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五百一十八章 諸侯皆稱王

長樂宮內,漢天子劉協坐在皇位之上,淚流滿麵。

自己繼位十幾年,縱然自己費盡心思,嘔心瀝血,可惜還是沒能改變漢室江山將要傾頹之勢。

二曹並立北疆,劉備坐鎮雍涼,南方四州,諸侯割據,紛爭不斷。

放眼望去,普天之下,居然無一人效忠漢室。

真可謂是劉氏一族的悲哀。

“陛下,臣等懇請陛下能夠順應天命頒行詔書,冊封丞相為魏王。”華歆進言,大量官員在他的身後遙相呼應。

劉協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曹操,見後者毫無動靜,咽了口唾沫答道:“朕也有此意,但高祖曾有言,非劉姓者不得稱王,祖製不可違,朕也很無奈啊!”劉協直接將高祖劉邦搬出來作為擋箭牌。

但重臣早已急不可耐,人人都想再進一步,從而封侯拜將,留名青史。

“高祖是曾言劉氏不得封王,但高祖也曾經封了韓信等七位異姓王。如今丞相縱然是伊尹,周公尚不能及,若無丞相,何來如今興旺昌盛的漢室天下,望陛下能夠順從百官之言,進封丞相為魏王。”

待董承伏完先後被鏟除之後,劉協的身邊無人可用。望著滿朝公卿,他隻能放聲大哭以此來表達自己痛苦的心情。

哭喊無果,劉協隻能認命。隨即令鍾繇起草詔書,冊封曹操魏王。

曹操緩緩站起身,衝著劉協施了一禮。

按製,曹操此時當再三推讓再接受詔令。

可惜曹操偏偏不走尋常路,淡淡說道:“臣謝陛下厚恩,當為大漢誓死效忠。但僅封臣一人為王,似乎還是有些單薄,臣在此進言,希望陛下加封前將軍曹安民為齊王,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用天子車服鑾儀,出警入蹕。”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眾人皆滿是震驚神色。

曹操要加封曹安民,這是何道理?

封一個是封,封兩個也是封。想到這裏,劉協反倒沒有之前那麽痛恨,心中舒暢不少。

劉協的雙王加封詔書頒下,曹操則當眾宣布,一月之後將在沛郡,高祖龍興之地,與齊王相聚,二曹相王。

二曹沛郡相王的消息快速傳遍天下,天下各路諸侯聞言皆是大驚失色。

自袁術之後,還無一人敢有僭越之心,如今曹氏雙雄居然突然心生如此打算,等同於直接將自己漢室忠臣的麵具撕了個粉碎。

也因為他們的舉動,徹底將漢室送上滅亡的快車道。

建業城,吳侯府書房中,孫策手持周瑜發來的軍報,雙手忍不住微微顫抖。

江東之地真可謂多災多難,先山越、後曹安民,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又冒出來了一個方臘。

本以為揚州之地孫氏經營兩代,方臘不過是突然出現,會稽之地不過是失手半年,立足未穩,他們主場作戰,收複失地應該是指日可待。

不光是孫策是這樣想,江東眾文武都相信,江東他們是可以想辦法奪回來的。

但現在看了這封軍報之後,孫策的一顆心,幾乎都不做任何妄想。十萬大軍,即便他舉江東之眾,想要擊潰方臘恐怕也會是兩敗俱傷。

更何況,現在的江東根本拿不出十萬大軍。

想要收複江東失地,恐怕此生是無望了。

想著眼下這局勢,隨著曹安民的勢力不斷擴張,局勢越發的險惡。一江之隔外,徐州各營兵馬時不時搞個演習,嚇唬江東群臣一下,正因為曹安民的舉動,導致江東總不敢將全部兵馬調動南下,從而影響到了他的布局。

現在回想起來,孫策都感覺一切似乎在做夢,他怎麽也沒想到,這漢末天下,會誕生一個如此恐怖的人物。

“如今之計,未有先保住揚州的其他地界,嚴防方臘北上,或者聯係荊州劉琦,邀其一同攻伐方臘。”過了許久,孫策才歎了口氣,目光微微恢複了銳氣。

隻有先滅方臘,才能穩定江東。

昔日,楚國之所以能夠稱霸八百載,就是在於江東的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如今,自己身邊人才濟濟,卻還是無法扭轉敗局,成敗與否到底在誰。

“主公,荊州那邊情況也不好受。逆賊宋江連續攻占州縣,讓他無力抽調兵丁,想要合力絕對很難。”張昭進言,其餘人等皆不再多言。

就在這時,身穿戎裝的太史慈快步而入,躬身說道:“主公,中原來報,曹操、曹安民欲沛郡相王!”

稱王!

孫策的眼神之中猛然間爆發出炙熱的光芒。

吳侯之稱,乃是他的假稱,並未獲得天子的允諾。

如今,有人稱王,而且還是曹操,等同於將這桎梏著天下最後一道閥門的人,終於是扯掉了這最後的煩惱,一次性激活天下諸侯的野心。

如今天下動亂多年,尤其是袁氏一族的覆滅,其實天子的作用已經是微乎其微,可有可無。

“二曹乃是漢室逆賊都敢稱王,以主公功業如何不能稱王,在下建議,主公應趕在二曹之前稱王,以此穩定局麵,安慰人心。”三世老臣黃蓋進言,其他文武隨之也跟著勸進。

孫策雖然心有所動,但稱王並非小事,若無群臣和世家的一致推崇,他心中也沒有底氣。

“主公,當先稱王,從而才能安定江東群臣之心。”二張勸進,文臣也皆勸孫策速速稱王。

大勢所趨,無法更改。

但孫策依然有些顧慮。

江東不似中原,孫氏這座統治的金字塔的下端是密密麻麻的世家推起來。若無世家支持,孫策有心,他們也不會支持。

“單憑功績,隻怕世家者不服。”孫策遲疑,眼神快速掃過張朱陸顧等世家之主。

孫策稱王立國,百官也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所有人都將獲得好處。

“請主公速速稱王。”諸多世家之主進言道。

終於,孫策放下了心中的擔心。微微一笑接受了眾人所請。

“馬上書寫文書呈送許都天子,請封為吳王,定都建業。”張昭快速書寫文書,快馬加鞭送往許都。

其實對於他們來說,這封文書能否成功,已經無關緊要。

稱王不過是走個形式,在絕對的權力麵前,他們早已忘記了自己其實身為漢臣。

建安八年,公元204年秋,孫策趕在二曹之前於建業稱王,建立吳國,設置百官,黃蓋等開國功臣皆受到封賞,陣亡的程普等人也都受到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