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四百零五章 公孫康密聯楊再興

遼東軍營之內一片歡騰。

曹軍主帥張遼中箭不知死活,對於陷入低迷的遼東軍來說,這是讓人意想不到的大好事。

史文恭大步而入,臉上滿是笑容。

“怎麽樣,查清楚了嗎?”公孫康的臉上也是喜笑顏開。誰也想不到,在這如此關鍵的時候,金台居然射出了如此重要的一箭,正中張遼的胸口。

也正因為這至關重要的一箭,徹底結果了張遼。

“西安平城內到處都是懸掛著白布,所有的旗幟也全部換成了白色旗幟,末將還聽到城內的哭泣聲,響聲震天。”

金台有些懷疑,畢竟自己並不擅長弓箭,那一箭也不過是瞎貓撞到死耗子,能否直接射死張遼,還真是未知數。

“張遼死了,張遼死了,照此下去,我一定能夠擊敗曹軍,收複失地。”公孫康朝思暮想都是重現遼東榮耀。

可惜自打他繼位以來,即無名將,也無強援,可謂是命途多舛。重擔全部壓在他一人身上,讓他常常夜不能寐。

如今張遼一死,北疆之地除去了一個心腹大患,楊再興再勇,憑著一己之力,也絕對無法阻擋他們大軍進犯的步伐。

“大人,還望三思為好。”金台在一旁勸阻道。

“這楊再興倒也是一個人才,如今我麾下雖然有文恭輔佐,但一人之力畢竟有些單薄,可惜如此人才卻要投身在曹安民麾下,當真可惜。”

“主公難道是想要收服楊再興?”一旁的一個文士聞言問道。

“可有良策?”公孫康既然開口,其實就是等同於自己想要收服。

“在下願前往城中,敘說厲害,以三寸不爛之舌勸楊再興來降。”

“若能如此,乃是我遼東之幸啊!”公孫康聞言又驚又喜。如今的公孫康可不是之前那個寄托在父親羽翼之下的懵懂少年,隨著處事的越來越多,他也越發的成熟,也變得有些求賢若渴,縱然楊再興讓他吃盡了苦頭,但隻要能夠振興遼東,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為他自己也知道,憑借自己的這些手下,想要坐穩遼東實在是太難,畢竟他的敵人可不止是東邊。能有楊再興這樣一個敢拚殺的大將,他日後的日子也能好過一些。

想到這裏,公孫康立馬將這個文臣拉到自己書房之內,細細密談一番,畢竟楊再興乃是敵國大將,勸說他投降,不開出合適的籌碼,一定難打動對方的心。至於開什麽籌碼,還得最高領導人自己決定。二人思量許久,直到傍晚時分,這名名叫李離的文臣才辭別了公孫康,換了衣裳去往了西安平城外求見楊再興。

“楊將軍,城外有一人自稱是公孫康使者,求見楊將軍。”這天晚上,楊再興和李俊張遼三人正在商議詐死的相關事宜,卻聽見親兵來報。

“公孫康使者,難道是來打探虛實的?”楊再興沉思片刻問道。

張遼聞言點點頭道:“多半如此,不管如何,我們一切皆將計就計,引敵人上鉤。”

“自是如此。”楊再興三人已經謀劃好。既然已經開始詐死,那麽接下來的一切要想做得像真的,必須瞞過絕大多數人。目前除了李俊和楊再興,也就是府邸之內的幾個親兵知道張遼沒事。其餘的將校乃至士卒都以為張遼已經中箭而亡。

“二位兄長在此等候,我去去便來。”楊再興整理了下鎧甲,由親兵引路快速回到自己房間之內。

不多時,李離便被帶了進來。

“參見楊將軍。”李離作了個揖,算是行禮。

“閣下何人,找我所謂何事?”楊再興上下打量了一番,開口問到。

“在下乃是遼東太守公孫康麾下從事李離,此番前來,不為其他,隻為救將軍性命。”李離雖然文采不高,但正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在他和公孫康密謀之後,自認為是胸有成竹,必能凱旋歸來。

帶著一絲高深莫測的開場,縱然楊再興性情沉穩,聽到他的這句危言聳聽的話,也得驚愣當場。

“我有何禍?”楊再興一聽對方居然危言聳聽,倒也來了興致,索性問上一問,以防自己被直接繞進去。

“昔日淮陰侯韓信功高蓋主,被高祖忌憚,最終刺死。將軍自從入軍旅之後,功勞頗大,遠勝於張遼李俊等人。以將軍的功勞做一方大將都不為過,但卻一直居於張遼李俊之下,可見他們對將軍又深深的擔憂。如今張遼已死,李俊和包拯難免不會心生擔憂,害怕將軍趁勢奪取軍權,如此一來,將軍豈不是禍事不遠?”李離臉上滿是笑容侃侃而道。

楊再興雖然隻是一員武將,但投奔曹安民的打算並不是空穴來風。若不是心中忠君愛國的思想堅定,恐怕還真的相信對方的鬼話。想到這裏,楊再興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與他周旋,咳嗽一聲道:“太守大人派你前來,就是為我說這些?”

有門道!

這是李離的第一反應。楊再興的稱呼就決定了他的想法。若是直呼公孫康之名,說明他的心中並無尊敬之意。現在他改口為太守,變成尊稱,可見對方確實有此意。

“將軍乃是當世豪傑,我主也是惜才之人,如今兩軍對峙於此,實非幸事。遼東本來就是我主基業,曹軍若沒有將軍,根本就不可能進入西安平之內。若是將軍願與我主攜手共進,痛擊曹安民。事成之後,我主願拜將軍為遼東上將軍,統領遼東全部兵馬,豈不比寄人籬下快哉?而且,我主有一妹,品貌端莊,明年便已至及笄之年,願嫁與將軍為妻。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若是楊再興沒有投曹,聽到這麽大的一堆東西,恐怕想都不想就會答應。

但食君祿當受君恩。

如今他雖然沒有見到曹安民,但從往昔的了解,他也能夠大概推算出,曹安民必然是高祖光武一樣的蓋世英豪。豈會是小小公孫康能比。

若是棄明投暗,豈不是明珠暗投,有何麵目再去見家中妻兒。

楊再興本來還想回絕,猛然間忽然想到了什麽,眼珠子一轉,嘴角微微上揚說道:“太守大人說的雖好,但在下無功不受祿,如此高官厚祿,豈不是把在下放在火爐上烤了,還是讓在下多考慮幾日,再給答複如何?”

李離心中樂開了花,本以為此行還會有些波瀾,卻沒想到一切如此順利。

正所謂,大勢所趨,眼下遼東大勢當全屬於公孫康,假以時日,公孫氏定能再現當年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