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四州之主
衝折將軍府邸之內。
“媽了個巴子,什麽幽州之主,就是一個卑鄙小人,虧大哥為他戰場廝殺,到頭來居然是這樣的一個結局,可恨。”牛皋破口大罵,聲音震得屋頂瓦片嗡嗡作響。
“行了,安靜一點,眼下不是吵鬧之時,還是先合計一下,如何救大哥出來。”和他相比,一旁的張憲就顯得冷靜不少。
袁熙殺意已定,自然不會有所變動。在嶽飛遞上辭呈的當晚,直接將他下獄關押,未經審判,直接下了斬立決的命令。
得到消息之後,張憲等人雖然都去過袁府求情,可他們的級別太低,根本沒有資格到袁熙麵前。
無計可施之下,這些人全部聚集在嶽飛的府邸之內,商量對策。
“雲兒,你怎麽不說話了,平日裏,你不是最能說話的嘛,如今你爹就要被人砍頭了,我看你怎麽和沒事人一樣。”牛皋見張憲不理睬自己,故而將矛頭對準了一旁身穿銀甲的嶽雲。
嶽飛麾下,第一猛將當屬嶽雲無二。小小年紀,遺傳嶽飛的本領不說,而且還更上一層樓,縱然是嶽飛親至,和嶽雲激戰,最多百合必定敗於其麾下。
“爹經常教導我,遇事一定要冷靜。斬刑雖然已經下達,但我們還有時間,一定能夠想出辦法的。”嶽雲的臉上有些無奈。
縱然他的武藝超群,但畢竟還是一個孩子,小小年紀,閱曆不深,又能有什麽辦法。
幾人正在這裏商量之時,隻聽見屋頂之上輕微作響,一個人影快速出現在房梁之上。
眾人抬頭向上望去,隻見一個黑影出現在那裏。
“諸位公子,我倒是有一個好辦法,卻不知道幾位敢做不敢做?”
災情稍微穩妥之後,曹安民一行車隊從西安平出發直接朝著平州前進。沿途風光盡收他的眼底,尤其是過了樂浪之後,看著平州百姓安居樂業的樣子,曹安民滿意的點點頭。
直接治下,除了青徐二州之外,平州和遼東都是新收之地,又處北疆,可謂是內憂外患,喋喋不休。
好在包拯靠著自己的鐵腕統治,三韓百姓在他的管理之下,漸漸融入了漢族的生活之中,學漢話,習漢俗。以這個趨勢下去,不出二十年,半島之上將再無三韓等異族,而將徹徹底底的成為華夏的一部分。
馬車之上,包拯詳細的講述情況。作為刺史,曹安民給他無限的權力,軍政大權一手抓,權勢熏陶之下,眼前的包拯才更加有一種國之柱石般的感覺。
“主公,情況就是如此,三韓共有百姓三百二十萬,其中異族占到了七成以上,異族之中八成又都是三韓之民。臣到了三韓之後,推行新政,百姓得利,人心所向,臣敢保證,不出數年,人心定全部向曹。”
曹安民微微點頭道:“遼東的百姓實在是太少,被袁熙這一弄更是元氣大傷,我意從三韓之地遷民五十萬到遼東,將遼東改為寧州。二位意下如何?”
“寧州?”包拯看了一眼身旁的姚廣孝。
眼下雖然他已經成了一州刺史,手握大權的封疆大吏。而姚廣孝雖然還隻是一個別駕身份,與自己相比低了不少。
但無論是誰,都不敢小視這位曹安民的股肱之臣,定國謀主。
事關定州大事,還是得先看看姚廣孝的建議。
“如此說來,主公麾下就有四州之地了。”姚廣孝臉上掛著笑容,看得出,他是從心底產生的一種興奮。一步步走來,他是看著曹安民從一個小小校尉到今天占據四州的一方豪強。
“壽春州牧府那一晚近在咫尺,卻沒想到已經是如此之久,真是讓人感慨啊!”曹安民的臉上顯露出來了淡淡的懷念神色。
曹安民一言,頓時姚廣孝臉色大變,額頭上的冷汗頓時冒了出來。姚廣孝已經是謀主般存在,持國可謂是有恃無恐。如此變故,讓旁邊的包拯也是有些不知所措。
“至於寧州刺史就由斛律金擔任吧!”
斛律一族,雖然乃是外族之人,但卻得到曹安民的重用和信任。
兒子斛律光鎮守青州,抵禦袁紹,父親斛律金直接從徐州調任新組建的寧州,可謂是一門雙雄。在名將輩出的曹安民麾下,能夠如此得到信任之人也不多見。
往昔人事變動上麵,曹安民都會問過姚廣孝,但這一次寧州刺史的人選,曹安民似乎是隨口一說。
身處遼東,遠離徐州,包拯對於那邊的變化都未曾可知。
待曹安民離去之後,滿肚子的疑惑讓他直接向姚廣孝詢問。
姚廣孝看了一眼包拯,隻吐出來幾個字。
“黃袍加身。”
包拯聞言頓時就全然明白,姚廣孝為何會突然變臉。
當初在九江,正是因為姚廣孝慫恿眾人,最後才有了逼宮的一幕。如今,曹安民一遇風雲便化龍,成為了四州之主。忽然提起來這件事情,其實就是告訴姚廣孝,當初的事情他還記著。
身為主公,被下屬威逼做一些決定,對於任何一個君主來說都是心中不能忍受的事情。
曹安民雖然聖明,但畢竟也是人。尤其,現在麾下人才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任何一個人才的使用,都必須衡量清楚。馭下的本事要遠遠超過沙場征戰所耗費的心力。
其實,姚廣孝也有自己顧慮的地方。
雖然他對於權力並不是很熱心,但架不住手下這些人的慫恿。如今曹軍陣營之中,從後院的嗣子,到征戰的大將,都分成了數個陣營。姚廣孝,身為曹安民第一智囊,股肱之臣,自然緊緊的和嫡長子曹勝捆綁在一起。
也因為這個原因,黨派的雛形因此出現。
曹安民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但其實就是敲打他,讓他認清楚事實,四州之地的主公永遠都是曹安民,不是什麽其他人。
縱然姚廣孝等人權勢滔天,但永遠都隻是曹安民的臣子,是統一天下的利劍罷了。
劍不好用可以換,但用劍的人絕對不能換。
政令一下,飛鴿傳書,詔令快速傳到徐州,整個曹軍上下都為之震驚,斛律一族,這個不起眼的小家族,居然一舉成為了曹安民麾下最耀眼的家族,無數人大肆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