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訂版)

第六節 影響與評價

一、馬卡連柯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的影響

馬卡連柯是蘇維埃教育學的傑出理論家和實踐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了光輝的業績。他建立了一個嶄新的教育體係,這一體係中充滿著深刻的、豐富的內容,他的教育理論中包含著深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極大地豐富了馬列主義的教育理論。他的教育理論經受了半個多世紀的考驗,證明了它仍然對我們現在的教育具有指導意義。他的教育遺產的強大生命力就在於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係。他的教育遺產是對他個人和他的集體32年的經驗的深刻的理論概括,創造性地把馬列主義的理論運用到矛盾層出不窮的教育過程中的教育現象上。他的教育實踐為人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組織、建立起來的集體——高爾基工學團和捷爾任斯基公社,為我們提供了社會主義製度下教育的樣板。3000多名流浪兒和少年違法者在他的教育下獲得了生活的通行證,成為蘇維埃國家的英勇保衛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

馬卡連柯逝世後不久,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院就成立了由他的夫人領導的馬卡連柯教育遺產研究室。1940年,聯共(布)中央機關報《真理報》和《教師報》發起了深入研究馬卡連柯教育體係的活動。從那時起,陸續發表了馬卡連柯的一些教育論文和講稿以及研究馬卡連柯教育思想的文章。許多研究者把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作為自己的學位論文的研究課題。教育科學院在1946年出版了馬卡連柯的《教育論文選》,1948年出版了他的《教育文集》,這本文集收進了馬卡連柯以前沒有發表過的一些講演稿和報告。1950年至1952年出版了《馬卡連柯文集》(7卷本),1951年至1958年出版了它的增補版。此外,還出版了一些關於馬卡連柯研究的專著,如麥丁斯基(或譯米定斯基)教授的《馬卡連柯的生平和教育學說》、巴甫洛娃教授的《馬卡連柯教育體係和現代生活》。蘇聯教育科學院出版的《蘇維埃教育學》和《國民教育》月刊,也經常刊登有關馬卡連柯教育思想研究的論文。蘇聯的教育史教科書和教育學教科書,一直有評價他的教育思想和實踐的專章,引用他的教育名言。1951年,在列緬丘格市建立了馬卡連柯紀念館。1975年,蘇聯教科院主席團做出決定,要求深入研究馬卡連柯的教育遺產。1978年,為紀念他90周年誕辰,以“馬卡連柯與現代化”為主題召開了全蘇研討會,充分肯定了馬卡連柯教育遺產的現實意義。1977年出版了《馬卡連柯文選》(2卷本)。為紀念馬卡連柯100周年誕辰,蘇聯教育科學院從1983年至1986年編輯出版了《馬卡連柯教育文集》(8卷本)。

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對蘇聯教育科學的發展的影響是很大的。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可以說是與馬卡連柯一脈相承的。蘇霍姆林斯基繼承了馬卡連柯教育思想的精華,研究現代條件下的各種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創造了自己的理論體係。

馬卡連柯的教育遺產不僅屬於蘇聯人民,也屬於全世界人民。高爾基曾肯定過馬卡連柯的教育試驗所具有的世界意義。世界各國有214個代表團參觀過捷爾任斯基公社,公社的教育實踐讓他們讚歎不已。他的著作被翻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出版。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對馬卡連柯是很熟悉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世紀50年代就出版了《馬卡連柯文集》(7卷本)的中譯本(以《馬卡連柯全集》為書名),80年代又出版了分為上下兩卷的《馬卡連柯教育文集》。這套文集把馬卡連柯的主要論文和報告集中了起來,更便於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學習、研究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和實踐。馬卡連柯用文藝體裁寫成的教育名著《教育詩篇》《父母必讀》和《塔上旗》,早在20世紀50年代都被譯成中文出版,受到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歡迎。根據馬卡連柯的《教育詩篇》改編拍攝的同名電影,也被譯成中文在全國放映,引起了轟動。報刊上大量發表研究馬卡連柯的文章,各級師範院校的教育史和教育學教材,都專門介紹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在我國教育工作者中間,他的教育思想已深入人心,他對教育事業的忠誠、熱忱和獻身精神,起了很大的鼓舞和表率作用。馬卡連柯的影響早已超出他的祖國的國界。有人說,他是與盧梭、裴斯泰洛齊、托爾斯泰、福祿培爾等傑出教育家齊名的經典作家,這並不為過。

二、評價

馬卡連柯是馬克思主義教育家。他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武器,打破阻礙教育發展的舊傳統,與曾被蘇聯教育界廣泛運用的、在西方流行一時的“兒童學”和“自由教育論”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兒童學者認為,兒童的命運是由遺傳或某種不變的環境影響決定的,他們利用不科學的測量和問卷,隨意地宣判一些孩子是“難教的”“落後的”“有缺陷的”,把他們趕出校門,送進特殊學校中,葬送了許多孩子的前途。在當時還沒有一個科學工作者對這些非科學的觀點和做法進行批評的時候,馬卡連柯率先向兒童學發起挑戰。他深信正確的教育能夠開發人類偉大的創造力,他不糾纏於兒童的過去,而是把著眼點放在兒童的前途上,出自於對人的信任和對人的愛,他相信每個人都是可以教育好的。他在高爾基工學團和捷爾任斯基公社的教育實踐,是對兒童學的有力批判。自由教育論宣揚“兒童是生命的花朵”,把兒童理想化,對兒童一味地溺愛,以尊重兒童為幌子,放棄教育者的責任和義務。馬卡連柯熱愛兒童,但他嚴格地把握住愛的尺度,他對兒童高度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他的前景教育原則,就是對這種錯誤教育思想的批判。

馬卡連柯是教育的革新家。他把自己的全部才智、全部力量都投入教育的創新中,他研究了當時不被人注意的教育科學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許多大膽的、獨創性的理論見解。他的辯證的教育觀和教育目的論,他建立的集體,他的集體主義教育思想及一係列教育原則和方法,他的勞動教育思想和家庭教育思想等,都是具有獨創性的。

馬卡連柯是卓越的教育理論家。他建立了一個嶄新的、完整的教育思想體係。

馬卡連柯是偉大的教育實踐家。他在高爾基工學團和捷爾任斯基公社的實踐,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都是獨樹一幟的,他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很難有人能與他並駕齊驅。

馬卡連柯是出色的教育藝術家。他善於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他不墨守成規,不因循守舊,他掌握了高超的教育機智,他是語言大師,他能根據情境的變化隨心所欲地控製語調和運用語言,他能發現並激發每個學生身上的美德,采用創造性的教育方法。他還寫出了影響深遠的教育小說《教育詩篇》和《塔上旗》。

最後,應該指出的是,在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和一些偏頗的意見。馬卡連柯的教育活動主要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受斯大林時期“左”的思想的幹擾和影響,認為教育科學雖有悠久的曆史,產生了不少著名人物和光輝的思想,但同時既無方法、工具,又無邏輯,簡直是一無所有。有的隻是“某種騙人的幌子”[85]。這種否定教育理論的繼承性的意見是有失偏頗的。其次,他對兒童學的批評意見中包含著某些過於偏激的成分,導致某些教師和教育理論工作者忽視了對兒童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的研究,不利於兒童心理學的發展。

[1] А. С. Макаренко,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8,Москва《Педаrorика》,1986. стр.116-128.

[2] [蘇聯]馬卡連柯:《職業的選擇》,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Москва 《ПеДаrorика》,1984. стр. 38.

[3] [蘇聯]馬卡連柯:《高爾基對我一生的影響》,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 8,10.

[4] А. С. Макаренко,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8,стр.118.

[5] [蘇聯]馬卡連柯:《在雅羅斯拉夫第一鐵路中學紀念會上的演說》,Пеsosuческue сочuненuя,Том 4,стр.315.

[6] [蘇聯]馬卡連柯:《高爾基對我一生的影響》,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2.

[7]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觀點》,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頁。

[8] А. С. Макаренко,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8,стр.127.

[9]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觀點》,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343.

[10] [蘇聯]馬卡連柯:《職業的選擇》,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85頁。

[11]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觀點》,《工作經驗談》,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344,365.

[12]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第450頁。

[13] [蘇聯]馬卡連柯:《共產主義教育和行為》,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Москва 《ПеДаrorика》,1984,стр.323.

[14]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工學團工作方法的經驗》,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6頁。

[15] [蘇聯]馬卡連柯:《關於兒童教育的文藝書籍》,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7,Москва《ПеДаrorика》,1986,стр.48.

[16] [蘇聯]馬卡連柯:《高爾基對我一生的影響》,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第678頁。

[17]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觀點》,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201頁。

[18] А. С. Макаренко,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6,Москва 《Педаrorика》,1983,стр.5.

[19]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觀點》,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201頁。

[20]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工學團工作方法的經驗》,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23頁。

[21]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28.

[22]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25.

[23] [蘇聯]馬卡連柯:《關於兒童教育的文藝書籍》,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7,стр.30.

[24] [蘇聯]馬卡連柯:《共產主義教育和行為》,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323.

[25] [蘇聯]馬卡連柯:《關於兒童教育的文藝書籍》,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7,стр.31.

[26]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工學團工作方法的經驗》,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1,Москва 《Педагогика》,1983,стр.166.

[27]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的目的》,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47,46.

[28]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第365~366頁;[蘇聯]馬卡連柯:《工作經驗談》,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237頁。

[29]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65,172-173.

[30] [蘇聯]馬卡連柯:《關於兒童教育的文藝書籍》,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7,стр.38.

[31]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65,172-173.

[32]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家莫名其妙了》,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1,стр.140.

[33]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經驗中的若幹結論》,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234.

[34]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工學團工作方法的經驗》,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1,стр.167.

[35]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26.

[36] [蘇聯]馬卡連柯:《關於兒童教育的文藝書籍》,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7,стр.29。

[37]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工學團工作方法的經驗》,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9頁。

[38]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工學團工作方法的經驗》,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1,стр.169、167.

[39]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家莫名其妙了》,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1,стр.138-139.

[40]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工學團工作方法的經驗》,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1,стр.169-170.

[41]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的目的》,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46.

[42] [蘇聯]馬卡連柯:《關於兒童教育的文藝書籍》,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7,стр.29.

[43]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提綱)》,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18.

[44]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工學團工作方法的經驗》,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1,стр.179-180.

[45]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諸惠芳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151頁。

[46]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經驗中的若幹結論》,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106頁。

[47]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工學團工作方法的經驗》,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1,стр.170.

[48]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工學團工作方法的經驗》,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18頁。

[49]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94,195,193.

[50]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50,165.

[51]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家莫名其妙了》,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1,стр.139.

[52]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50,165.

[53]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觀點》,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363.

[54]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過程的組織方法》,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1,стр.311-314.

[55]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35,134.

[56]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第387頁、第401頁;《教育的目的》,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48.

[57]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觀點》,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220頁。

[58]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第401~402頁。

[59]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50,151,153,158.

[60] [蘇聯]馬卡連柯:《學校裏學生的性格教育》,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101頁。

[61]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50,151,153,158.

[62]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經驗中的若幹結論》,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240.

[63] [蘇聯]馬卡連柯:《蘇維埃學校裏的教育問題》,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205.

[64]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155頁。

[65]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過程的組織方法》,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260頁。

[66]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第456~457頁。

[67]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諸惠芳譯,第60頁。

[68] [蘇聯]馬卡連柯:《關於兒童教育的文藝書籍》,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7,стр.32.

[69]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4,стр.127.

[70] [蘇聯]馬卡連柯:《我的教育觀點》,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227頁。

[71] [蘇聯]馬卡連柯:《普通學校的蘇維埃教育問題(講演)》,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第462頁。

[72]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家莫名其妙了》,引自吳式穎等:《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上卷,第30頁。

[73]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63頁。

[74]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11~17頁。

[75]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28頁。

[76]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99頁。

[77]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118頁。

[78]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99頁。

[79]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10頁。

[80]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115頁。

[81]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174~175頁。

[82]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120~121頁。

[83]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40頁。

[84] [蘇聯]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第49頁。

[85] [蘇聯]馬卡連柯:《教育詩篇》,Педагoг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Том 3,Москва 《Педаrorика》,1984,стр.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