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齊國大興
姚廣孝、徐光啟、包拯為三公。
如今戰事未平,他們三人其實也都是掛職,以此表彰功勳。
尚書令為陳登,光祿勳辛毗,大鴻臚楊弘,宗正暫無,廷尉劉基,少府糜竺,大司農張說,太仆周倉,太常張機。
一國設立關鍵廟堂,三公九卿已定,國家雛形也基本確定。未登帝位之前,曹安民並不打算確立爵位,而且就算確立爵位,未來在自己的國內,絕對不會再出現兩漢那樣世襲罔替的分封。
世家要在自己手中覆滅,決不能在自己的手中繼續發展壯大。而且計算功勳是一件極其繁瑣的事情。單靠自己一人,實在是太累。況且如今天下未定,封的太低,有些對不起手下兢兢業業征戰,封的高了,日後封無可封更是麻煩事。
與其這樣還不如相信不封。
文官職權分割已定,其餘人等則仍各司其職,各主其事。隻不過將平州刺史包拯調回徐州,由司馬光接任。
武將卻讓曹安民費了不少心思,按照每個人的功勞高低,這才全部擬定章程。
沛郡相王,乃是二王會晤,互相尊稱。
而在此之前,曹操曹安民必先登上王位,發布文書昭告天下。
建安八年九月初三,彭城郊外,天色晴朗,萬裏無雲。
由司空徐光啟督造,陶宗旺、湯隆督辦,耗時近半月之久,一處大型的祭壇出現在這裏。
曹安民將早已準備的諸侯冠冕穿戴好,登壇而拜。其下,則是正夫人陳嫣以及世子曹勝。
陳嫣是嫡夫人,是曹安民起事之前的糟糠之妻,家世身份擺在那裏,無人能夠撼動他的地位。而曹勝作為他的兒子,又是曹安民的長子,這世子的位置自然也就落在了曹勝的身上。
除此以外,曹安民的其他二子,就算是繈褓之中的曹永,也都身穿侯服,由禮官抱著,或牽著站在後麵。
這些都是未來齊國的繼承者們,是王國傳承的根基,地位自然要遠在諸臣之上。
其下則是司馬姚廣孝,司徒包拯,司空徐光啟。
再往下則是九卿尚書令,光祿勳辛毗,大鴻臚楊弘,廷尉劉基,少府糜竺,大司農張說,太仆周倉,太常張機,尚書令陳登。
除此以外,就是軍中戰將們。
曹氏一族,以武立國。征戰數年,以弱勝強,大小征戰數百次,才有了今日之輝煌。建國開朝,若無大將冊封,豈不是對不起這些跟隨自己出戰多年的老兄弟們。
按照曹安民事先準備,對於軍中戰將的冊封將在祭天之後。
除此以外,為了今天建國,而特意調動了一萬多軍士進行護衛。其餘,依仗,隨從,禮官等加起來又有數萬人之多。
各種樂器,禮器也都極其齊全。
曹安民雖然不是直接登基為皇,自稱天子,但此時的氣勢,離著那個至高無上的寶座也隻差一步。
要建國,就要擺出氣勢來。
玄甲軍、鐵浮屠、背嵬軍、戚家軍、北府軍、神臂營等主力軍團皆派出小隊前來參加。
曹安民穿著冕服,帶著冠冕,身邊牽著的是未來大齊的繼承人的世子曹勝,登上祭壇。
這祭壇也隻有曹安民和他的兒子能夠登上來。
就算是正夫人,曹勝的母親陳嫣也必須在祭壇下駐足。
曹安民一步步登上祭壇,腦中卻出現了點點滴滴。
宛城橫空出世,救曹操和曹昂於水火之中,汝南激戰黃巾,數百騎殺出重圍,克袁術,戰長江,征討張繡,占據徐州,從而一步步壯大,從而有了今日。
曾幾何時,他的身邊隻有雄闊海、李通等寥寥數人。
曾幾何時,從壽春負氣離去,自己如同無根之萍,前途渺茫。
曾幾何時,自己占據小小的徐州,四方諸侯欺壓,風雨飄搖。
而如今,自己掌握了命運,改寫了命運。身旁有三公九卿,無數戰將,百萬雄師。勢力橫跨五州,占地萬裏,堪稱天下第一諸侯。
在此登壇祭天,建立齊國。
可謂是人生一大幸事。
隨著一步步登上祭壇,曹安民渾身上下的氣勢,也一步步凝聚,登頂之後,整個人就連呼吸似乎都發生了變化,這就是真正的帝王氣勢。
君臨一國,尊威無比。
曹安民才剛過而立之年,人生的路程還有很長一段,所有人都不敢想象,大齊十年,大齊二十年又會發生什麽,這世間又會是一副什麽樣子。
曹安民的身後,陳嫣等女看著曹安民一步步登頂,身上的氣勢從普通凡人超脫成了一代帝王,美目泛光,心中更是激動萬分。
陳嫣嫁給曹安民時,他不過是一世家紈絝公子。大喬、糜環。呂旖玲嫁給曹安民時,他不過是一州刺史。袁萍嫁給曹安民時,他也不過是占據兩州之地。
但誰能想到,當日的一個不起眼的諸侯,會成為今天這個耀眼的太陽,照耀大地。
女人都是有虛榮心的。
他們自然也不例外。和別的女人相比,這一刻,可謂是人生的巔峰和驕傲。
從一個紈絝子弟變成一國國君,縱觀古今,曹安民也能堪比一代雄主。
陳嫣身後的曹封和曹永都是小臉緊繃,非常嚴肅,連哭鬧聲都未曾有過。
參加典禮的所有人的臉色都是歡喜之色,但每個人的心中卻都感慨萬千。
不管如何,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才學賣給帝王家,此生不枉學文武。
齊國興旺,他們也覺得臉色有著無上榮耀。
當曹安民登上祭壇的時候,身邊的正禮官太常張機,開始朗讀由陳登親自撰寫的祭文。
全文數千字之多,文辭華麗,世間少有。再配合張機雄厚的聲音和周圍甲兵環繞的氣勢,這片祭文,讓人感覺到更加有氣勢。
正禮官張機念完之後,副禮官,也是天子使者董昭取出天子詔書,環視左右,臉上滿是榮光。
齊國建國,自己作為外臣參加,又是站在這個位置,可謂是何等的榮光,何等的驕傲。
“奉天子詔,前將軍曹安民,為國盡忠,掃平外寇,安定北疆,功勞卓越,今加封曹安民為齊王,冕十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用天子車服鑾儀,出警入蹕!欽此。”
“謝天子厚恩!”曹安民手持詔書,對天三叩,心中默默禱告上天,庇佑齊國。
“齊王萬歲,齊國萬歲!”
周圍的士卒在這一刻也歡呼雀躍,征戰數載,終於等到開國立朝,盛世已出,掃平天下指日可待。
片刻之後,禮畢。
曹安民就成了這齊國之內,尊貴無比的一國之君,天下臣民口中的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