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黃孺人,以情動人,父母心
鴻臚寺卿姓黃,為二皇子孺人的女兒是他的嫡次女,已經入了王府七年。
二皇子為人十分端重,對王妃不僅尊重且琴瑟和鳴,相應之下,並沒有什麽特別寵愛的妾室。
黃孺人長相柔婉,性情溫和,但她的寵愛也隻是平平。
這是她七年來的第一胎,原本家中出事她也惶然,但還能安慰自己畢竟懷有皇家子嗣,皇家子嗣不豐。
秦王府也隻有四個孩子。
剛好男女對半分,年紀最大的也才十歲,個個都得父王重視。
她生下的無論是男還是女,都足夠保住她這個生母安生的活在秦王府了。
誰承想,一下子謠言四起。
不僅說她的孩兒是妖孽,還傳的有鼻子有眼,比如她爹臨死前發誓要禍亂陛下朝綱,甚至還得了胡人的什麽大祭司施法相助。
借著外孫的皇室血脈,要讓大周雞犬不寧!
這麽大的罪名扣在腦袋上。
從侍女口中得知此事之後,黃孺人惶惶不可終日,啼哭不止,還不等侍女去報告王妃,秦王傳了話過來讓她安心。
…………
“秦王殿下安。”
許玥隔了一日,輪值宮中,剛剛研好一硯墨,就聽門外此起彼伏的問安聲響起。
心中很是驚奇的望了一眼,隻見其長相英挺,氣度高華,舉止威儀非凡,臉上確實有一道疤,但不是很明顯。
或許因心急走的快了一些,也是並未遮掩什麽,仔細些能發覺,其右腿滯澀遲鈍,應該是有足疾在身。
可惜了,許玥想。
秦王和那位黃孺人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眼明一些的人都知道背後有推手。
且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看似發難的對象是黃孺人,其實是朝二皇子秦王去的。
不過大多數人心知肚明又如何,此時人相信這些天象和預兆,八月時分,山東還上貢了一對白鹿,說是祥瑞,天子賞了東西下去。
天子和那些人精一樣的大臣,不知道這些代表不了什麽嗎,當然知道。
接了祥瑞“白鹿”之後,他還找許玥吐槽過,當初在邊關的時候,將士晚上打獵用來打牙祭,吃了不知幾隻白鹿、白豹、白什麽的野獸。
“……吃都吃了,也沒見天上劈一道雷下來轟死人。”
天子砸吧嘴,遺憾的說:
“倒是肉好像要嫩一點,挺好吃的。”
饒是如此,大家明麵上都是相信的,因為自皇帝宣布自己是上天之子,在法理上占據了統治天下的正統性。
天象、符命、讖緯這些東西,就和天下繞不開了。
何況,官場上真的有一大批人對此深信不疑,所謂不問蒼生問鬼神嘛。
對方這一次出手真的是掐準了時機,天時、人和俱在,要轉圜極難。
這些日子風言風語鬧得滿城皆知,議論紛紛,規模之大,連文少卿正式出使胡地的消息都被壓了下來。
正在請見父皇的秦王心中也明白,自己和黃孺人這件事很棘手。
最簡單的應對辦法:
——讓黃孺人這個罪臣之女,和腹中的孩子一起赴死,殘忍卻有效。
但要讓親生子嗣因小人舉動去死,他怎麽也咽不下這口氣,也不會下這個手,為利弑子之人,夜半夢醒也不能安枕。
黃孺人又何辜?
想到這裏,秦王對幕後之人更加痛惡不絕,實在太過狠毒卑鄙。
“殿下,陛下允您進去。”
麵對秦王,大太監的態度依舊小心恭順。
“有勞內官了。”秦王點了點頭,賞了一個碧色荷包,裏麵裝著一對珍珠,大太監收了之後,還是透了點消息:
“陛下這幾日也不好過,起了口瘡,疼痛難忍,飯都吃不了幾口。”
他的話點到為止。
秦王一邊擔心父皇,一邊也暗自鬆了口氣,至少父皇也是糾結不舍的。
…………
殿中。
父子對談,許玥作為起居郎手拿筆準備記錄,光明正大的聽。
“朕已經知曉你的來意了,你的那個孺人有孕幾月了?”天子扶著額頭問,說話時不小心牽扯了一下,痛的口水一下子布滿了口腔。
“稟父皇,已經七月有餘了,不久就能出生。”
二皇子秦王柔和了神色,和父皇說起自己已經起好的名字,男孩叫什麽,女孩兒叫什麽,還有備好的居室、奴仆。
連長子想送給幼弟或幼妹的魯班鎖都說了出來。
忽然,秦王起身走近幾步,在天子麵前半跪了下來,苦笑道:
“父皇,我雖自認不是慈父,但亦有憐子之心,正如您對我們兄弟姐妹一般,如今謠言四起,直指幼子。”
“……我心如刀割。”
天子見愛子如此,也歎了一口氣,拍拍他的肩膀: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朕如何不知曉你的品性,何況黃氏女是朕為你挑選的,從前什麽都好好的,一朝其父從罪,出了個什麽勞什子虹霓,一切都變了不是。”
他眼神一厲:
“朕的子孫,享受天下之貴,是得天地庇佑的,怎麽會是妖孽!”
秦王終於將懸著一半的心落了下來,看樣子,幼子的命能夠保下來了,最重要的一節過去,他道:
“黃孺人其父有罪不假,兒臣請從國之律法,出嫁女將嫁妝返還,請父皇允準。”
妙,實在是妙。
許玥不禁感歎,秦王這一手,不僅表示自己依法處理了孺人,不是他徇私舞弊,而是律法如此。
依律,黃孺人作為出嫁女,隻需要將嫁妝充入國庫,不必賠上命的。
這樣黃孺人的命也保住了。
其次,安了老父親的心,讓天子不至於以為是黃孺人狐媚,迷惑了秦王的心,減少對黃孺人和幼子的惡感。
果不其然,天子欣慰的點頭。
不過,看似危機已解,但其實父子倆都知道,這一遭妖孽“汙蔑”,傷的是秦王的名聲。
——幕後人不管怎麽樣都是贏的,殺了黃孺人和孩子,秦王痛不欲生,且擔上了弑子之名。
不殺,秦王名聲有損。
他兒子是妖孽啊!
…………
秦王走後,天子隻覺口瘡越發疼痛了起來,吩咐宮人端冰水來。
一邊含了一口冰水,一邊煩躁的開口:
“讓京兆尹加緊把幕後之人找出來,凡是傳謠言之人,俱嚴懲不怠!”
說完更煩了。
謠言這東西,就是容易找不到指使者,十分隱蔽,現在阻止人去傳,效果也是聊勝於無。
大部分人其實都知道了呀。
媽的,煩上加煩。
口瘡好像又要腫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