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三百二十章 袁譚入侵

房間之內,燭光暗淡。

曹安民穩坐如山,眼前五步開外,站立著一個中年人。

“王越,你再把那兩個人的相貌給我描述下。”

眼前此人,正是在龍脊山畏罪 逃的劍聖王越。雖然他隱姓埋名,但是在時遷和他手下密探的多方打探下,終於是找到他本人,並將他帶回許昌。

“和我交手的那人,手中用的是一把青龍刀,因為麵上帶著黑巾具體麵容看不清楚,隻知道此人應該是長須紅麵。而山坡之上那人,離得太遠,無論是相貌還是穿著都不真切,但是那人的嗓門很大,應該是中氣十足之人。”

曹安民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

天下長須紅麵者不少,但用刀,而且還能和王越這種頂尖高手一戰的,恐怕也隻有劉備的好基友關羽。而那個大嗓門的,恐怕就是長板橋一聲斷喝嚇退曹操的張飛張翼德。

看來自己是小看了這幕後黑手,居然能夠將劉備兄弟都牽扯進來。

“我在許昌不能久待,長公子在府邸之內我不放心,從今天起你一定要貼身保護,萬萬不可再發生龍脊山那樣的事情。”

提到龍脊山,王越的老臉頓時一紅。

自己縱橫天下這麽多年,龍脊山那一次雖然不是最慘烈的一次,但卻是最丟人的一次,如果這一次還不能將曹昂護衛好,恐怕他這輩子都難以洗刷恥辱。

“除非在 死,否則任何人都別想靠近公子半步。”

琅琊郡,袁譚大營。

文書早在一月之前就發出去,但直到現在還沒有看見冀州水軍出現。沒有水軍配合,自己隻能選擇陸戰步步推進。

作為老對手,楊延昭似乎又打算摒棄陽都以北的城池,再次繞道進入後方,襲擾袁軍的運輸線。

而陽都臨沂開陽三城,在上次激戰之後,趙普不斷加固,到現在儼然成了三座堅城。就算自己全軍壓上,恐怕也難以攻破城關。

正想著,常遇春大步而來。

此番,他星夜前來,就是打算獻策於袁譚。

“你怎麽到這裏來了。”袁譚猛然間看見常遇春也是驚訝萬分。

“某來獻計於主公。”

“何計?”

“跳城戰術。”

“跳城戰術?”此等戰術,袁譚還是第一次聽聞,頓時滿頭霧水。

“很簡單,主公率領大軍繼續圍攻陽都,吸引敵軍注意。末將率領輕騎直接繞道前往即丘、臨沂、直接攻擊徐州東海郡,切斷他們城池和城池之間的聯係,以謠言誆騙,直到他們士氣全部瓦解。”

陽都城有楊延昭,開陽城有趙普和司馬光,隻有臨沂和即丘這兩處沒有大將鎮守。如果攻破這兩地,開陽和陽都將再次成為孤城,到那時在分化其軍,曹軍彈指可破。

“好,就按此計。”

陽都城內,軍士全部緊鑼密鼓的運送軍械物資,有李通輔助,整個城池可謂是固若金湯。就算袁軍全軍壓上,也難以攻破城關。

長期駐軍在外,楊延昭的身上軍旅氣息更加濃厚,用兵也更加老練。

此次和袁譚交手,若不是他提前想出來了堅壁清野戰術,恐怕腳下的陽都和身後的臨沂也都難以保住。

這一年多,袁譚可沒有閑著。

為了一雪前恥,他不單單大力發展騎兵,而且也照著背嵬軍的架勢,打造出來了一支重甲軍團,取名破軍。

如果楊延昭手中有精銳之師,自然不懼。但作為守將,他手中可用之兵其實並不多,尤其是精銳之師更是少得可憐。好在李通及時趕到,有大量北府軍相助,陽都三縣才穩如泰山。

隻不過,這一次再見李通,楊延昭總感覺說不出的奇怪。好像,這個曾經一同奮戰的戰友心事重重,做起事情來,也是拖拖拉拉,沒有過去那麽麻利。

“楊將軍。”李通大步而來,看起來精神有些不振。

“李將軍怎麽這個時候才來,升帳議事早已結束。”

李通臉色帶著一絲歉意,輕描淡寫的說道:“有些水土不服,晚上總是休息不好,加上早上的時候,親兵並未叫醒我,所以誤了時辰。”

身為戰友,楊延昭也不好太過批評,隻是勸其驚醒一下,便將今天升帳所議之事全部都告訴李通。

正說話之時,副將快步而入,朝著二人施了一禮,臉上有些驚恐的說道:“剛才傳來消息,臨沂被袁譚麾下大將常遇春攻破,守軍四散而逃。”

楊延昭聞言,快速在沙盤上推演常遇春的行軍路線。越看臉色越發鐵青。

從莒縣到臨沂,數百裏路程,一路奔襲,先破臨沂,目的已經很明確,就是要徹底孤立他們陽都。

“由此觀之,開陽危矣啊。”越看,楊延昭越發緊張。

雖然戰略上,常遇春還是沿用上一次大戰的方法,先用大規模軍團快速壓上,但這一次楊延昭總是感覺一切似乎有點不尋常。

常遇春也不是普通戰將,上次深入徐州遭此大敗,難道還能不吃一塹長一智。再用此計,恐怕也隻能觀表麵,不能查其深意。

“那我緊急派人前往開陽?”

琅琊就屬這三縣最為要緊,如果三縣失手,袁譚就可以快速南下,直逼東海。到那時,再想收複琅琊東莞二郡就需要費上不少功夫。

“趙太守也是久經沙場之人,常遇春想取開陽必不會如此容易。現在我擔心即丘,如果即丘也失手的話,開陽和我們陽都可就全部都被截斷,糧草和援助全部斷絕,想要再複攻回來,可就難了。”

“那,要不我立馬率軍前去即丘?”

“不可!我聽聞袁譚已經組建了一支騎兵部隊,我們全為步兵,機動性較差,一旦被袁軍追殺,恐怕就將可能全軍覆沒。所以,堅守為主,決不可出城。”

“那,難道我們就坐視即丘失手?”

楊延昭在屋內來回踱步,半響之後才緩過神來說道:“失手已經是不可避免,眼下最重要的是減少損失,馬上傳書給趙郡守,讓他們做好準備,將百姓全部盡量全部遷入東海,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