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訂版)

第四章 盧梭的教育思想

從國內到目前為止對盧梭教育思想的研究來看,研究的基本模式和內容是:①“生平”、思想基礎論(包括哲學思想和社會政治觀);②教育目的論:自然教育目的、培養目標;③自然教育論:自然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理論、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則;④各年齡階段的教育論:四階段的年齡分期、教育要適應身心發育;⑤和諧教育論:體育、感覺教育、勞動教育、智育、德育;⑥性別教育論:女子教育;⑦國民教育論:國家教育、公民教育;⑧教學論:盧梭的教學思想;⑨思想地位和影響論:盧梭教育思想的曆史地位、教育思想的影響和評價。

客觀地說,這樣一些研究模式有些是符合盧梭教育思想實際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有些研究模式似乎有點牽強。我們這裏研究的問題在於盧梭的教育思想產生於什麽思想環境;盧梭與同時代人的教育思想有何差異;對後世教育思想乃至教育實踐的影響表現在什麽方麵;我們是否還仍然僅以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來構建盧梭教育思想的認識框架。從哲學上看,盧梭的教育思想與他的歸返自然還是主張建立國家,與是崇尚個人主義還是推崇極權主義,是重視感情的發泄還是強調理性的作用,是任意容忍滿足感官的自然需要還是需要道德規範發揮作用等之間的關係如何;盧梭的教育思想與他的政治哲學之間的關係;盧梭與同時代人的決裂是否也表現在教育思想方麵;盧梭的思想對法國革命所產生的無與倫比的影響是否也體現在教育上;盧梭的思想與啟蒙精神並不合拍,那麽盧梭的教育思想與啟蒙教育思想是否合拍;盧梭攻擊了啟蒙的前提——理性與進步,那麽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否與啟蒙教育思想追求理性與進步的目標相背離?20世紀以來,西方學者在研究盧梭的方法論上出現新的轉向,有學者提出傳記閱讀法,把盧梭個人傳記的閱讀作為研究盧梭的重要方法,那麽盧梭的教育思想研究是否也應有所轉向?

看來,盧梭思想的研究需要一種新的範式,研究盧梭教育思想的知識應該擴大。也就是說,對盧梭教育思想是否可以從政治、哲學、文化學、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等視角來研究呢?回答是肯定的。這樣一些解釋範式試圖把盧梭的教育思想放到政治、哲學、文化學等視野中去詮釋,或許可以較好地把握盧梭教育思想的真實圖景。盧梭對人類思想的貢獻在一般的評論家看來主要體現在他的政治哲學上,可以說他是那個時代政治哲學的代言人。顯然,教育思想與政治哲學之間存在著無法回避的關係。由政治哲學推演出來的自由主義、民主主義、民族主義等與他的教育思想構成了直接的關係。盧梭的“文明論”擴延開來,實際就是他對文化的解釋,於是對盧梭教育思想的文化學解釋也就成為可能。盧梭在《愛彌兒》中對女性的關注並不亞於對男性的關注,女性主義研究在當代的崛起似乎為盧梭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了當代的理論解釋基礎。也就是說盧梭教育思想還不能回避與女性主義之間的關係。當然還需要研究盧梭是如何回答一些基本問題的,如“根據盧梭(的觀點),教育的目標是什麽?誰是教育的最終受益者?應當如何設計教育?”[1]我們在強調如何研究盧梭的教育思想時,是否也要關注盧梭是如何研究教育的問題?是否也像他研究政治學、政治哲學一樣,是屬於一種烏托邦式的研究,還是從當時的科學革命中通過經驗、實證和論證來進行研究呢?這就是本章要著重研究和解決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