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貢獻與影響
昆體良集古代希臘、羅馬教育經驗之大成,在著重闡述雄辯家培養的實踐與理論問題中,對教育與教學的一些基本理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許多富有價值的見解,形成了他特有的一套教育思想體係。他的許多思想觀點曾被文藝複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家們賞識,更進一步為17世紀捷克偉大的教育家誇美紐斯繼承與發展,為西方教育教學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尤其是他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思想對歐洲各國影響更大。昆體良在闡述他的教育理論時,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完美雄辯家的形象。他說:“我們所要培養的人,是一個具有最高的天賦才能,滿腹蘊藏著最有價值的各種知識的人,是上帝派遣下來為世人帶來榮譽的人,是前無古人的人,一個各方麵都是出類拔萃的人,一個會很好地思考又善於言辭的人。”[81]其實,這也是對他本人最好的寫照。他是在吸取希臘文化的一切有益成果和重振羅馬優秀文化傳統的同時,又敢於“另辟蹊徑”,從而在雄辯術的理論研究上成績卓著,留存後世。他的這些人品、業績,廣受人們的讚許。文藝複興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曾對昆體良做過這樣高度的評價:“你(昆體良)所完成的不是一把刀子的職責,而是一塊磨刀石的職責,你在培養雄辯家方麵所取得的成功,較之培養他在法庭上取勝更加偉大。我承認,你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但你的最偉大的卓越之處是你給偉大人物以基礎訓練和塑造偉大人物的能力。”[82]
昆體良曾說,一個有崇高理想的雄辯家不應以撈取酬金為目的,而應從他自己的精神中,從沉思和知識中去尋求一種長存的、無限富有的實際效益。他的這一抒懷述誌,成了他生前的寫照和死後的預言。後代人對他的真誠讚美和深切敬意將是永存的。
昆體良也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完人。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他所表現出來的對羅馬奴隸主和帝王的溫順與忠貞,對勞動者、對奴隸的輕薄和鄙視是一種剝削階級階級意識的必然反映。我們不能苛求於他,要緊的是,我們應該從他為世界教育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中,多受點啟迪與教益。
[1] 奴隸主與家中女奴隸所生之子女,仍屬奴隸身份,但有別於外來的奴隸。
[2] 韋斯巴西安(69—79年在位,);提圖斯(Titus,79—81年在位);多密善(Domitian,81—96年在位)。
[3]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譯序第16頁。
[4]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譯序第16頁。
[5] 昆體良:《雄辯術原理》第3卷,轉引自《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37頁。
[6] 希臘文Stoikoi音譯,意謂“柱廊”,又譯“畫廊派”。
[7]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0頁。
[8] H. E.巴特勒:《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第1卷,1920年英文版,第349頁。
[9] H. E.巴特勒:《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第1卷,第349頁。
[10]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7頁。
[11]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88頁。
[12] 孟祿:《古代希臘羅馬教育史資料》,1928年英文版,第500頁。
[13]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3頁。
[14]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3頁。
[15]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78頁。
[16]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78頁。
[17] 昆體良:《雄辯術原理》第1卷,前言,轉引自《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6頁。
[18]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5~16頁。
[19]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1頁。
[20]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5~16頁。
[21]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1頁。
[22]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5頁。
[23] 孟祿:《古代希臘羅馬教育史資料》,第465頁。
[24]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5頁。
[25]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7頁。
[26]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6~27頁。
[27]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6~27頁。
[28]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6~27頁。
[29]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6~27頁。
[30]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6~27頁。
[31]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7頁。
[32]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7頁。
[33]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73頁。
[34]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73~74頁。
[35]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88頁。
[36]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74頁。
[37]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44頁。
[38]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30頁。
[39]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30頁。
[40]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44頁。
[41]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44頁。
[42]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35~36頁。
[43]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64頁。
[44]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1938年英文版,第95頁。
[45]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96頁。
[46]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96頁。
[47]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96頁。
[48]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7頁。
[49]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80頁。
[50]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56頁。
[51]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56~157頁。
[52]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87頁。
[53]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94頁。
[54]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60頁。
[55]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60頁。
[56]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70~171頁。
[57]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41頁。
[58]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83頁。
[59]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61頁。
[60]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77頁。
[61]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76~177頁。
[62]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76~177頁。
[63]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77頁。
[64]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77頁。
[65]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78頁。
[66]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54~155頁。
[67]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54~155頁。
[68]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55頁。
[69]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178頁。
[70]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65頁。
[71]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73~74頁。
[72]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73~74頁。
[73]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4頁。
[74]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105頁。
[75]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32~33頁。
[76]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32~33頁。
[77] W.M.思邁爾:《昆體良論教育》,第32~33頁。
[78]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8頁。
[79]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8頁。
[80]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第27頁。
[81] 孟祿:《古代希臘羅馬教育史資料》,第501頁。
[82] 任鍾印:《昆體良教育論著選》,扉頁。