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三百七十四章 給河水加點力

太陽一出來,頓時燥熱起來。

本來還穿著棉衣的眾多士卒因為忍受不住炎熱,故而全部改換成單衣。

“你們說,神奇不神奇,大冬天居然這麽熱,都快趕上夏天了。”一個曹軍士卒抱著柴火準備造飯。

“你也不看看我們主公是什麽人,誒,那句話怎麽說來著。”

“天命所歸。”旁邊一個士卒無奈提醒道。

“對,沒錯,就是天命所歸。連老天爺都幫著咱們主公,袁譚那小兒拿什麽和主公鬥。”

自祭天之後,眾士卒皆是震驚不已。士卒皆被曹安民出神入化的本事所折服,軍心大振,何愁戰事不定。

帥帳之內,眾文武正一同用早餐。每人兩張麵餅,一碗肉湯,下肚之後,整個人都感覺神清氣爽,清醒不少。

正在這時,宇文成都快步走了進來。

“主公,方才我已經去查看過,濰水各段皆已經全部解凍。”宇文成都心係戰事,一大清早便出營查看情況,一天多的高溫之下,河麵上雖然還有浮冰,但整條河道已經徹底暢通無阻。

“文都幸苦,當多食一張餅。”

宇文成都連聲稱謝。

早飯過後,眾人的話題再次回到了破滅袁譚溝壕的事情上。

“主公,在下認為,當從安丘,淳於以北,朱虛以南,和下密各處,選三十個點同時進行。”陶宗旺作為徐州的基建狂魔,自打投入曹安民麾下以來,這還是頭一次參與大軍的幕府議事。

“三十處夠嗎?”濰水落差小,水速不快,數百裏的河道隻弄三十處放水的點,若是一日之內無法灌滿,都是打了曹安民的臉。

“在下觀之,三十處已經是綽綽有餘。”

陶宗旺這樣說,眾人也就不再多言。

術業有專攻,這是曹安民常說的一句話。可不可行,一切都當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

“行,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每處需要多少人手,需要的工具,你自行處置,無需向我匯報。”

陶宗旺拱拱手,臉上卻有了一絲絲擔憂的神色,沉思片刻說道:“眼下有一件要緊事,在下不得不說。”

曹安民心中咯噔一下,看著陶宗旺點點頭。

“在下昨夜曾經夜探袁譚的溝壕經過測量發現,袁譚的溝壕的頂端和濰水絕大多數地方地勢持平,落差很小。就算我們挖開了兩者之間的通道,想要在 之間灌滿溝壕恐怕也很難。”

“嘶……”大帳之內的眾人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水速的快慢本來跟地勢的高低落差有很大關係。縱使他們全部挑選地勢有起伏的地方,當兩者落差太小,也很難 之間完成如此重任。

“為何此時才說,你這可是要誤了大事的。”李績火冒三丈。

若早知無法快速填堵溝壕,他們則完全不需在這裏駐紮如此久的時間。

六萬多張嘴,每天消耗的糧草可謂是天文數字。

早一日開戰,無論是他們這些統帥,還是那些後勤押運的士卒都是好事。

如今,苦苦等待了如此久,卻被告知,一切都將沒辦法。

白費功夫,又豈能讓李績不生氣。

“可有辦法?”

陶宗旺搖搖頭,臉上滿是黯然神色。

其實一切也不能怪他,畢竟之前他一直未至前線。算上今天,也隻是他到達前線的第三天。

三天,想要把所有事情了解得麵麵俱到,本不是容易事。

“主公,我倒是有一個想法,不知能用不能用。”

“說說看。”

姚廣孝掃視了一眼在場的眾人道:“諸位可還記得戰國時期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

在場眾人都是一方俊傑,豈能不知這口耳相傳的名人事跡。

李冰帶著他的兒子,請了幾位有經驗的老農,沿岷江兩岸考察,摸清了水情、地質等情況,聽取了群眾意見,製訂了治理岷江的規劃方案。吸收了前人治理岷江的經驗,決定在玉壘山開個大口子,引一股江水到東邊去,這樣可以西邊分洪、東邊澆地。然後采取中流築堰的辦法,在寶瓶口上遊的岷江中心築一道分水堰,使江水流到這裏便分成兩股,達到分洪的目的。

李冰看到岷江盛產竹子,並且受到當地人用竹子蓋房、編竹籠盛東西的啟示。於是他就讓大家用竹子編成大竹籠,裏麵裝滿鵝卵石,再把它們連起來,每段大約有二三丈長,然後一層層放到河中堆積起來。同時,還在洲灘兩側用大型鵝卵石壘起兩道護堤。這樣,一道牢固的分水堰終於築成了。由於大堤前端形如魚頭,所以取名叫“魚嘴”。

它迎向岷江上遊,把洶湧而來的江水分成東西兩股。徹底解決了川蜀大地多年的水旱之災。

“李冰父子靠著特殊的治水辦法,將本來泛濫成災的川蜀大地變成了天府之國。雖然濰水不似岷江那般江水滔滔,但都江堰的情況卻給了我一個提示,我們是否可以想辦法,加快水流的速度?”

加快流速!

眾人聞言,皆陷入苦思之中。

曹安民忽然想到了什麽,看著眾人說道:“如果我們在河道開挖的地方,堆積石塊,阻斷水流前進。水必然會按照慣性朝著兩旁流去,到那時,我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將水引入壕溝之中。”

眾人聞言,目光皆投向陶宗旺。

陶宗旺不敢擅下定論,而是取出隨身攜帶的工具,以沙盤為模型進行測量。

半響過後。

“主公所說確實可行,我之前怎麽沒想到這個絕佳的辦法,主公英明。”

曹安民聞言麵帶笑容的看著眾人道:“具體的施工,一切皆由陶宗旺負責,諸位要極力配合,不得有誤。”

“諾。”

議事結束,陶宗旺不敢耽誤,即刻帶著自己手下的眾人,趕往濰水邊進行實地測量。

一切果然正如曹安民所說,隻要在河道的西側挖開一條通道,在通道的前麵用巨石將水分割成小段,又全部匯合到一起,水流受阻,流速加快,加上前麵有石塊攔路,自動尋找低窪之處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