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勝則興,敗則亡
新都長樂宮之內,漢帝劉玄德坐在火爐邊取暖。
這已經進入六月,但劉備的身體一直都是忽好忽壞。自並州轉移之時,劉備身中一箭,縱然不致死,但也是臥床半月才勉強好轉。
這箭傷留到現在也未曾完全愈合。每到陰冷天氣,傷口之內便隱隱作痛,將劉備折磨的叫苦不迭。
若是劉備再年輕十歲,這點傷痛自然不能把他怎麽樣。但如今他已經臨近天命之年,在這個時代也算年長,群雄割據之下,混亂不堪,劉備不敢將國事托付給太子劉封,隻能親力親為。
如今諸國的目光全部定格在了北疆之戰,暗潮湧動之下,作為一國之主的他不敢有任何的掉以輕心。
“陛下!”當朝丞相李善長施禮而入,見劉備憔悴的樣子,心中也是悲痛萬分。
自曹操袁紹等人先後逝去,天下諸侯全部換了一茬。
隻有劉備還在這裏苦苦支撐著漢室的天下,可惜,英雄以暮,大業未成,實乃可惜。
劉備輕磕幾聲,看著眼前的李善長說道:“丞相來了,坐,快坐!”
君臣二人寒暄片刻,所聊之事還是轉到了國事之上。
“陛下!今早方才傳來消息,草原諸胡聯軍四十萬已經在敕勒川結盟,估計不日就要向北平殺去。”
劉備聞言微微點頭,初得此消息的時候,劉備也是震驚不已。
中原諸侯割據,但任何一國也不可能輕易之間能夠聚集如此之多的兵馬。唯有草原胡人,全族皆兵,舉族交戰。
“大司馬和大將軍他們都是什麽意思?”
李善長之前已經和關羽楊素等人碰過頭,眾人商定之後,方才趕來麵見劉備。
“主戰!隻不過大司馬認為我們此刻應該立刻聯絡諸侯,聯兵齊國邊境,以待局勢發展。若是齊國勝之,則加以威懾,使得齊國不能全勝胡人。若是齊國敗之,則全速進攻,奪去齊國州郡,一鼓作氣滅掉齊國。”
自曹操逝去,劉備儼然已經將曹安民定為第一大患。
誰也想不到,當初的一個小小公子哥,如今居然會成長到一方霸主。手握數十萬大軍,橫掃草原,胸懷天下,素有匡扶宇宙之誌。
時勢造英雄,此話果真不假。
“大司馬之言甚為妥當,即刻派出使臣聯絡諸國,想辦法聯軍攻伐齊國。為了體現朕的誠意,你告訴諸國,齊國若滅,所得的土地全部交由列國,我大漢絲毫不取。”
李善長聽聞先是一愣,轉而恍然大悟。
當初諸國討伐齊國,秦國遠道而攻。為了體現自己的誠意,秦昭王非但第一個起兵攻伐,而且齊國所有攻占所得分毫未取,皆交給了列國。正因為秦國為典範,這才有了五國一鼓作氣滅掉齊國。
而如今劉備如此舉動,其實也就是告訴列國,自己滅亡齊國的決心。
“陛下,臣認為,現在就可以集結兵馬,沿著黃河而下,在魏國並州登陸,直插齊國冀州之地,一鼓作氣切斷齊國河南和河北之間的聯係。”
一想到要滅亡齊國,劉備身上的疼痛感頓時消散不少。眼神之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連連點頭道:“好!讓車騎將軍率軍三萬為前部,出函穀,向東。並派出使臣聯係魏國,隻要魏國加入聯盟之中,滅亡齊國就成功了一大半。”
李善長領命而去,大殿之內滿是劉備爽朗的笑聲。
楚國國都襄陽城內,楚王劉琦正在麵見幾位特殊的客人。
自打接替父親劉表坐鎮荊州以來,劉琦這是第一次心生大勢所趨之感。
江東,這個和他們有世代仇恨的地方。
周瑜,這個曾經深受孫策信任的統兵大都督,如今居然被迫來到了襄陽,懇求自己的庇護。
江東諸郡的一切資料悉數裝在周瑜的腦袋之中。
甚至流傳出,得周瑜者得江東的諺語。
不管其中是否真假,但周瑜對於江東而言,確實是攻滅江東最為重要的一環。
王宮之內,鶯歌燕舞,歡騰不已。
王座之上的劉琦眼角不斷的掃過過江而來的諸將。
周瑜乃統兵大將;黃蓋、韓當乃江東三代元老;太史慈、周瑜、蔣欽更是一方猛將。自己一下子得到了這麽多人才,荊楚的實力又再次提升了一大截。
左側首座,深受劉琦信任的寇準,端著酒杯站起身來到了周瑜麵前笑著說道:“周公瑾之才,江表無人能及,如今一見,美周郎之言果然非虛。”
周瑜站起身笑著答道:“敗軍之將,亡國之臣,豈敢受太傅如此之說。如今投奔大王,就是想要在大王麾下盡人事,輔佐大王一統江南,成就大業。”
劉琦微微點頭,看得出他聽聞此話也是極其高興。
但檀道濟和辛棄疾等楚國將領卻不以為然。
如今的楚國,在列國之中人才最為缺乏,如今周瑜等人來投,對於楚國來說,絕對是久旱逢甘霖一般的存在。
但如今明眼人都知道,滅吳並非是頭等大事。
諸國的目光皆在北方。
齊國和諸胡誰勝誰負都將決定天下大勢的走向。這也是楚國之前一直製定的國家大政方針。
如今周瑜初來,就想撮合劉琦率大軍進攻江東,滅亡吳國。
這豈不是違背了之前的國政方針。
想到這裏,檀道濟站出來說道:“大王,臣素聞周公瑾之才,之前有一事一直困擾我,如今公瑾前來,方才想要請教一二。”
周瑜的眼神之中閃過一絲忌憚。
楚國文有寇準,軍有檀道濟,此二人為劉琦的左膀右臂。自己幾人前來投奔,看似歡迎,但其實卻是暗流湧動。
不誅心卻誅人。
“指教不敢說,若能幫上檀將軍的忙,已經是公瑾的榮幸。”
檀道濟捋著胡須看著周瑜淡淡說道:“如今諸胡聯軍四十萬與齊國開戰,不知公瑾認為誰能取勝?”
周瑜臉上的笑容慢慢散去,看著檀道濟思索片刻之後微笑道:“勝負之關鍵,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齊王有鯨吞天下之誌,要我說,莫說是小小的四十萬胡人,就算是六十萬,一百萬,恐怕也不是齊王的對手。可惜啊,可惜!”
“可惜什麽?”
周瑜故意加高了音調說道:“與這樣的君王做鄰居還真是悲哀。”
劉琦猛地將酒杯擲於桌上,臉上滿是怒氣。看得出,周瑜這番話徹底的激怒了他。
“周公瑾,你說什麽?”寇準則借題發揮訓斥道。
“臣既然已經投奔大王,就希望大王能夠謀大事,成大業。縱然諸國有鯨吞齊國之意,但在我看來,螞蟻始終是螞蟻,就算吃了一個螞蟻也不是老虎的對手。與其損失兵馬讓魏漢等國得利,不如趁此機會,做大做強,鯨吞吳越兩國,鼎力江南,成就大業。”
劉琦眼神之中閃過一絲精光。
螞蟻就算再強,他也是一隻螞蟻。除非有質的飛躍,否則永遠都是給他人做嫁衣。
“好!從即日起,諸位商議攻吳議程,寡人希望年後就能夠站在建業城頭之上。”
君王已定,其他人也沒有改變的可能。縱然寇準和辛棄疾有所不滿,但也無法扭轉大局。
齊胡交鋒,列國蠢蠢欲動,暗流湧動之下,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定格在北疆。
勝則興,敗則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