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夷州抄後路
夷州。
自曹安民占據此地開始,數年治理之下,人口已經有三十萬之眾。其中漢人占了一多半,其餘的都是島上土著。
這些土著經過戚繼光的教化,勉強也能夠說上幾句漢化,穿上漢人的服飾。
戚繼光治理夷州,在島上修建了六座城池,沿島邊緣而建。整個島上南北各一座渡口,皆有水軍駐紮。
為了避免走漏風聲,夷州之內的百姓基本上都是靠海吃海,開墾耕地,基本上與外界斷絕關係。
封閉式管理之下,縱然江東一地城頭不斷更換大王旗,但卻沒有人知道,隔海相望數十裏之外,居然有一座如此大的島嶼,也沒人知道島嶼之上有如此之多的百姓和軍隊。
數年封閉,但今日,注定要有所不同。
“大人,方才有信鴿傳信,上麵用朱漆漆住,弟兄們不敢拆開,這才趕緊給大人您送過來。”
朱漆,那是內閣和皇帝之間批閱和傳遞文書為了確保安全性才會使用的東西。
一般情況下是絕不使用。
戚繼光摒棄左右閑雜人等,親自拆開,觀閱之後,欣喜之色淨收眼底。
本來還在巡視台北一帶的大營的他,此刻也不敢耽誤,馬不停蹄的趕往城內。
仔細算來,自己鎮守太晚實在是太久了。作為將軍,他渴望建功立業,渴望能夠青史留名。
齊國霸業的版圖還差最後一塊,隻要攻滅了江東南唐,整個天下就盡歸大齊。
曹安民的書信講的很清楚,讓他們率軍出發,進攻吳郡,直插唐國老巢。
士卒們見刺史大人如此興奮,也不敢有絲毫的耽誤,連忙將麾下將領全部喊來。
片刻之後,甘寧和張順二人快步而來。
“大人,可是陛下有令到?”見到戚繼光,甘寧立刻問道。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數萬大軍在這茫茫大海之外與世隔絕,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都不知他們的下落。
磨刀數載,今天也是時候有所作為!
“陛下有令,命我等統帥大軍,襲擊吳郡,若能活捉李唐皇帝李淵則是大功,就算不能活捉,隻需抄南唐後路,斷其糧道。”
“好啊!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甘寧實在壓抑不住心中的興奮,大叫一聲立刻走了出去。
張順看著甘寧的樣子,無奈的搖搖頭道:“如此,我大齊就要實現自光武以來的強大帝國!”
戚繼光笑著道:“光武算什麽!陛下經略天下,如今我們不單單占據了北方茫茫大草原。更是滅掉了三韓,高句麗,倭國,開疆擴土數萬裏,如此豐功偉績,恐怕也隻有上古的軒轅皇帝能夠媲美一二。”
二人見證著曹安民一步步變強,尤其是甘寧。當初他投靠曹安民之時,曹安民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郡守。
一步步走來,哪一步不是驚心動魄。從小做大,不斷征戰下來,方才有了大齊今日的輝煌。
如今,他們隻要出兵,南唐李氏必將束手就擒。到那時,誰也沒有辦法阻攔曹安民成為千古一帝的步伐。
“揚州荊州那邊是什麽情況?我可是聽聞,這李唐也有數十萬大軍。我們就三萬人,深入敵國腹地,一旦遭到圍攻,恐怕就有全軍覆沒的可能。”
戚繼光苦笑道:“陛下如今已經占據了荊州之地,正在向揚州用兵。偽帝李淵將全部兵力都調到了豫章一線抵抗我王師。據探子得到的消息,整個吳郡留守的士卒不過兩三千人。”
張順聞言先是一愣,轉而大喜道:“如此說來,這乃是天送我們如此大的功勞啊!”
“行了,馬上點齊兵馬,整理輜重,我們是時候也要動身回家了!”
“對,回家!”
不管是戚繼光還是張順,此刻心中都是格外振奮。
六十萬大軍南下江東,長江天險已經成為兩國共有。縱然數十萬大軍想要阻擋王師,但隻要他們攻入江東腹地,斬斷江東的根本。
江東絕無半分翻身的可能。
第二日,戚繼光、甘寧、張順率領大軍三萬,出征吳郡,直插江東心髒。
與此同時,江夏西陵城,
營帳綿連十餘裏,旗幟招展,盡顯殺伐之氣。
中軍大帳內,李績坐在帥位之上,下麵皆是齊國的文臣武將。
自打曹安民遇刺之後,各營士卒也沒了之前進取之心,紛紛駐守各地營地小心戒備。
隻有一些心腹之人才知道,其中的實情。
李績脫去了往日的朝服,穿上閑置已久的鎧甲,看著眼前的眾人道:“諸位都是我大齊棟梁,陛下的股肱之臣。如今唐軍援軍已至。豫章一地,約有大軍近三十萬之眾。如此架勢,可謂是傾國之戰。”
“李大人,莫說是三十萬,就算是五十萬,一百萬,在我們大齊鐵騎的麵前,也不過是土雞瓦狗,一戰可滅。”李存孝的一番豪言壯誌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
李績看了看下麵眾將,大家鬥誌昂揚。
對於外界,所有人都以為曹安民已經遇刺身亡,如今齊軍必將退軍。
但這帳內的所有人都清楚,曹安民並沒有死,可以說,如今的江東,全部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隻要計策繼續實行下去,偽唐必滅。
就在這時,一個親信端著書信快速走了進來,遞到了李績的桌案上。
李績拆開封條,看完之後,心中已然大定。
“諸位,事到如今,我也就不瞞大家,陛下已經定下滅唐計策,所謂的刺殺,不過是麻痹敵軍。就在昨日,夷州的兵馬已經出動,用不了兩三日,我們數萬大軍將要直插江東腹地。隻等李唐消息大變,我們就可以舉兵進攻。”
眾將聞言,先是一愣,轉眼激動的大叫起來。
“若是戚將軍能夠在建康抓住李淵的話,本將可以肯定,一戰,最多一戰江東之地就是我大齊之地。”薛仁貴笑著說道。
此刻的江南,集中了齊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頂尖戰將謀臣,外加數十萬大軍,如此之勢,若無法一戰滅唐,身為將軍,他們實在是沒有臉麵再立於天地間。
“傳令各部,厲兵秣馬,等待時機,決戰時刻就在眼前。”李績當即頒布軍令。
“諾!”眾將齊聲領命。
戰事雖然未起,但所有人都清楚,這最後的勝利隻會屬於齊國,屬於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