令,“敵軍的主攻目標肯定就是烏蘇裏斯克。讓M,Y,R三國友軍都趕來吧,也許決戰就在這裏!”
可是後來的戰局發展重重給了廖愛夫一個耳光。
一個元帥,最大的失誤恐怕就是對敵人主攻方向的判斷失誤。
第二日,R國本土還在大肆宣揚仁武天皇收回北方四島,沉浸在R國複興美夢中時,大霧散去的廖愛夫發現烏蘇裏斯克已經完全陷入了中華軍的包圍中。
中華軍愣是在大霧漫天的情況下渡過額勒柯基河,對烏蘇裏斯克完成了合圍。而望著城外如雲的戰陣,廖愛夫覺得一陣頭暈目眩。仔細盯了半天也沒有發現秦朝的鐵騎去了哪裏。
秦騎兵是廖愛夫心頭的一個心病。在秦鐵騎沒有出現前,廖愛夫根本不敢大膽運用裝甲師攻擊。
而當海參崴和達斯帕斯克達尼亞的援軍趕到烏蘇裏斯克時,中華軍卻開始了撤退。
而且是有秩序的撤退。
這時廖愛夫陡然驚醒。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老黑山的中華軍和秦軍以雷霆掃穴的方式席卷了E濱海地區的北邊大部分領土。
E,M,Y,R四國軍隊加起來有三十萬,在兵力上和中華軍與秦軍的軍隊一樣多,還擁有許多的火力支持。但這已經不足以守衛整個濱海地區。
“南北割治?”仁武天皇看見這個局麵時很是納悶地搖了搖頭。
“中華不會接受南北割治局麵的。”穀田塍鎮小心翼翼地對仁武天皇道:“中華軍和秦軍如果按照原先兩線出擊的計劃要對海參崴形成包圍至少要付出一萬人以上的代價才可能達到。但現在,不但隻付出五千名士兵就換來了對海參崴的絕對壓迫,還打掉了E軍的作戰勇氣。龜縮在雙城子的E軍已經毫無鬥誌。陛下,是否把我們的軍隊撤回來,在此刻為E國陪葬頗為讓我等不忿。”
仁武天皇微微一笑:“嗬嗬,當然。神風軍團乃是朕一手創建,朕自然不願意看見自己的軍隊覆滅。這樣吧,把神風軍團撤到海參崴,不要在雙城子耗著了。南北夾擊之下,雙城子這個小城市又不能供應起那麽多軍隊的後勤給養,放在那裏實為不放心。”
“是,陛下!”穀田塍鎮把頭埋得更低了,“另外,陛下,海軍部遞上購艦方案,所需費用為七千億日元才能初步架構海軍體係。田中首相對此頗為不滿。”
仁武天皇抬了抬眼角,冷峻地道:“哦?為何不滿?”
穀田塍鎮幾乎是把頭埋進木製地板裏,發出悶悶的聲音道:“陸軍已組建的五十個軍團,所費軍費是三千七百億。空軍如今趕製及從各國購買有了一千架戰機,但耗費為六千四百億。這海軍部又要七千億日元,陛下,財政部實在難以承擔了!
田中首相說,先期所發的四兆億日元國債已經完全花費完畢,若是再發售國債,憑借國內民眾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湊齊的。若是強製發行,很可能導致我們的經濟崩潰。是以,田中首相想把國債擴大發行範圍,同時抽調各大家族的資產充作軍用。。。。。。”
穀田塍鎮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總的意思就是說,現在國家沒錢了。海軍要不就停建,要不就同意他們的斂財方案。
聽完穀田塍鎮的話,仁武沒有說話。隻是指節輕輕地敲擊著桌麵,發出一陣令人窒息的斷續聲響。
“得,得,得得,得得得。。。。。。”
“田中首相是否還在為朕調派小路去支那參戰的事情生氣?”
驀然間,仁武突然冒出這麽一句。
穀田塍鎮頓時一驚。呐呐地不知道如何回答。
事實上,田中小路被天皇委派出征的事,田中的確是最後知道的。等他知道的時候,田中小路已經隨著羅文斯德曼出征了。而今,田中小路生死不知,但在中華和季氏集團的宣傳中,八國聯軍三十萬被斬首二十幾萬,人頭都堆成了幾座巨型京觀,可以說田中小路的生還幾率低的比現在R國國庫的庫存現金還要少。
“唉,隨你們吧!朕不cha手!這個國家要想複興,對麵的老大帝國是必須打敗的。。。。。。一切圍繞著這個來做吧!朕相信你們!”
幽幽地發出一聲歎息。仁武示意退下。
出了皇宮,穀田塍鎮感到莫名的緊張,才驚覺方才已經出了一身冷汗。
仁武天皇的思維實在太跳躍了。似乎就沒有連貫在一起說一件事。
但熟知天皇的穀田塍鎮知道,仁武天皇其實所說的一直都是一件事:
田中對朕心懷怨懟,若是還不能解開芥蒂使君臣同心,那就永遠不要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