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動物

竇懷貞

唐·劉肅【大唐新語】韋庶人乳母王氏,本蠻婢也,懷貞聘之為妻,封莒國夫人。俗為奶母之婿阿(上父下者),懷貞每因謁見及進奏表狀,列其官次,署曰“翊聖皇後阿(上父下者)”。時人鄙之,呼為“(上父下者)”,懷貞欣然自得。

竇懷貞,唐代雍州人,因為要避韋後父親韋懷貞的諱,改名竇從一。韋後一黨被李隆基殺幹淨後,本想從一而終的竇從一不得不又複名懷貞。

竇懷貞的父親叫竇德玄,名聲比兒子好。唐高宗李治封禪路經濮陽,問隨駕這個地方為什麽古名“帝丘”,竇德玄說我不知道。許敬宗博聞廣見,趕上賣弄的機會當然不能錯過,就掉了一番書袋。許敬宗事後跟人聊天,把竇德玄鄙視了一番,說大臣沒什麽也不能沒學問,皇上的問題答不上來,我都替老竇臊得慌。竇德玄聽說後,坦然曰:人各有各的牛逼,在我不牛逼的領域,我不能裝逼。

多好,多坦誠。

不裝的優良品質遺傳至竇懷貞這兒有些變味。他當禦史台一把手的時候,手下有個監察禦史叫魏傳弓的要彈劾安樂公主的內侍,竇懷貞知道這事之後趕忙阻攔,說這太監是安樂公主跟前的紅人,權勢非你我可比,一句話就能決人禍福,你還敢彈劾他?不要命啦。魏傳弓硬邦邦地回答:我告的就是這種擅權的家夥,要是能宰了他,弄死我都值!竇懷貞吃了下屬的噎,也知無可辯駁,就暗自把狀子壓了下來,那閹人繼續橫行無忌。

那時韋後跋扈,安樂囂張,太平公主勢焰熏天,三個女人的門下走狗都橫著膀子走。竇懷貞唯恐得罪了這幫“無機物”,每有案子,先觀察兩邊的原告和被告,有胡子的判敗訴,沒胡子的判勝訴,兩邊都有胡子的就秉公執法一回。趕上兩邊都沒胡子的比較難辦,那就得把無須人的主子比比大小了。還好後一種情況比較少見。

史書上評價竇懷貞“每諂順委曲取容”,官當得極其窩囊,最窩囊的一次是被手下撅了。他當雍州刺史的時候,手下司戶李元紘接了個案子:太平公主和寺廟的和尚爭水碾。當時的高官都想喝純淨水,就私自安裝水碾,侵占水源順便開磨坊。想必是廟裏的和尚沒水吃,否則又怎麽敢把太平公主這樣的大人物訴諸公堂。李元紘調查完就把水碾判給了和尚,竇懷貞聞聽兩股戰戰,逼著李元紘改判,結果又被邦邦硬地頂回來,李說:你就是把南山挪了窩,這判決書也一字不動!愛咋咋地。

從此和尚們就有水吃了。太平公主也沒找李元紘的麻煩,這個故事說明,維護主子利益這種事,走狗遠比主子更積極。

竇懷貞的一生最有喜感的是他的二婚。唐中宗李顯是個大玩家,平日就喜歡捉弄太監宮女,興致高了還讓大臣們拔河玩。景龍二年(708年)除夕,也不知是誰出的餿主意,李顯毫無先兆地跟竇懷貞說:聽說愛卿你媳婦死老長時間了,爺們兒家家的老憋著不好,幹脆朕給你找個媳婦,俗話說呢選日不如撞日,明天就大年初一了,我看今晚上就給你把喜事辦了吧!

是年老竇四十出頭,還算龍精虎猛,一聽還有這好事啊,皇上親自保媒,再一想聖上閱美無數,這媳婦肯定差不了,趕忙謝主隆恩。說時遲那時快,隻見帷幕挑動,幾個宮女扶著一女子顫巍巍走來,兩把香羅寶扇擋著臉。依大唐婚俗,新郎官得吟幾首“卻扇詩”,新娘子才讓你一睹花容月貌,這活兒竇懷貞幹得,到底是文化人,立馬就詩了幾首。詩腳尚未走遠,但見羅扇輕分,露出雞皮鶴發渾身下垂一老嫗,見狀李顯和在場的所有人爆笑如滾雷,隻撇下個新郎官呆若木雞。也難怪,幸福來得太突然的時候都這反應。

老竇瞅瞅老新娘,跟這老大媽一比自己還是小竇呢,一想自個兒竟成了膏老牛之吻的一蓬嫩草,險些悲從中來當場落淚。轉念又一想,這大媽可不是凡人,正是韋皇後的奶媽,娶回家去自己的身份就成了皇後的奶爸,似也不太吃虧,臉上便綻出一朵訕笑。

想得開的人總是幸福的。

把貨真價實的“老婆”領回家後,竇懷貞徹底想通了。此後每次上表落款都寫“翊聖皇後奶爸”,旁人也譏稱他為“國家奶爸”,竇懷貞沒覺得有什麽不好,反覺挺美,麵有得色。媳婦不媳婦的放一邊,自己身居高位,**總是不難解決的,這老太太分明是皇上欽賜的一座靠山啊。

也該竇懷貞倒黴,不久韋後死於李隆基手,老竇的危機公關應對神速,提刀就把奶媽的腦袋割了下來,拎著人頭上殿請罪。無巧不成書,走到大殿門口碰上一人,汴王邕,手裏也拎著一隻人頭,同樣也是媳婦的,韋後的妹妹。“這麽巧?”“是啊,真巧。哈哈哈。”

人頭呈上,竇懷貞死罪得免,貶官外放。這之後竇懷貞否極泰來,被太平公主看上了,與美男子崔湜二馬同槽悉心侍奉。每次下朝後,竇懷貞必先至太平公主府上請安。

李旦即位後,要給兩位公主修道觀,魏知古等大臣都極力反對,竇懷貞卻主動接了活兒,在長安城選址,少不得還要強行拔出大唐釘子戶,房子說推就推了,牆上連個“拆”字都不寫。竇懷貞又是設計又是監理,耗巨資僅以數月之功就把道觀蓋成,兩公主去驗收,一看這哪是道觀啊,分明是宮殿嘛,太利於修行了吧,於是少不了在父皇麵前美言。居然就因此升侍中,同中書門下三品,在大唐這相當於宰相之職了。過了幾天有術士說,“公居相位,必遭刑厄”,竇懷貞害怕,就想辭官,沒想到才過幾日又加封了左仆射,也就不以為意了。

這之後的曆史就不陌生了,太平公主黨羽被李隆基派人殺盡,她慌亂之際躲進一座寺廟,隨即被找到並賜死。竇懷貞逃無可逃,上吊而死,屍體被剁成了肉餡。昔年武則天改王皇後蕭淑妃姓為“蟒、梟”,李隆基依樣畫葫蘆,改其竇姓為“毒”。台灣現在還有姓毒的,隻是發音為“老”,據說很可能就是竇懷貞的後人,隻是據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