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訂版)

第七節 曆史地位與影響

教育史學界對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評價曾存在著分歧。蘇聯教育史學家康斯坦丁諾夫(H. A. KOHCTaHTИHOB)認為:“赫爾巴特在哲學、政治學、心理學、教育學等一切領域內都是反動的。”蘇聯另一位教育史學家麥丁斯基則認為,赫爾巴特是“試圖把教育學當作科學規律建立起來的第一個教育理論家”。美國教育史學家古德(H. G. Good)說,赫爾巴特是教育學新體係的建築師。受蘇聯學者觀點的影響,我國有的學者一度把赫爾巴特看作反動教育家,對他的哲學、政治觀點和教育思想進行了徹底的批判。改革開放以後,人們對赫爾巴特的看法有所改變。許多學者認為,赫爾巴特在政治和德育上是保守的,在哲學上是唯心的,在教育理論上有一些可取之處。

在評價赫爾巴特思想時,首先不能脫離當時的曆史背景。無論是政治、哲學思想,還是教育思想都是如此。但是,也不能完全僅僅從當時的現狀來分析某個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對一個教育家來說,其教育思想不一定完全折射出當時的現實需要。其思想可能是超前的,也可能是落後的。在反動勢力占統治地位的時候,會出現進步的或反映教育工作本身規律的教育家,即使是反動政府機構內的教育官員或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也不一定都是反動的。因此,我們不能因為赫爾巴特曾擔任普魯士反動政府統治下的大學教授等職務就貿然斷定他政治上是反動的。列寧在評價與赫爾巴特同時代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時曾經指出:“黑格爾本人雖然崇拜普魯士專製國家,並擔任柏林大學教授來為這個國家服務,但是黑格爾的學說是革命的。”[90]這個判斷在評價赫爾巴特思想時也值得參考。

其次,在分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時,既不能脫離他的政治和哲學思想,也不能簡單化從哲學上的唯心與唯物或政治上的進步與反動來推斷他的教育思想的進步與落後。誠然,一個教育家對教育的認識與其哲學和政治觀存在著聯係。從整體上看,赫爾巴特的政治態度趨於保守,他的哲學思想主要是唯心論,因而在他的教育理論中,不免打上這些烙印。

但是,教育現象有它本身的規律性和相對獨立性。教育家對教育問題的認識一般也有其相對獨立性。哲學上是唯物的、政治上是進步的思想家不一定就能得出正確的教育的認識。哲學上是唯心的、政治上是保守的思想家不一定不能在某些教育問題上得出正確的觀點。認識教育真理,揭示教育規律,並非天然地完全屬於唯物主義者,唯心論者也可能揭示一些教育規律。反映了教育規律的認識,也有可能不受政治或哲學觀的限製。赫爾巴特一生從事教育實踐,並在哥尼斯堡大學創立教育研究所,進行師資培訓實驗。這些感性經驗奠定了他的教育學的一個重要基礎。

再次,評價一個教育家的主要標準是其教育理論或實踐在教育發展史上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某個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是其對教育問題的個人思索的結果,也是一定曆史時期或教育發展史上集體智慧的結晶。因此,評價某種教育學說,應該分析它的科學性以及為教育思想的進步提供了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它在教育實踐上起了什麽作用。赫爾巴特一生努力創建科學教育學體係。他的教育理論在教育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推動了教育理論的發展。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許多合理的成分,其中包含的一些反映教育過程的規律性認識。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發展史上起過重要的促進作用。它特別明顯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赫爾巴特努力把教育學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試圖使教育學成為一門科學。在接受前人的教育經驗以及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他確立了教育心理學化的發展方向,並著手構建他的心理學體係。他的管理論、教學論、德育論莫不以心理學為依據。

盡管赫爾巴特並沒有建立起心理學化的教育科學,但是,他的心理學思想促進了心理學向科學化的方向發展。他的教育心理學化的嚐試在教育思想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反映了教育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二,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豐富了近代西方教育學的理論體係,創立了世界教育史上傳統教育學派。他的教育理論試圖以哲學和心理學為雙翼,具有比較嚴密的邏輯性。他對教育目的、兒童管理、道德教育、教學理論的論述中具有不少進步或合理的觀點。他把管理、教學、德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三個範疇加以係統的論述;明確地提出並論述了教育性教學的原則;把教學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性分析教學過程的諸因素;強調新舊知識的聯係;把課程與學生的興趣結合起來;強調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等等。這是人類教育遺產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他的教學理論的某些部分,經過教育實踐證明反映了教育過程中的內部規律,在教育活動中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至今仍有可資借鑒之處。

總之,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體係為整個教育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赫爾巴特被一些西方學者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然而,赫爾巴特並沒有建立起“科學的教育學”。他的教育思想中存在著一些明顯的弱點,也有一些自相矛盾之處。究其原因,從主觀上講,或許是因為他缺乏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客觀上看,在教育科學領域中跋涉猶如在浩瀚的海洋上航行,迷失方向是不足為奇的。從赫爾巴特的教育學體係本身來看,它深刻地體現著德國資產階級害怕人民革命的軟弱性,並充滿著思辨和神秘的色彩。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但是,客觀地說,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在當時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赫爾巴特去世後,他的信徒繼承和發展了他的思想,形成了赫爾巴特學派。他們積極傳播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並把他的思想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初,赫爾巴特對歐美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影響都很大,特別是對古典中學、文科中學的影響更為顯著。在20世紀40年代問世的蘇聯凱洛夫[91]教育學中,也可從中找到赫爾巴特教育思想體係的痕跡。

20世紀初,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傳入中國。當時清朝正在廢科舉、興學堂,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傳入對中國封建教育的改革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對我國的教育工作者較快地適應班級教學秩序起過積極的作用。20世紀20年代後,由於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的衝擊,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影響受到削弱。新中國成立以後,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在理論上受到過非議和否定,但在實踐上他的教學思想通過凱洛夫教育學以間接的方式對我國中小學教學活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特別是他的形式教學階段理論不僅深入影響著我國教育理論,而且在教育實踐中更是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正確評價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不僅具有理論價值,而且還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赫爾巴特著:《普通教育學》,尚仲衣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第18頁。

[2] 《普通教育學》,第22頁。

[3] 《普通教育學》,第10頁。

[4] 引自博伊德和埃德蒙·金合著:《西方教育史》,任寶祥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32頁。

[5] 《普通教育學》,第27頁。

[6] 赫爾巴特著:《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李其龍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頁。

[7] 恩格斯:《德國狀況》,選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634~635頁。

[8] 引自任鍾印主編:《世界教育名著通覽》,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31頁。

[9] 常道直:《赫爾巴特的教學論再評價》,《華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58年第3期。

[10]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1頁。

[11] 波林著:《實驗心理學史》,高覺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88頁。

[12] G·墨菲、J·K·柯瓦奇著:《近代心理學曆史導引》,林方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82~83頁。

[13] 引自《世界教育名著通覽》,第728~729頁。

[14]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37頁。

[15] 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8~39頁。

[16] 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第37頁。

[17] 赫爾巴特:《論世界的美的啟示為教育的主要工作》,選自張煥庭主編:《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59~260頁。

[18]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48頁。

[19]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35頁。

[20]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41頁。

[21]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45頁。

[22]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39頁。

[23]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43頁。

[24]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17頁。

[25] 《世界教育名著通覽》第732頁。

[26]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7頁。

[27]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4頁。

[28]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3頁。

[29]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14頁。

[30]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5頁。

[31]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6頁。

[32]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12頁。

[33] 《普通教育學》,第213頁。

[34] 《普通教育學》,第12頁。

[35]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74頁。

[36]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90頁。

[37] 《普通教育學》,第246頁。

[38]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57頁。

[39]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50頁。

[40]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47頁。

[41] 《西方教育史》,第339頁。

[42]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33~234頁。

[43]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331頁。

[44]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74頁。

[45]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11頁。

[46]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35頁。

[47]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56頁。

[48]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24頁。

[49]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24頁。

[50]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57頁。

[51]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57頁。

[52] 《西方教育史》,第342頁。

[53]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51頁。

[54]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52頁。

[55]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51~52頁。

[56]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71頁。

[57]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20頁。

[58]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21頁。

[59]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21頁。

[60]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70頁。

[61]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79頁。

[62]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80頁。

[63]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80頁。

[64]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82頁。

[65]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83頁。

[66]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59頁。

[67]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8~9頁。

[68]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78頁。

[69]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61頁。

[70]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68頁。

[71]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59頁。

[72] 《論世界的美的啟示為教育的主要工作》,選自《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第259~260頁。

[73]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30頁。

[74]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44頁。

[75]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18頁。

[76] 引自《世界教育名著通覽》,第729頁。

[77]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90頁。

[78] 引自《世界教育名著通覽》,第732頁。

[79]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39頁。

[80]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70頁。

[81]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83頁。

[82]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32頁。

[83]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18頁。

[84]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37頁。

[85]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38頁。

[86]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268頁。

[87]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51頁。

[88]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53頁。

[89] 《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第154頁。

[90] 列寧:《弗裏德裏希·恩格斯》,選自《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8頁。

[91] 凱洛夫(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аиров,1893—1978),蘇聯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