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訂版)

第四節 維多裏諾的教育思想

有人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寫在紙上,但從不將之付諸實踐。而維多裏諾(Vittorino da Feltre,1378—1446年)與此完全相反,他將一生獻給了教育實踐,卻並沒有把他的教育思想寫出來示人。他的卓有成效的教育實踐活動恰是其豐富深邃的教育思想的外化。他的教育思想在質上和量上均超過了留下許多文字的同時代人。

一、生平與教育活動

1378年維多裏諾出生於意大利的一個小鎮費爾特雷(Feltre),關於他童年時代的生活情況,人們所知甚少。他的家境並不富足,有時連生活必需品都不能齊備。費爾特雷比較偏僻,離大城市很遠,交通也不方便,文化因而也不發達,教師和書本皆匱乏。由於費爾特雷不能使維多裏諾強烈的求知欲得到滿足,他18歲時進入帕多瓦大學求學。這一年克裏索羅拉到佛羅倫薩講授希臘語。盡管當時帕多瓦在學術文化上的地位不如佛羅倫薩那樣重要,但帕多瓦大學與人文主義新學術卻有密切的關係。彼特拉克對帕多瓦有重要影響,他與帕多瓦的望族和帕多瓦大學的學者都過從甚密,彼特拉克的豐富藏書在其死後多年一直保存在帕多瓦。彼特拉克的學生康弗西諾(Giovanni Conversino da Ravenna)14世紀末在帕多瓦大學教授修辭學和拉丁文學。在彼特拉克等人的影響下,帕多瓦大學具有較濃厚的人文主義氣氛。就連傳統的神學和辯證法(邏輯學)這兩門學科,在14世紀末的帕多瓦大學也滲進了人文主義因素,純粹的經院主義方法在神學和邏輯學研究中已沒有地位。帕多瓦大學聲譽在外,學校的學生中不僅有意大利人,也有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匈牙利人。大多數學生在此修習醫學、教會法,但該校的文法修辭、哲學等學科的地位較意大利另一所著名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同類學科的地位要高。維多裏諾在此感受到了古典文化複興的氛圍,他為此覺得愉悅,於是潛心學習古典文化,對拉丁文法和拉丁文學用力尤多。由於經濟條件拮據,維多裏諾靠擔任文法課教師的報酬維持求學。他此時所教的文法課是為私人而開設的初級文法課程,工作單調辛苦,經濟收入也不高。靠此微薄的收入,他係統地修習了辯證法、哲學和修辭學,此外他還學習了教會法。由於希臘語此時還尚未進入帕多瓦大學的課程,所以維多裏諾沒能在大學裏學到希臘語。獲取博士學位後,維多裏諾又開始學習數學,數學在當時大學課程中並無地位,數學的教與學是在大學之外進行的,維多裏諾數學學得很好,不久就成為頗有名氣的數學教師。

維多裏諾在帕多瓦待了近20年,其間深受著名人文主義者巴齊劄(Barzizza)和弗吉裏奧的影響。1407年巴齊劄來到帕多瓦,1415年維多裏諾離開帕多瓦。在對古代語言和古典文化的態度方麵,維多裏諾受巴齊劄影響較大。在巴齊劄看來,拉丁語是一種活生生的語言,學術交流、文學寫作都離不開它。而古典文化中則蘊含著改造現實社會的理想模式,因此研習古代語言和古典文化不可泥古不化,不應隻學其皮毛,而應深刻把握其內涵。可見15世紀初的意大利人文主義並無16世紀初意大利人文主義那樣的學究氣息和形式主義傾向。弗吉裏奧與巴齊劄關係密切,當1396年維多裏諾到帕多瓦大學讀書時,弗吉裏奧已在該校任教,但在此前,維多裏諾已知弗吉裏奧之名,因為弗吉裏奧於1392年發表了其教育論文《論紳士教育》,名噪一時,對當時人文主義教育推動甚大。弗吉裏奧這些教育構想被維多裏諾全盤接受,並由維多裏諾“付諸實踐”。[61]

維多裏諾與當時另一位教育家格裏諾關係密切,他倆在帕多瓦大學時就曾是同學,後來,格裏諾離開帕多瓦到了君士坦丁堡,於1403—1408年住在克裏索羅拉家裏師從克裏索羅拉之子學習希臘語和希臘文化;其後又回到佛羅倫薩居留,1414年離開佛羅倫薩來到威尼斯,於此開辦了意大利第一所人文主義學校。1415年維多裏諾從帕多瓦來到威尼斯格裏諾所開辦的學校任教,在此共待了一年半的時間,其間他跟從格裏諾學習希臘語,而格裏諾則跟從他學習拉丁文化,兩人互教互學。由於瘟疫的流行,1416年學校停辦,維多裏諾隨格裏諾於1416年深秋來到帕多瓦,1417年格裏諾返回威尼斯重新開辦學校,維多裏諾是否隨格裏諾返回威尼斯,尚無史料的確認。可以確認的是,1420年,維多裏諾已於帕多瓦大學任教。1422年巴齊劄赴米蘭而離開帕多瓦大學,其主持15年的修辭學席位由維多裏諾繼任主持。此時維多裏諾已成為一個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當時的意大利人文主義者並不都是道德的楷模,不少人因沽名釣譽、鉤心鬥角、互相攻訐而背負惡名。維多裏諾不僅學識淵博,而且絕無惡名,他生活儉樸,愛生如子,聲望甚高。由於對帕多瓦大學紀律鬆懈、學生受外界不良習染不滿而他又對此無能為力,他約於1422年辭去教職再次來到威尼斯。1423年他在威尼斯開辦了一所學校,由於他辦學有方,吸引了不少學生,他也很快被公認是意大利“最值得信賴和最有能力的人文學教師”[62]。

1423年曼圖亞侯爵岡查加(Gianfrancesco Gonzaga)邀請維多裏諾任其子女的家庭教師,當時維多裏諾正忙於在威尼斯辦學,加上他不喜歡不斷遷居,於是拒絕了邀請。但岡查加的邀請又至,維多裏諾說他厭惡宮廷生活,渴望平和及做有用的工作,不喜歡拋頭露麵等,想以此再婉拒,而岡查加求賢若渴,條件非常優厚,讓維多裏諾自訂薪金額度,並應允他在教育事務上有充分的自主權。維多裏諾最後答應了岡查加的邀請,於1423年年底來到曼圖亞宮廷執教。岡查加及其夫人波拉(Paolo di Malatesta)都十分支持維多裏諾的工作,這使得維多裏諾遂心如意,能專心致誌於他熱愛的教育工作,他在此一直工作到他1446年辭世。

維多裏諾在曼圖亞建立的學校被稱作“快樂之家”(The Pleasant House),位於曼圖亞城的西北角,校舍設在靠近河邊的一座宮殿裏,三麵環繞著草地,環境清新自然。校園裏種植著樹木花草,有寬闊的道路,有大塊的綠地,房屋也寬敞高大。維多裏諾認為這種優美的環境對於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益的,利於學生活動身體,有助於使學生內心愉悅,他將學校稱為“快樂之家”意蘊也在於此。他欲使學校成為學生所喜歡的而不是所厭惡的場所。維多裏諾討厭奢華的宮廷生活,在他的堅持下,宮殿裏的豪華家具及陳設被搬走,宮殿被重新裝飾,牆壁被飾以兒童遊戲的壁畫,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起初,維多裏諾隻有3個學生,他們都是岡查加公爵的孩子,從3歲到9歲不等。後來規模逐漸擴大,最多時達到六七十人。曼圖亞的富家子弟、來自意大利其他地方的維多裏諾朋友的孩子都成為該校的學生,維多裏諾按學生父母的經濟地位收取學費,收費不是為了他個人,而是為了救濟貧寒學生。維多裏諾招了不少家境貧窮的學生,他為他們承擔全部的費用。維多裏諾並無文藝複興時代人文主義者所慣有的那種等級觀念,認為貧寒的家庭中也會有才智出眾的兒童。在教育中,不論學生的家庭背景如何,他都一視同仁,絕無偏袒。維多裏諾對學生充滿慈愛之心,對教學一絲不苟,深受時人敬重。當時最著名的一些人文主義學者如格裏諾、波齊奧、費立爾福(Francesco Filelfo,1398—1481年)等皆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維多裏諾的門下求學,他們深信在這裏他們的孩子能受到當時最好的教育。有趣的是,格裏諾本人在當時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也開辦了學校,但他卻將自己的一個孩子送到維多裏諾這兒受教,可見維多裏諾在當時文化教育界的地位之高。學生的年齡大小不一,有的入學時才六七歲,有的則有二十幾歲。後來成為著名人文主義者的瓦拉(Lorenzo Valla,1407—1457年)離校時已23歲。有些年齡大的學生甚至到快30歲時才離校。

曼圖亞學校不久便名聲大振,不僅在意大利而且在法國和德國等地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學校的成功與維多裏諾的學識和能力有關,但與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分不開的。布克哈特曾這樣描述維多裏諾:“他是畢生獻身於其特別擅長的事業的一人。他幾乎沒有寫過書,而最後把他青年時代所寫的、曾長久保存在他身邊的少數的詩也毀掉了。他孜孜不倦地求學;從來沒有追求過功名,他輕視一切像這樣的身外浮名;他和師生友好,相處甚歡,知道怎樣保持他們的好感。他在身體鍛煉和精神鍛煉上都是過人的,是一個卓越的騎手、舞蹈家和劍術師,無論冬夏都穿同樣的衣服,就是在嚴寒天地也隻是拖著一雙涼鞋走路,他這樣生活下去,一直到老年也沒生過病。他很善於控製他的**、他的性欲和憤怒的自然衝動,因而能夠一生保持童貞並且從來也沒有用惡語傷過任何人。”[63]當時意大利新建的人文主義性質的學校有許多,遠非隻有維多裏諾所開辦的曼圖亞學校這一家,“但是,像它這樣完美地體現了文藝複興教育理想的學校,卻別無他處了”[64]。維多裏諾的教育理想是什麽呢?

二、教育理想和教育內容

維多裏諾的教育理想是培養身心全麵和諧發展的人,這種人應具有強健的體魄、豐厚的文化知識、良好的品德和虔誠的宗教信仰。

維多裏諾認為身體健康是學生精神發展的前提,故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和訓練十分關注。他悉心照料生病的學生,要求學生在各種氣候條件下堅持身體鍛煉,提高身體對寒暑的適應能力。當寒冬到來時,他不讓學生從火爐取暖,他認為人感到寒冷是身心無所事事帶來的結果,拍拍手、跺跺腳、大聲地討論、大聲地讀書等活動使人的身心處於活動狀態,就可以驅走寒冷。

體育和軍事訓練在中世紀騎士教育中一直有良好的傳統,但在中世紀教會學校裏和後來市政當局開辦的一些世俗性的學校裏,體育沒有地位。不應把維多裏諾重視體育隻看作他對騎士教育傳統的繼承,因為他不是為了培養尚武精神。他重視體育是基於他對人性、人的發展和理想教育的理解。他認為人由身心構成,故人的發展應包括身體的發展,理想的完全的教育因之也應包括體育在內,而不隻是進行心智訓練。身體訓練的目的不是使學生獲得某些專門的體育技能,而是為了增強體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習慣,鍛煉學生使之具有堅強的意誌。學生每天都必須從事體育活動,風雨無阻。活動的內容包括跑、跳、投擲、擊劍和各種球類運動等。各種軍事訓練活動也是維多裏諾所力倡的,他認為各種訓練能使人舉止優雅,行為靈敏,富有尊嚴。維多裏諾喜歡戶外活動,時常組織學生去登山,到伽特(Garda)湖遊覽,參觀城堡,使學生充分領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之美。每一次活動都精心組織,有時一次活動要持續幾天。戶外活動深受學生歡迎,對於增進師生關係、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皆大有益處。

維多裏諾為學生開設了廣博的人文主義課程,包括拉丁語、希臘語、文學、曆史、哲學、七藝等。古典文化在中世紀的意大利並未絕跡,七藝也是中世紀學校裏的教學內容,但在維多裏諾那裏,對古典文化的態度則是典型的人文主義性質的,七藝的含義也已大大改變而不同於中世紀。

拉丁語和希臘語是打開古典文化的鑰匙,維多裏諾非常重視二者的教學。同格裏諾等當時的人文主義者一樣,維多裏諾輕視本族語,在他的教學計劃中本族語沒有什麽地位。能用拉丁語講話、寫作在當時被視為是有教養的標誌。拉丁語準確、簡練、優雅,而本族語在當時還未發展成熟,顯得粗鄙不堪。加上拉丁語是與偉大的羅馬帝國和羅馬文化相聯係的,其地位比本族語高並不是一件怪事。

語言的學習是與語法的學習和古典著作的研讀結合在一起的。他認為學習語法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學生在閱讀古典著作和寫作前應透徹掌握語法知識,語法教學除可使學生掌握語法規則外,對學生也是一種有價值的精神訓練,對其精神發展是有益的。語法教學不應隻重死記,還應注重應用。在語法教學中,教師首先通過口授向學生提供足量詞匯,做詞形詞尾變化練習。然後從古典文學、曆史、倫理學等著作中選出一些淺顯的段落讓學生做詞法和句法的練習,並做初步的寫作練習,有時他還引導學生就某一主題展開討論。這種學習語法的方法靈活多變,效果遠高於單純的死記硬背。維多裏諾不論在拉丁語語法教學方麵還是在希臘語語法教學方麵均使用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羅馬文學家中,維多裏諾推崇西塞羅、維吉爾、呂西安、奧維德、賀拉斯、普拉圖斯和塞涅卡等人。他要求學生能背誦西塞羅和維吉爾著作中的一些段落,有的學生在離校前能將維吉爾的全部著作,西塞羅的所有演說、論文和書信背誦下來。在研究古典作品時,首先,他要求學生把握每一個詞的含義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其次,他要求學生體會、把握作品的風格,他認為風格體現出每個作家不同的個性;最後,他要求學生充分領會作品的深刻內涵。實際上這是要求學生既重視作品的優雅的表現形式,又重視作品的深刻的精神實質。在課堂中,維多裏諾總是使用最簡潔最直接的語言進行教學,避免冗長和累贅。他具有較高的表達技巧,表意清晰,且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種意思。他注意使自己說的話適應學生的接受水平以使學生能充分理解。他說話時的語言語調猶如音樂一樣優美。因以上種種,維多裏諾的語言教學很富成效,學生用時短,但學得好而多。他的弟子中出現了一些像瓦拉那樣的大家。

維多裏諾的希臘語造詣沒有拉丁語造詣大。14世紀末到15世紀前半葉,意大利境內的希臘語教師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來意大利執教的外國人,他們來自君士坦丁堡或希臘本土,克裏索羅拉是一個典型;第二類是在希臘或君士坦丁堡居留過的意大利學者,格裏諾、費立爾福是典型;第三類是在意大利本土跟從上述兩類人學習希臘語的意大利學者,維多裏諾就屬於這一類希臘語教師,他38歲時才在威尼斯跟從格裏諾學習希臘語。維多裏諾對第三類希臘語教師的希臘語素養抱謹慎態度。為提高曼圖亞學校希臘語教學之水平,維多裏諾通過費立爾福在1430年左右將喬治(George of Trebizond),在1441年將伽查(Theodore Gaza)聘為希臘語教師,他們都不是意大利人,屬於上述的第一類教師。喬治和伽查都是造詣很高的希臘語學者,他們在曼圖亞教授希臘語,同時跟從維多裏諾學習拉丁語。伽查所寫的有關希臘語語法的小冊子是15世紀同類著述中寫得最好的,伊拉斯謨在劍橋時曾將之引薦給英國的人文主義者,他還將之視為自己不可缺少的工具書。在伽查的推動下,曼圖亞學校成為當時意大利學校中希臘語教學最係統、最有成效的學校。維多裏諾一生好學,他跟從伽查繼續學習希臘語,他希臘文化方麵的造詣較前更高了。維多裏諾要求學校的希臘語教學使學生能夠閱讀希臘文著作、能用希臘文寫作並能用希臘文談話交流。一些年紀輕輕的學生能用希臘文寫出優美的文章,令一些學者驚詫不已。在古希臘作家中,他要求學生閱讀荷馬、色諾芬、柏拉圖、亞裏士多德、普魯塔克、伊索克拉底等人的著作。

除閱讀和寫作能力外,維多裏諾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演說能力。演說在當時意大利和社會生活中居於重要地位,維多裏諾自然不會對之置之不理。此外,他還認為,演說對一個人是否確實掌握某些知識以及掌握到何種程度是一種檢驗,隻有真正掌握了的東西才能被清楚地敘述出來並傳達給他人。他認為,在說話或演說時,口形大小要適當,呼吸的間隔應合宜,每一個音節都應清晰可辨,避免發出混濁不清的噝噝聲。聲音應洪亮,該強調的地方應加重語氣,應注重語調變化,做到輕重有致,抑揚頓挫。演說者還應注意儀表,以與所說所講相協調,表現出風度的優雅和舉止的尊嚴。

曆史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曆史主要是指古代希臘和古代羅馬的曆史,羅馬史尤其受到強調,因為羅馬曆史意味著意大利民族的英雄時代。由於當時的曆史研究注重個人在曆史進程中的作用,維多裏諾也就從這一角度展開曆史教學,強調個人能力、個人獨特的個性對曆史的影響,並從古代的偉大人物那裏為其學生尋找道德準則的指導。曆史更多地被視為一種飽含倫理意義的東西,因為它能為抽象的道德信條提供具體生動的事例。從曆史著作中人文主義者抽取出具有典型人文主義色彩的信條:人生的意義在於建功立業,在曆史上留下英名。這是一種入世的、積極向上的、具有樂觀主義色彩的信條。它肯定人的力量與人的價值,對人充滿信心。維多裏諾對學生的熱愛以及他一生的不懈追求皆表明維多裏諾的人生觀所具有的典型的人文主義色彩。

維多裏諾從倫理學的意義上來理解哲學,認為哲學的作用在於為人生提供有益的指導,因此他不看重哲學的思辨特性,這也就意味著他厭惡當時爭吵不休的經院哲學。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哲學著作是曼圖亞學校的重要學習內容,不懂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人不能被認為是有教養的,“因為他們對造就一個人或一個公民是最重要的”[65]。對於年輕一點的學生,由於他們抽象能力還有限,則要求他們學習西塞羅的著作,維多裏諾認為,西塞羅充分吸收了古希臘哲學和倫理學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並將之運用於實際生活,年輕一些的學生在學習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著作之前可以先學習西塞羅的著作。

七藝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文法教學既包括拉丁文法亦包括希臘文法。修辭教學是與寫作教學一起進行的,旨在使學生能用拉丁語和希臘語寫出優美的文字。辯證法(邏輯學)在當時的大學中尤其在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等傳統大學中居於重要地位,但在人文主義者那裏其地位則是從屬的,維多裏諾認為邏輯學的作用在於它有助於使人更準確、更精確地思考問題,使人找到事物間的聯係與不同,他反對經院哲學家借助於邏輯學進行無意義的煩瑣的論辯。在維多裏諾的心目中,邏輯學的地位遠在文法和修辭之下。算術、幾何、天文、音樂也是曼圖亞學校的教學內容。維多裏諾擅長數學,在數學教學方麵享有盛譽,在學生學習算術的初期階段,他通過遊戲教學生關於數的知識。他將幾何學教學與繪圖、測量等結合起來進行。在天文學教學中,他還兼講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他認為音樂對人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影響力,他曾在學生就餐時演奏樂器,結果一些學生被音樂所吸引以致忘記了吃飯。但他認為有的音樂是不健康的,對學生無益處,他要求以健康、向上的音樂陶冶學生的性情。此外,唱歌和跳舞也是與音樂有關的教學內容。從此可見,維多裏諾已大大去除了中世紀教育籠罩於“七藝”之上的濃厚的神學色彩,而賦予七藝以較強的世俗色彩。

但這絕不是說維多裏諾對宗教持反對態度,他實際上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對上帝充滿真誠的信仰。他的教育理想不是欲以人文主義精神取代基督教精神,而是欲將二者融於一體。他認為人生是否有尊嚴全依賴於人是否將自己與上帝相聯係,他每天都親自參加學校裏的宗教教學,竭力培養學生寬容、謙恭等基督教美德,他還與學生一道去做彌撒,他本人還定期做懺悔。在他心目中,古典文化與基督教精神一點也不衝突,而且他認為二者對於一個人的全麵的成長都是必不可少的。他是一個出色的人文主義學者,同時也是一個恪守基督教道德的典範。

三、教育方法和教學方法

維多裏諾熱愛教育工作,深諳教育教學藝術,他所運用的教育教學方法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他所享有的盛譽,主要不是由於他的教育理想與教育內容,而是由於他教育教學藝術的高超。他注重環境對學生的陶冶作用,力求使學生生活的環境清新、樸素、自然,將學校建成環境優雅、使學生樂於生活其中的“歡樂之家”;他要求將學生的精神發展建立在身體發展的基礎上;注意學生的學習科目在安排順序上的適當變換以避免學生很快陷入疲勞狀態;他以身作則,處處做學生的楷模。這些方麵都是維多裏諾在教育方式方法中超出於一般教師之處。但這些都不是主要的,維多裏諾教育教學方法的最主要和最動人之處在於他對學生的尊重和了解。維多裏諾熱愛學生,將自己的心血全部傾注於學生身上,他愛生如子,對年幼的學生充滿關愛和期盼之情,對年長的學生所取得的成績他深感驕傲並對他們的前途充滿信心。他與他的學生們生活在一起,一起就餐,一起遊戲,一起出遊,分享學生們的興趣與歡樂。他不必使用嚴厲的懲罰手段就可以管理六七十個學生,良好的師生關係使得他對學生的管理工作變得輕鬆自如。體罰極少使用,隻有當學生有不虔敬或**的行為時才使用,但也必須在辯論和討論後才使用,而且是作為替代開除的一種舉措。如果學生功課準備得不好,懲罰辦法隻是讓學生在放學後將之補上。他認為應吸引學生去學習而不是驅使強迫他們去學習。他認為學生天生就賦有學習的興趣和能力,應相信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尊重他們的自由。[66]

維多裏諾要求教師觀察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因材施教。維多裏諾本人十分細心地研究每一個學生的能力、興趣及其將來的職業趨向,據此相應地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他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允許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有所側重,不搞一刀切,他認為一些學生應主攻古典文學,一些學生則應主攻數學或者哲學,一些學生則應主攻詩歌或音樂。上午和下午的時間維多裏諾進行集體性質的教學,而早晨和晚上則是他進行個別教學的時間,他與他所喜愛的學生交談能一直談到深夜。他睡得不多,一大早就起來督促他感興趣的學生起床對之進行個別輔導。維多裏諾的學生回憶道:當時是冬天,一大早維多裏諾就來到了學生住的地方,他一手拿著蠟燭,一手拿著一本書,叫醒一個學生後,他站在一旁耐心等候,給學生留出穿衣的時間,等學生一切就緒後,維多裏諾把書遞給他,並且用嚴肅認真的話語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以取得進步。[67]維多裏諾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做得非常細致,他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關心每一個學生的進步,這是當時許多人文主義教育家所遠不能比的。

維多裏諾是意大利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卓越實踐者,他興辦的曼圖亞學校為人文主義性質的學校的建立樹立了榜樣,他的弟子進一步將其教育思想發揚光大,廣為傳播,他的教育思想和實踐對當時歐洲人文主義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卡斯底格朗認為維多裏諾所辦的學校從古至今舉世無雙。彼特拉克曾被譽為“第一個現代人”(the first modern man),伍德沃德認為維多裏諾應被譽為“現代教師第一人”(the first modern schoolmaster)。[68]詳察維多裏諾的教育作為和曆史地位,此言不虛,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