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九十六章 曹氏小侯爺

長樂宮內,文武齊至。

按照慣例,春節後的第一個朝會,天子與重臣相互拜年,不理朝政,不議政事。

這個春節恐怕也是小皇帝劉協過得最舒服的一個節日,沒有政務煩擾,也沒有奸賊欺壓,成天吃好睡好,讓本來消瘦的小皇帝頓時胖了不少。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報,九江急報。”就在眾人準備下班之時,大殿之外一名禁衛飛速跑了進來。

“何事如此驚慌?”大將軍武平侯司空曹操不滿的看著殿外禁衛。

“啟奏陛下,大將軍,九江信使在殿外求見。”

劉協微微皺眉,心情頓時有些不爽,半個屁股都已經挪開龍椅的他又隻能挪了回來。一旁的曹操卻不敢怠慢,九江乃是曹安民駐地,必然是曹安民有要緊事要告知於他。

“陛下,九江乃我大漢淮南重鎮,事關大漢國體,臣建議還是引使者入殿為好。”曹操發話,其他人豈敢反對,劉協無奈隻好宣殿外使者入殿。

大殿之外,李通惶恐不安。這是他頭一次來許昌,也是頭一次來到皇宮這大漢的權力核心區。

麵見天子,該說什麽幹什麽,一概不知。

“宣九江使者覲見。”

李通整理了下衣甲,器宇軒昂昂首挺胸邁步而入,一股沙場征戰的英雄氣引得在場眾人為之側目。

走至禦前,李通垂下目光,從容不迫,帶著一絲謙卑。

“臣九江太守麾下校尉李通拜見陛下。”李通伏拜至地,朝著劉協行了大禮。儀表不凡,謙遜恭敬頓時讓劉協心生好感。

“免禮。”

“謝陛下。”李通站起身,臉上滿是赤誠,眼角不時瞟過寶座之上的劉協,心中有些嘀咕。

這就是天子?怎麽隻是一個普通小孩子。

“李校尉有何要事啟奏?”曹操看著李通,不禁點點頭,單從氣勢和外貌來看,這李通倒也是一員不錯的戰將。時日未見,曹安民已經羽翼漸豐,麾下人才濟濟,著實不凡。

“啟奏陛下,九江大捷。”

九江戰事,滿朝文武不少人也都知曉。隻不過絕大多數人對於曹安民都不怎麽看好。

三千戰五萬,勝算等於零。但聽李通這樣說,眾人的心中頓時咯噔一下,難道一向不被看好的曹安民贏了?

“一月初五,九江太守曹安民率領本部三千水師迎戰荊州水師。一月十三,當利一戰,我軍破其前軍,摧毀敵軍水師戰船五百艘,斬敵一萬;一月二十二,牛渚之戰,鐵索橫江再破荊州水師四萬餘人,生擒敵軍水師都督蔡瑁。”

大殿之內頓時響起結舌之聲。

“好,好啊!”曹操也不禁為之讚歎。九江與中原大不相同,步騎水軍二者缺一不可。沒想到短短的半年時間,曹安民不單單組建精銳步騎,而且還有一支如此強悍的水軍。

曹安民得勝的消息,讓那些漢室老臣們內心更是涼了半截。

劉表劉焉乃是當今天下為數不多執掌一方的漢室宗親。縱使他們二人心懷不軌,時有詭探社稷之心,但最起碼有他倆在,劉氏的漢室天下就不算完。

可如今,天子劉協深陷曹操之手,尚且無法脫身。荊州牧劉表又遭到曹操之侄曹安民的重創,難道這真的是上天在警告劉氏皇族。

“李校尉,你所言非虛?我可是聽說,九江不過二十餘萬人口,是如何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組建水軍擊敗劉表?”董承雖然早聞荊州戰報,但始終他都不願意相信,劉表會輸的這麽快,而且這麽慘。

“回稟這位大人,我先糾正一個錯誤,眼下我九江人口並非是二十萬,而是一百二十萬。”李通臉上滿是榮光,一路走來,兗州豫州地廣人稀,人煙稀少,縱使是許昌天子腳下也好不到哪裏去。

“一百二十萬?荒唐,我主管戶籍多年,豈能不知這九江一地有多少人口。”

李通冷笑一聲,完全無視眼前這般神聖的大殿與大殿上的重臣天子。

“我主入九江之時,九江本有人口二十二萬,從廬江遷來了人口七萬人,如果再加上山越五萬人,人口約有三十五萬。江南旱澇收攏難民,又得十五六萬,與江東荊州開戰,再得二三十萬,後江東孫策為了求和遷來人口三四十萬,我說一百二十萬是不想嚇煞諸位大人。”

一百二十萬人口代表著什麽,在場的眾人都很清楚。

賦稅,人才,軍隊皆是以人口為基數。兗豫兩州總共也就是百多萬人口,現在曹安民得到了百萬人口的九江。南北呼應,曹氏的實力恐怕在段時間之內就會提升一倍有餘。到那時,豈有他們這些漢室老臣的活路。

劉氏衰弱,曹氏當興。

曹操也是微微動容,雖然他知道曹安民會幹的很好,但這似乎有點好的過頭了。若不是這一次劉表攪局,可能他就一口氣吞並了江東六郡八十一州。

第一次,曹操第一次感覺到了不安。

想當初,高祖劉邦為何要殺了韓信彭越英布三人,就是因為這三人的能力遠超自己,功高蓋主,駕馭不住,隻能處死以除後患。

如今曹操也僅僅隻有百萬人口,而侄子曹安民居然也有了百萬人口,又連續擊敗了孫策劉表。

人口土地人才士卒,皆不弱於曹操。

如此情況,讓他不得不擔憂。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大漢複興有望。”

“複興大漢。”

“陛下,九江太守曹安民立此大功,震懾江南之地的宵小之徒,應該重賞,以安民心。”

“陛下當重賞。”

曹操麾下眾人紛紛請奏。曹安民本來就是曹操之侄,如今他不斷變強,儼然成了最像曹操的曹氏親族。

“大將軍何意?”劉協看了一眼曹操。

如果是往昔,曹操肯定會第一個站出來為曹安民請功。但此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居然走神了。

“主公?”一旁的荀彧小聲提醒。

“嗯?”曹操看了一眼荀彧,又看了看朝堂上的眾人。

“大將軍,陛下在問你,如何冊封曹安民。”不遠處的伏完有些不滿。

曹操思索片刻,回答道:“正所謂舉賢不避親,安民雖然隻是我的侄子,但他確實是有功於漢室,有功於陛下,既然眾臣都說要賞,那臣覺得應該重賞。”

劉協思索片刻,看著旁邊的宦官:“草擬詔書。”

宦官快速打開筆墨,準備書寫。

“九江太守曹氏安民,年輕有為,為國盡忠,今加封其為虎威將軍,新亭侯,兼領九江太守,欽此。”

“謝陛下。”曹氏眾人欣喜若狂,自曹操起兵以來,這還是冊封的第一個爵位,雖然隻是亭侯,但也遠超堂內眾多文武。

二十幾歲就當上侯爵,日後絕對是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